APP下载

国内多肉植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2016-09-02柯青禾唐世斌

现代园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产业建议

柯青禾 唐世斌

摘要:多肉植物因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以及生长习性近年来在国内颇受追捧,多肉植物产业也应运而生。处于发展阶段的多肉植物产业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也存在一些阻碍其长远发展的问题。笔者在对国内多肉植物产业现况进行具体分析后,借鉴国外相关产业的成功经验,拟为其探索一条可行性道路。

关键词:多肉植物;产业;现况;建议

多肉植物又叫多浆植物,从形态上界定,多肉植物为植物的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是呈现肥厚而多浆的变态状植物;从植物生理角度界定,多肉植物为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的植物,这种肉质组织是一种可贮藏水的活的组织,能保证植物在暂时脱离外部水分供应的情况下的生存。

一般认为,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以及番杏科、景天科、大戟科、萝摩科、菊科、百合科、凤梨科、龙舌兰科、马齿苋科、葡萄科、鸭跖草科、酢浆草科、栊牛儿苗科、葫芦科等植物。其中,仙人掌科在多肉植物界的地位较为特殊,因对其的专类研究远超于其他多肉植物,因此仙人掌科常被单独列出而将其他几十个科的多肉植物仍然称为多肉植物。

由于对生境的长期适应,多肉植物在形态、生理及生长特点上都形成一系列对环境的应对措施,如较厚的角质层、表皮气孔数远少于其它植物、体内含有乳汁或粘液、较低的渗透压、极强的抗旱能力等一般植物不具备的机能。

1 多肉植物的观赏价值

多肉植物形态奇特,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艳丽,颇富趣味性,深受喜爱。

多肉植物的主要观赏部位为叶,有的肥厚可爱,如景天科的星美人(Pachyphytum oviferum),番杏科的五十铃玉(Fenestraria auranfiaea);有的形态奇异,如景天科的唐印(Kalanchoe thyrsifolia);有的颜色亮丽,如景天科的初恋(Echeveria cv. Huthspinke);有的着生粉状物质,如景天科的白牡丹(Graptoveda tituban);有的叶片着生刺,如仙人掌科的碧云(Melocactus salvadoren-sis);有的甚至在叶尖生长着卷曲的毛,如马齿苋科的吹雪之松锦(Anacampserosmfescens‘Sunrise)。多肉植物的花多为完整花,颜色丰富艳丽,娇小可爱。如番杏科的大多数种类不但繁花似锦,花瓣也同样具有熠熠生辉的金属光泽,又如景天科许多种植物的花也十分美丽,如被人熟知的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还有多肉植物热爱着都酷爱收藏的大合锦(Echeveriapurpusorum)等。许多品种的多肉植物茎部也值得观赏,如大戟科的麒麟冠(Euphorbia nenifolia)。另外,多肉植物许多种类在种植多年后,会形成形态各异的“老桩”,所谓“老桩”即是这些植物的粗壮、具有一定高度的茎干,因其富有美感、截取其茎干扦插更易成活和成景,为多肉植物爱好者所喜爱,当然也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2 多肉植物产业形成背景

由于网络日益发达,在传媒的推广和各种交流软件的发展下,多肉植物在近几年被炒得很热,尤其在网络上被称为“萌物”,意为可爱的东西。景天科多肉植物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逐年增加,荷兰菲德斯公司销售负责人施科豪表示,该公司2010年将长寿花推向中国市场试销,结果在2012年的种苗销量翻了几番。

被“热炒”的多肉植物的主要消费群体在前些年主要集中于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群,例如医生、教师等,而现如今在更广阔的人群中被青睐,主要包括高收入群体的女性、学生群体、老人等。这一消费群体逐渐扩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传媒的推广和社交网络的传播使得多肉植物这个曾经不太热门的植物被大家所熟知,其次在被“热炒”的同时也带动了苗木栽培行业对多肉植物的重点培育,一大批多肉植物逐渐被培育出来流入市场,另外如今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得苗木类商品的选购和运输更加透明、更加便捷,这也成为推动多肉植物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之一。多肉植物爱好者人群对多肉植物的收藏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种类多。与早些年兰花收藏爱好者相同,多肉植物的爱好者也通常会收集几十甚至几百种多肉植物进行栽培。由于占地空间小,通常拥有几十种多肉植物的爱好者已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多肉植物拥有众多的消费者,因而具有形成产业的发展潜力。

3 国内多肉植物产业现况

3.1 产业规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多肉植物种植格局南北不同。北方主要以东北三省为主,北京、天津、山东、沈阳因栽培历史较长,在长期的种植历史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栽培观念,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有一批爱好者收集、繁育多肉植物,这批人才也成为了多肉植物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济南多肉协会会长公茂庆见证了当地多肉植物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3~5家到如今的几十家,从爱好者转型为产品生产者,浓厚的生产氛围吸引了各地同行的参观交流。而南方栽培历史虽然比北方晚,早期的种植数量较少,但部分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南方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多肉植物栽培产业提供了较好的空间。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大力发展多肉植物,特别是仙人掌类植物,漳州、龙海已经形成了我国最大的仙人掌植物种植基地,有很多颇具规模的种植基地;浙江省金华市的万象多肉植物园更是拥有约166.67 hm2的生产基地。

由于多肉植物热,生产企业数量和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部分生产企业的种植规模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来讲,规模化种植的比重仍较低,仍是以分散生产经营为主,主要为中小规模以及小微企业。据从业者透露,导致大规模多肉植物种植基地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和城市化引起的土地资源紧张。

3.2 硬件设施

目前我国多肉植物生产的基础设施以简易大棚为主,其优点是建设成本低、配套设施需求较少,不足之处是空间较小、不易管理、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进而限制了多肉植物种植规模的扩大,也无法满足多肉植物新优品种对光照、温度、水分的特殊需求。

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多肉植物生产企业迫切想改变当前种植设施水平低的现状,拟将简易大棚改造成连栋大棚或玻璃温室,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及满足多肉植物新品种对种植环境条件的特殊需求,但种植设施的改扩建,需要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用地,而由于目前土地规划要求及临建指标等因素,大多不予改扩建审批,阻碍了多肉植物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3.3 繁殖手段

国内的多肉植物栽培处于转型时期,这主要表现为随着人们对多肉植物的认知水平提高后,引进国外新品种不断增加,但在栽培技术方面尤其是实生苗的培养,与此产业成熟的国外一些国家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国内种植基地对多肉植物的栽培手段主要采取扦插的方式。叶插、砍头等方式的繁殖优点是见效快、产出高,但扦插繁殖的品种观赏性较差,种质资源面临不断退化的问题。对比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可以通过几代杂交繁育出新品种来,且植株的抗性较扦插苗强。一些具有实力的生产者在生产基地设有组培室进行快速繁殖培养工作,组织培养可以脱毒,且有助于保持品种纯度、提高植物抗病性,有利于在提高植株品质而且能够快速扩繁、降低引种成本,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投入。

3.4 从业人员素质

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批人员流入多肉植物生产经营的产业当中,但大部分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增加了栽培过程中的风险。在多肉植物易集中暴发病虫害的时期,或连续极端天气的时期,若没有完善的栽培管理手段极易造成多肉植物的大面积死亡,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2013年7~8月连续高温天气,致使上海浦东新区多家种植户种植的番杏科、景天科等多肉植物大量死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由于国内多肉植物消费市场的快速兴起,很多经营者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引种和销售,但缺失前期爱好者消费这一环节,因而缩短了高价期,但又在随后缺乏充分储备的情况下继续生产销售,使得品种在市场上的热度减弱。

3.5 销售渠道

多肉植物最早借助网络流行,其销售模式也区别于传统的单一的前店后厂式的苗木交易方式。在网购日益发达的当下,以互联网为手段的网络营销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利用阿里巴巴网上平台、微信平台、微博以及不断开发的多肉植物手机软件进行多肉植物的贩卖方式日渐流行。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在电商上销售常常面临“货不对版”的困境,即消费者收到的植物与电商投放的广告不符。为克服这一问题,一些多肉植物商家开展了“一物一拍”的销售手段,即为每株要售卖的多肉植物编号并拍摄,这使消费者在客户端选择的即是独一无二且与需求相符的多肉植物,不仅避免了虚假宣传还使消费者的选择更加透明化。

4 国内外市场的相互作用

在多肉植物市场初期阶段,国内只有白牡丹(Graptoveria‘Titubans)、黄丽(Sedum‘Golden Glow)、虹之玉(Sedum rubrotinctum)等少数品种,如吉娃娃(Echeveria ehihuahuaensis)、静夜(Echeveria derenbergi-i)花月夜(Eeheveria pulidonis)当属较高级的品种。随着普及化程度增加,消费者们逐渐有了更多品种的追求,一些进口的,如:罗密欧(Echeveria agavoides'Romeo')、熊童子(Cotyledon tomentosa)、苯巴蒂斯(Echeveria Ben Badis)、桃之卵(Graptopetalumamethystinum)、黛比(Graptoveffa'Debbie')等品种被引入了国内。随着大家对多肉植物的认识程度加深,更多新奇的多肉植物被人们熟知,国内市场上的常见品种或平庸的品相并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许多国外的多肉植物因其品相更佳、植株更健壮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为追逐市场需求,在短期内投入精力对市场热销种进行大量大扦插、嫁接繁殖,譬如早期市场上常见的仙人掌种类再到后来常见的白牡丹、黄丽、观音莲(Sempervivum tectorum)和虹之玉等,导致这些多肉植物的产量过剩、价格暴跌,沦为低档产品。国外的多肉植物流入国内市场对国内市场对于正在发展转型期的国内市场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在此以韩国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说明。

静夜在国内市场上从2010年起价格开始走高,但由于2013年夏季的高温使得大批静夜母本死亡,这使得静夜的价格一度上涨到50元,盆。在国内需求及价格走高的势头下,多肉植物生产者转向从韩国直接进口静夜,这使得韩国的静夜价格也被带动起来。直至2014年,国内的静夜又恢复了生产,市场价格跌回至8~10元,盆的区间内。(见图1)

熏比是纯引进品种,最初生产者的种质资源来自欧洲,由于进货价格和物流费用较高,其最初在国内的价格可达150元/盆。后来随着韩国多肉植物市场的热度增加,我们的生产者发现黛比在韩国仍属于普通品种,价格低廉,遂从韩国大量进口了该品种,一时间在上海、漳州等苗圃基地大量繁殖,带来了2012年黛比价格的大幅度下跌至50元/盆,随后又不断缓慢下跌价格至10元/盆左右,趋近于韩国市场上该品种的价格。(见图2)

5 建议及展望

5.1 国外多肉植物产业模式

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多肉植物种植面积约在53.33hm2,左右(仙人掌除外),年产能5000万盆。国内的多肉产业市场较为混杂,产业的各个环节在产业链条中分工不明显,如引种、生产、销售以及高端品质多肉植物的培养这些环节并不明晰,有的生产者因货存不足而常出现季节性断货,有的生产者因错过风潮或积压过多而不得不大量贱卖。

在此,笔者引用韩国、美国多肉植物产业经营模式以作参考。韩国多肉产业链条中,有分类明确的引种农场、生产农场、销售农场和精品农场。引种农场负责在海外收购优质的多肉植物种质资源,引入国内后由销售农场买断,部分投入生产农场进行规模化生产,产出的多肉植物只能由原供给的销售农场进行销售,这部分产品的消费群体为普通消费者,另一部分经由精品农场销售给多肉植物爱好者。(见图3)

美国的多肉产业以大型的多肉生产公司为例,其公司本身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明确的农场功能划分。美国一大型多肉植物生产公司Altman拥有五级农场,一级农场用于培育园林绿化用多肉植物,其管理较为粗放,品种主要为晚霞(Echeveria Afterglow)、冰梅(Eeheveria Rasberry Ice)等在美国较为常见的普通多肉植物;二级农场用于生产大众消费者青睐的低价格多肉植物,如蓝姬莲(Echeveria blue minima)等;三级农场用于生产爱好者所消费的多肉植物,其品种更为丰富多样,品相更佳;四级农场是各育种工作者的专有农场,供其进行杂交选育繁殖工作;五级农场供首席育种师进行研发工作。

5.2 发展建议

虽然不可完全套用国外多肉产业的经营模式,但在自身发展处于较为混乱阶段,借鉴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多肉产业是十分必要的。在此,笔者结合国内多肉植物产业现状,结合国外成熟模式的经验,试规划出一条适合我国的产业模式链。

对于广大的中小型生产者,应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向专类化过渡,瞄准某一个消费群体进行专类化的生产,力图在某一个方面占据独特优势,以减少常规品种“同质化”竞争压力。对于普通消费人群:由于大众化的产品已经普及,市场“炒热”的品种已大量扦插繁殖,导致一些产量虽多品相却不佳,反而使市场缩小,但在植物的品相方面亟待提高。中小型生产经营者的资源与精力有限,提升竞争力的途径是在种类有限的前提下做好品质,做出精品,可从植株的造型、色彩和抗性等方面做文章。对于爱好者群体:经营者应在种类的引进方面下功夫,不仅如此,爱好者较高的园艺水平也要求了经营者应不断提高专业水准,应对市场需要。同时,积极进行引种繁育技术工作,以备市场上不时涌现的产品热潮。

对于规模较大的生产者,应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对研发新品种加大投入,创立品牌形象。规模大的生产者有实力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图将经营连锁化,拓宽销售区域,满足大众化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生产者应投入适当资源于研发工作:提高繁殖技术,如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繁殖有益于长远发展;进行育种工作,有益于品种的创新。

对于从业者而言,一方面合理利用网络对多肉植物品种进行宣传,以引导消费者,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有益于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多肉植物市场的大范围火热与网络上一些爱好者的宣传推广有很大的关系,网络是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曾使一些多肉植物因“热炒”经历价格的暴涨暴跌,经营者有的从中获利,有的却因未能把握好市场导向货存不足或货存积压只得贱卖。为使网络在这个产业中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从业者可通过网络积极地引导消费者进行选购,并宣传相关知识,使消费者增加对多肉植物的认知度,提升品味,同时刺激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从业者技术的提升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现今以多肉植物为研究对象的课题依然很少,笔者建议以国家科研院所和各大专类植物园为良好依托,开设更多的研究课题,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对多肉植物的栽培、繁殖及新品种发掘奠定科技基础。

(收稿:2016-03-11)

猜你喜欢

产业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