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抗机器人擂台定位设计

2016-09-02赵宝森许晓飞靳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数码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障碍物红外单片机

赵宝森 许晓飞 靳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对抗机器人擂台定位设计

赵宝森许晓飞靳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文章介绍擂台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采用8个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检测对方机器人距离以及擂台上的位置,在控制器内编写对抗策略,实现全自主的进行擂台对抗,具有更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和灵活的机动性,这将使得擂台机器人比赛更加具有可观性。

机器人 擂台对抗 智能

1 引言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竞技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擂台对抗机器人是在第三代机器人研发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它是用于进行擂 台对抗而开发出来的,它给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现在的擂台对抗机器人已经可 以基本实现全自主的进行擂台对抗。擂台机器人将具有更加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具有更加灵活的 机动性,这将使得擂台机器人比赛更加具有可观性。 本擂台对抗机器人是基于红外无线的检测原理进行设计的,红外检测采用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是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无线传输技术。它采用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波长在0.75um至25um之间,检测距离一般在0cm至80cm之间,红外检测技术提供 了一种低成本、短距离、高速率的检测方式,基于红外无线检测技术的擂台对抗机器人具有快速、可靠、抗干扰性强的特性。

2 系统简介

擂台机器人以控制器为核心;用红外传感器检 测擂台机器人距离擂台边缘的位置,以便及时擂台 机器人的位置,以防止擂台机器人冲出擂台;用红 外传感器检测对方的擂台机器人的位置,以便擂台 机器人寻找对方的擂台机器人的位置并攻击;用直 流电机驱动擂台机器人;用舵机驱动擂台机器人的 后方攻击部分,如图1所示:构架简图。 图1 擂台机器人设计框图 (参见右栏) 红外检测技术就是利用950nm的红外线为载体进行信息的传递,其实质就是对二进制数字信号进 行调制与解调。发送端利用脉时调制方式,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固定频率的脉冲序列,并利用该脉冲序列驱动红外传感器向外发射红外线,其接收 端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此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 还原成二进制数字电信号后输出。本次擂台对抗机器人的设计采用24V电源供电, 中心控制器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通过7805 芯片为其供电,采用24V/50W的直流减速电机,通过双BTS/BTN7970大电流H桥电路驱动,选用的红外传感器有效距离3-80cm可调,响应时间小于 1ms,5V供电。

3 对抗策略实现硬件设计

根据擂台竞赛规则,设计对抗策略,包括在进攻中高效对抗的机器人的各种博弈,在机器人擂台赛中,机器人之间进行一对一对战,通过各种战术有效的将对方机器人推出场外。如果一方机器人整体离开擂台区域。则另一方获胜。如果双方均未离开擂台,则在比赛时间结束后。距离擂台中央的擂主区域近的一方获胜。车体设有8个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 其中4个红外传感器平行于车体放置,用于检测障碍物并进行对抗,机器人的前方设计有防护装置和攻击装置,当左边检测到障碍物时,车体迅速向左旋 转90°,当右边检测到障碍物时,车体迅速向右旋 转90°,当后方检测到障碍物时,车体先向右旋转90°,再向右旋转90°,面对障碍物后小车加速冲 向障碍物进行对抗。另外4个红外传感器与车体呈大约30°角放置,并放在车体的四角,用于检测边缘,当检测到障碍物时,表示小车在擂台上,当其中只 要有一个红外传感器未检测到障碍物,则表示小车处于擂台边缘,小车便转向擂台中央。

设计出相应机器人的底座;搭建擂台机器人对抗平台,合理布置红外模块或超声波模块用于边缘 检测;合理选择红外模块用于对抗;合理选择加速 度模块并编写灵活的算法避免与其他机器人相持;合理选择大功率大扭矩电机使机器人拥有速度与力量;合理设计外观,使机器人美与坚固并存,使机器人更具有攻击性。

4 软件设计

由分到总的设计理念:先熟悉机器人各部分的设计,最后融合处理,使机器人具有灵活性,最终设计出合格的产品。擂台对抗机器人的软件设计流 程图如图3所示,基于单片机编程处理;进一步研究机器人在博弈过程中如何搭配各种模块,需要研 究并合理选择边缘检测模块,对抗检测模块,电机 控制模块。需要编写智能控制程序,采用51单片机或Arduino控制。编写简洁易用的程序驱动机器人,让机器人攻防效果更佳,实现武术擂台对抗机器人程序运行中,命令行执行过程是:首先机器人上电,做出出发的手势后,机器人冲上擂台,同时开启红外检测;机器人处于边缘,博弈标志位Flag 置1,单片机发出相应的信号给电机驱动模块,驱 动电机向擂台中央旋转;机器人检测到障碍物,博弈标志位Flag置0,单片机发出加速的信号给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加速;若两个机器人力量相当,单片机便发出后退的信号给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后退,寻找合适的时机再进行对抗。

5 实验结果与结论

本次设计的擂台对抗机器人在实验室进行了反复的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灵敏、可靠。机器人启动后,在80cm范围内能够有效检测到障碍物并进行撞击,若障碍物体积巨大,机器人在对抗6s后自动退回并寻找合适的对抗点,在距离边缘大约10cm处,机器人可以快速反应并向中央旋转。所以,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对抗性能,可以进行擂台对抗机器人的比赛,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我们发现小车在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自动后退并调整了方向,准备避开障碍物。最后小车顺利避开障碍物,成功通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表是对多障碍物避障的避障结果。经过可行性分析实验,各个模块的精度均适合边缘检测与对抗,实用性很强,51单片机或 Arduino足以控制这些模块,再加上灵活的编程控制,易于实现。

下一步研究重点是擂台机器人将设计成车型机器人,这样使得机器人的重心变低,在对抗中更加具有优势,更能有效的达到目的。机器人的外观将 会扩展,将会使用具有一定坡度的坚硬材料使机器人具有更强的攻击性,美与力量共存。采用Arduino 单片机,处理速度更快,使机器人攻防兼备;机器人攻击策略智能模块化。

[1]陈海,胡建旺,祝爱民.基于红外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A].微计算机信息,2008, 24(6-2),288—312.

[2]王剑,许晓飞.仿生机器蛇的设计[J].电子技术 2014(6):64-67.

[3]王会清,韩艳玲.基于多传感器与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9:64-67.

[4]周立功等.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5]华鑫鹏,张辉宜,张岚.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仪器仪表,2008,5;40-43.

[6]李邓化,许晓飞.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7]郭天祥. 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8] 谢维成,杨加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障碍物红外单片机
网红外卖
闪亮的中国红外『芯』
高低翻越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快速递推模糊2-划分熵图割的红外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