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典型恐怖袭击令法国陷恐怖氛围

2016-09-01罗惠珍

海外星云 2016年16期
关键词:非典型尼斯英国人

罗惠珍

法国国庆节晚上发生非典型恐怖袭击,三万人在尼斯观赏烟火之际,突尼斯移民布赫尔驾驶大卡车撞向观众,更以手枪向人群开枪,造成84人丧生、200多人受伤。凶手被警察击毙,但法国恐怖袭击的氛围不散。

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当天晚上南部观光圣地尼斯的蔚蓝海岸烟火灿烂,吸引三万人前往观赏,就在烟火庆典即将结束时,一部白色大卡车疯狂驶进人群,一路压碾冲撞造成84人丧生、200多人受伤的惨剧。尼斯惨剧是否为“伊斯兰国”指派的恐怖行动,尚无定论。然而这起“非典型”的攻击,使得反恐作业更加艰难。

尼斯因古城建筑和蔚蓝海岸而享盛名,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濒临地中海,夏天阳光海滩、冬天气候温和,从19世纪起,就吸引英国有钱人南下度假;英国人最爱在棕榈树成排的滨海大道上散步闲逛享受碧海蓝天,这条七公里长滨海道路就称为“英国人散步道”。从20世纪初起,“英国人散步道”上盖起了一栋栋的奢华饭店、餐厅和赌场。每年有3000万的游客来到尼斯,是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观光城,为尼斯带来超过15亿欧元的观光收入。

消息传出整个法国陷入恐慌,人们不禁问道:“不是国家紧急状态吗?”“法国的反恐出现大漏洞吗?”“国庆烟火不是交通管制吗?携带武器的大货车怎么开得进来呢?”

警力充足,保安系统绵密

事实上,自从去年11月发生巴黎恐怖袭击以后,作为第二大观光城,尼斯就加强了戒备,尼斯的警力充足,保安系统绵密,到处布满监视器,反恐部门阵容坚强,今年初开始已操演过多次反恐作业。因为尼斯经常举办大型国际活动:2月尼斯嘉年华会是继里约、威尼斯之后全球第三大的嘉年华盛会,每年有上百万游客前来参加;5月有戛纳电影节;6月起的欧洲杯足球赛尼斯足球场有四场赛事,每场都吸引了数万人。

法国当局从未排除尼斯会被列为恐怖袭击目标,因此,市政府和区域警力平时就加强查缉巡逻,遇有重大节庆时更是不敢松懈。只是万万没料到,欧洲杯刚结束,度假旺季刚开始,就发生如此惨剧。

的确,“英国人散步道”的攻击行动不在法国反恐单位的沙盘演习中。警方查出白色货车的司机布赫尔虽有过暴力倾向,但并不在反恐情报部门的S档案里,31岁的布赫尔来自突尼斯,有法国居留证,定居在尼斯的移民街区多年,以开卡车送货为业。

尼斯警方从布赫尔的通联记录中发现,他与尼斯的激进组织成员有过接触,研判布赫尔虽是一个人展开攻击行动,但背后可能有人支援物资。根据监视器记录,布赫尔在7月12、13两天就将白色货车开往“英国人散步道”,显见他早有预谋。

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继续延长三个月。隔天法国总理瓦尔斯说:“毫无疑问这是和伊斯兰激进派联结的恐怖分子。”但是法国内政部长卡兹诺夫在电视访问时,却否认尼斯惨案与伊斯兰激进派的实质关联,只强调布赫尔“迅速激进化,使得反恐更加艰难”。

虽然警方朝“伊斯兰国”的方向调查,问题是这真的是严格定义的恐怖袭击吗?为何在没有任何证据前就一口咬定呢?针对政治领导人的言论,法国媒体提出疑问。

“狼来了”的恐怖气氛

“别老喊狼来了!”法国媒体的质疑并非同情恐怖主义,而是提醒政治领导当局在调查尚未明朗前,不要制造恐怖气氛,并让社会大众警惕,如果让反恐无限上纲,统治权可能顺势扩充。诚如德国慕尼黑《南德日报》所言,法国的情报网络密集,警察查缉能力强,治安警力充足,“还要怎么升高反恐作战力呢?”

专家指出,“伊斯兰国”激进恐怖分子分三种:“伊斯兰国”的部队,从叙利亚、伊拉克来的战士,去“伊斯兰国”或激进组织基地受训回来的欧洲人。第三种也称为“伊斯兰国”的“外籍佣兵”,他们会在行动前与激进组织的成员联系,并写下遗书,作为“伊斯兰国”战果证据。而“伊斯兰国”在尼斯惨剧发生72小时之后,才宣称是他们的战士所为,不免令人怀疑有“收割”之嫌,似乎是没见到劲敌——基地组织承认是他们的战果后,“伊斯兰国”才如此宣称。

在邻居的印象中,布赫尔独来独往,从不跟人打招呼。根据法国司法部的资料,布赫尔自2010年起,涉及数起偷窃、暴力案件,但从未坐过牢。今年初,布赫尔因驾驶货车与一部汽车擦撞,他拿起车上的木条殴打对方,后被判六个月徒刑,虽然判缓刑但受到警方监视。

布赫尔来到法国后,从未返回突尼斯。他曾结婚并育有三名子女,因家暴理由正与妻子办理离婚,他需负责三个孩子的赡养费。他的前妻说,布赫尔个性冲动,喝了酒后容易与人起冲突。布赫尔没有去过伊拉克或叙利亚受训练,如果他心中有恨,应非意识形态而成。

生活在像尼斯这样贫富分明的观光大城,除了送货,布赫尔大概没有机会走进“英国人散步道”旁的高档餐厅,那里的饭店住一晚也许要花掉他六个月的薪资。蔚蓝海岸的棕榈大道上也不是欢迎随便哪一个阿拉伯人,除非你是阿拉伯半岛部落酋长、石油巨子或黎巴嫩商人。

移民可居留但无投票权

尼斯不仅贫富分明而且种族分明,北非移民集中在北边靠山的庶民街区,白人则靠近市区、海滩或丘陵别墅区。政治上,尼斯向来是保守右派的大本营,近年来,极右派的排外言论很受选民肯定,这儿的阿拉伯移民多数只有居留权而无法国籍,选举时是无声的一群,没人为他们争取发言权,多少感觉如同法国社会的“次等人”。

恐怖袭击发生后,尼斯“英国人散步道”的观光酒店、赌场开放给民众避难,并成为急救中心

身为“次等人”的怨恨,容易导致思考免疫力下降,而受到“伊斯兰国病毒”感染,布赫尔是否就是个例证呢?这恐怕就是法国内政部长卡兹诺夫说他“迅速激进化”的因素吧。像布赫尔这样的人,在尼斯可能有上千人,全法国也不知有几万人。

战争形态不断改变,布赫尔发动的非典型恐怖攻击,恐怕才是巴黎当局最大的震慑吧!

(摘自《亚洲周刊》)(编辑/袁红)

猜你喜欢

非典型尼斯英国人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本期人物:费尔南多·梅尼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非典型肺炎的前世今生
轩尼斯门窗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