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历程及发展策略
—以2001-2014年度数据为样本

2016-09-01彭铁光副教授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长沙410015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竞争力趋势电子商务

■ 彭铁光 副教授(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长沙 410015)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历程及发展策略
—以2001-2014年度数据为样本

■ 彭铁光副教授(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长沙410015)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关系到商品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其竞争力是检验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标准。鉴于此,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两个层面,选取6个关键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各年份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的演变趋势。研究认为,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其规模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最显著。新阶段要继续积极引导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行业市场潜力,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开始崛起,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很多需求,为生活创造了更多的便利。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国内外零售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贸易的组织、业态和经营方式都受到冲击,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则欣欣向荣,如2000年我国从事零售消费类电子商务的网站数量为1100余家,而今从事零售消费类电子商务的网站已经有数万家。电子商务行业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2013年我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电子商务行业打造成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2014年的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14年国内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这意味着电子商务行业已占消费品零售业的重要部分。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5年的跨境电子商务将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30%~40%,可见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电子商务行业在规模和速度上都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并产生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可以说,我国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不但改变了民众的消费习惯和模式,而且重构了原有的商业生态格局。那么,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的演变趋势,认清其竞争力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影响这种演变趋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引导电子商务行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本研究试做初探。

表1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对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是评价指标的选取。从现有文献来看,李骏阳(2015)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分析电子商务通过怎样的机理和传导机制改变零售业的研究,由此解释了电子商务为什么会对贸易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诠释了电子商务通过怎样的机理和传导机制改变零售业、批发业和国际贸易;熊曦、柳思维(2015)在流通业发展水平衡量方面专门考虑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并认为电商发展对于整个区域流通业发展水平提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孙毓敏、朱学芳(2011)提出电子商务行业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大幅度增长,为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岳中刚(2007)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零售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5大要素和1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零售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杨慧、刘根(2006)从价值链角度架构零售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并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网络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价值链与零售业竞争力的关系,同时指出增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价值链的内在要求,对价值链的优化和整合是增强零售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纵观现有研究,尽管对于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几乎没有,在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判断其竞争力演变趋势,显得十分必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评价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的指标不仅要能全面反映各年份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情况,还需要反映各年份电子商务行业的效率。因此,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全面性及可行性原则,并考虑数据信息收集的可行性,本文从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两个方面,构建了评价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的指标体系(见表1)。

(二)评价方法

对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开展评价,需要得到各年度电子商务行业的一个总体评价,因此可以将各年度作为一个评价对象,利用选取的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得到各年度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且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是最好的。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进行6项具体评价指标的数据收集及整理,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步,建立样本数据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其相关性。第三步,计算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第四步,计算各年度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两个主成分的得分。第五步,构建各年度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模型,并开展综合竞争力评价和分析。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4 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实证分析过程

(一)数据处理与相关分析

本文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评价指标体系,从历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选取21世纪以来14个年份相应指标的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无量纲与数量级的不同,同时通过系数相关矩阵进行相关分析得到表2。

由表2可知,电子商务零售销售总额、电子商务行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电子商务渠道消费的人数、人均电子商务消费额、电子商务企业个数这几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关系,可见许多变量之间直接的相关性比较强,说明这些指标在信息上有些重叠。因此,需进行主成分的选取,明确对于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变化有关联的主要指标。

(二)主成分提取

为了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需找出能够代表以上7个指标信息的主成分,因此,通过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解释的总体方差分析表(见表3)。

通过方差分解提取主成分可以得到两个主成分,说明有两个主成分对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影响较大,这与笔者提出的两个层面去评价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是基本吻合的。在进行因子分析的过程中,得到了各因子得分系数(见表4)。

通过表4可知,电子商务零售销售总额、电子商务渠道消费的人数、电子商务企业个数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可以用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竞争力来表示;电子商务行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电子商务行业销售额增长率、人均电子商务消费额等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可以用电子商务行业的效率竞争力来表示。提取的两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也与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两个层面是相吻合的,所以决定用两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六个变量。

(三)竞争力发展演变趋势得分

两个主成分所产生的新变量的表达,可以通过相关系数计算得到,其新变量的主成分得分表达式如下:

F1=0.44ZX1+0.11ZX2+0.43ZX3-0.41ZX4+0.43ZX5+0.40ZX6

F2=-0.15ZX1+0.79ZX2-0.26ZX3-0.19ZX4+0.16ZX5-0.37ZX6

然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得到综合竞争力计算模型如下:

F=0.73ZX1+0.38ZX2+0.68ZX3-0.76ZX4+0.79ZX5+0.61ZX6

根据两个主成分表达式和主成分综合模型计算,即可对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见表5。

经过对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的发展演变趋势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综合竞争力(F)处于不断提升当中,这一值与规模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同时与前期的效率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结果及成因分析

通过将表5用折线图描述出来,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的演变趋势,如图1所示。

首先,从电子商务行业的综合竞争力看,一直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尤其是从2002年到2008年呈现出急剧增长的发展态势,与此相对应的是其规模竞争力也呈现急剧增长的发展态势。这是因为,2002年电子商务行业刚刚起步,基础低,当时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要以外来带动为主,如当当、亚马逊等网站在我国兴起,这几个响当当的名字成了电子商务零售的热点,随后随着本土企业淘宝等的兴起,在短短的数年内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也为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崛起的机会。2008年至今,电子商务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一方面消费市场在逐步开拓,另一方面电商零售领域也不断增多,直接带来了相关业绩的增长。因此,从综合竞争力来看,电子商务企业个数的增多、电子商务零售销售总额的增长,为其综合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支撑。随着移动化、平台化、物联网、社交购物、O2O、云服务、大数据、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的迅速崛起,未来电子商务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还会继续呈现上升的态势。

其次,从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竞争力来看,也是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这是因为,电子商务渠道消费的人数不断上升,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亿人,比而2012年用户规模的2.47亿人增加了许多;同时有电子商务零售销售总额不断增长提供支撑,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超过了10万亿,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增长40%左右,显示出电子商务行业强有力的规模竞争力。此外,电子商务零售企业不断增多,如今实际运营的个人网店数量达到1100多万家,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因此,无论是消费人数规模,还是电商主体规模都为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竞争力稳步提升提供了支撑。

再次,从电子商务行业的效率竞争力看,2008年基本是一个分界线。2008以前,电子商务行业的增长速度比较快,这与其发展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2008年之后,速度开始有所回落,一方面是因为电子商务零售开始进入调整提质阶段,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激烈的竞争也开始凸显,行业的发展开始迈入竞争发展的阶段,速度有所下降,但整体来看电子商务行业速度的增长趋势还是十分明显的。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后劲仍然比较明显,电子商务行业加速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和实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促进零售业的智慧化,也必将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4.16 亿,增长率为 36.8%,其中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3.58亿,增长率为64.5%,在极大地提高网上购物便利性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效率的提升。

图1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

表5 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力演变趋势评价结果

对策建议

积极引导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提升其规模竞争力。要以提高电子商务零售网站知名度和信誉度为目标,确保电子商务行业的稳步增长。一方面,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电子商务零售品牌塑造,巩固电子商务零售网站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购买率。支持品牌企业连锁店、百货、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依托实体网点、货源、配送体系等线下优势,发展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网店一体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积极开展“网上看样、实体网点提货”、“网上下单、实体店消费”等O2O商业模式应用。另一方面,加强建立电子商务零售商的信誉。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电子商务零售企业要注重网上信誉的建立,提高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满意度。此外,要从国家层面和区域发展的高度出发,主动作为、支持发展,积极协调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注重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从而解决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人才问题。同时,要支持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平台开发、分销应用、数据挖掘、拍摄服务、售后服务等外包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的潜力,提升效率竞争力。我国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目前电子商务行业的潜力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市场,要想尽一切办法,更大程度地激发市场潜能,激活电子商务行业热情,点燃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稳步增长。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在产业联手合作上下功夫,推动电子商务与工业和农业联手、电子商务与旅游和文化联手、电子商务与金融合作;在培育电子商务消费新动力上下功夫,着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新兴消费;在挖掘释放消费潜力上下功夫,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壮大其综合竞争力。一是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如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区域加强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大数据服务中心的建设、加强物流快递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加快电子商务规范体系建设。在现有电子商务运营过程中形成的成熟惯例和商业法则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设计电子商务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制度,提高电子商务产业的技术规范和各类制度规范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快电子商务标准化的普及,加快条码等规范技术的应用。三是加快电商监管体系建设。加快落实电子商务运行监测机制,加快落实电子商务监管平台建设,同时要加快改善电子商务金融环境,积极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各种支付工具的作用,拓展功能,丰富结算方式。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安全支撑体系,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响应、灾难备份、数据恢复、风险监控等能力。在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应支持建设跨境、对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集报关报检、退税、物流、汇兑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提供支撑,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李骏阳.电子商务对贸易发展影响的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

2.熊曦,柳思维.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匹配度——以全国各省(区、市)的数据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5(9)

3.孙毓敏,朱学芳.基于外链分析的我国网上零售商城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11(4)

4.岳中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零售业竞争力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2)

5.杨慧,刘根.从价值链角度架构零售业竞争力[J].当代财经,2007(12)

6.魏俊飞.电商O2O模式在我国零售业的应用分析和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5(22)

7.汪怡,刘晓云,何军.基于商业生态视角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竞争力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4(6)

8.刘俊娥,佘丽娜.我国电商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必然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4(2)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彭铁光(1972-),男,汉族,湖南宁乡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科学,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竞争力趋势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
初秋唇妆趋势
日本竞争力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