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对美军后勤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2016-08-31姚红霞

现代军事 2016年4期
关键词:后勤国防部信息系统

姚红霞

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高技术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将信息技术视为赋能器,通过吸收和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后勤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发展。本文基于自动识别技术、人员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技术和无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美军后勤领域的运用情况,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美军信息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军后勤领域的运用

自动识别技术

美军采取大规模、强制手段推行使用自动识别技术的各种应用,包括线性条形码和二维码、磁条、射频识别(RFID)技术、物品唯一识别(IUID)技术、触点存储器按钮、灵巧卡以及光学存储卡,尤其推崇射频识别技术和物品唯一识别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为美军资产可视性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是制定国防运输条例4500.9R和《配送可视性政策》,要求实现各级各类物品及人员的可视。根据国防运输条例4500.9R中的射频识别应用规定,所有准备运往责任区的国防部所属货物、合并转运货物以及大宗部队装备都必须使用射频识别标签,以保持在运可视;必须做到部队运输可视、持续保障物资可视、伤病员运输可视以及全球运输网和运输司令部运输调度及指挥与控制执行系统可视。

二是重点加强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推动在运可视目标的实现,改进物资配送流程。美军采用互补式“被动-主动-被动”射频识别运用模式,实现了集装箱/托盘/包装容器内、外可视及在运可视。目前,美军军事配送系统中射频识别标签的使用数量已超过300万,设置在科威特、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的射频识别标签读写站约有3100个。这些射频识别标签、读取器、读写站以及卫星跟踪装置构成了全球射频在运可视系统,用于跟踪起运点(仓库或承包商)到最终目的地物资的身份、状态与位置。RF-ITV系统与各种卫星跟踪系统(比如陆军移动跟踪系统)及其他后勤信息系统均相连。美陆军还将主动式射频识别技术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传感器进行集成,开发了综合MEMSRFID装置,进一步加强了对在运物资,特别是对储存寿命有限的资产(如单兵防护装备、医疗补给品和食品)的跟踪、监测和管理。另外,美军也在推广被动式射频识别技术,以减少运行成本。海军在夏威夷补给链上的各个物资接收站和仓库大门上都设置了固定式射频识别读取器,它们与自动化配送系统之间通过“射频识别到自动化信息系统”接口相连,从而大大提高了岸基配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空军将被动式射频识别技术运用于单兵装备和诸如核武器等相关敏感物资的管理。海军陆战队已在各个主要作战基地设置了固定式设备与基础设施,用于读取发自国防后勤局的物资装备上的被动式射频识别标签,并利用标签数据编制接收及运送文件。

三是逐步推广物品唯一识别技术的应用,使资产可视化管理变得更加精确,同时提高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效能。用数据矩阵符号进行编码,创建一种二维标识符——物品唯一标识符(UII),然后标注在每件合格物品上,以示该件物品与其他所有物品的不同。UII的编码结构基于国际标准,UII以及其中储存的数据将伴随该物品的全寿命周期。UII中的数据可被机器(比如读取器)读取,并与信息系统特别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所有的UII一旦与某一物品发生关联,将被登入国防部IUID注册系统。根据国防部IUID相关政策,UII的使用范围必须覆盖全球,以此作为财务、财产核算、采办、补给、维修和后勤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关键通用数据源,以支持资产核算、估价和寿命周期管理。明确要求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军现有库存品的IUID应用,并且所有信息系统都必须兼容UII。

人员识别技术

美军除了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加强对各类资产的可视化管理之外,还使用多种识别技术加强对人员的识别、跟踪和监控。目前美军主要采用通用通行卡(CAC)进行身份识别、设施出入控制(即美军所谓的“物理进入”)和国防部计算机网络和系统访问(即美军所谓的“逻辑进入”),另外还在研发派生证书和生物识别技术;正在开发作为医疗信息系统的一部分的电子医疗装置,用于跟踪战场伤病员。电子医疗装置主要包括陆军的医疗识别牌(Medi-Tag)、海军战术医疗协调系统(TacMedCS)中使用的射频卡(RFC)以及国防部的电子信息载体。其中,通用通行卡(CAC)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应用,派生证书和生物识别技术正处在研发阶段,电子医疗装置尚处于试验阶段。

通用通行卡具有快速认证和较强的安全保密性(无论是用于物理进入还是逻辑进入),其中的PKI用于数字签名、数据/邮件加密,不可复制。美军条令规定,必须给每名现役军人配发CAC。CAC带有颜色(红、白、绿),用以区分持卡者的大体身份。从2006年起,国防部开始推行使用新一代CAC,作为之前4种CAC的统一制式卡。新一代CAC为采用了个人身份验证(PIV)数据模型的CAC(CACNG),也被称作CAC/PIV卡。截至2012年3月,国防部已发出超过2400万张CAC,到2012年11月,美军完成了新一代CAC在全军和全球范围的发放。CAC基础数据管理分系统主要包括国防入伍合格报告系统(DEERS)和实时自动化人员识别系统(RAPIDS),两者结合使用,一般称作DEERS/RAPIDS系统或DEERS/RAPIDS基础设施。

2015年4月,美军开发“派生证书”,打破了移动安全障碍,实现了移动设备网络接入与数据及应用安全间的平衡。所谓派生证书,就是在移动设备内直接添加源自通用通行卡PKI证书的新证书。美军指挥官和高级领导人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系统、获取数据。它既能满足用户的移动设备需求,又符合国防部提出的网络安全要求。指纹、面部特征和虹膜识别技术等生物识别技术也被美军用来加强物理进入时的安全控制。下一代自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NG-ABIS)是目前美军最权威的多模生物数据库,用于采集保存已知恐怖分子、嫌疑恐怖分子以及寻求到美军工作的第三国公民的生物特征(物理特性)数据。

在电子医疗装置方面,美国防部的电子信息载体(EIC)代表了目前美军电子医疗装置的最新水平。EIC是经过加固的小微型信息储存和无线传输设备,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病患信息传输,具备佩戴者医疗信息存储、身份识别和网络登录凭证3个功能。电子信息载体可通过其USB接口与装有医疗系统软件的MC-70计算机连接从而读取其中的数据。另外,根据美军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使用经验,电子医疗装置通常只作为战场医疗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进行开发和使用,美军重视其与现役及未来指挥、通信、医疗等战场系统的集成。

无线通信技术

美军现有的无线通信手段主要包括:无线自动化信息系统接口、作战勤务保障甚小孔径终端、卫星跟踪系统、蓝军跟踪系统和商业跟踪解决方案等。这些通信方式都作为网状网络的节点,与国防部射频在运可视(RF-ITV)服务器相连。其中,无线自动化信息接口和作战勤务保障甚小孔径终端负责向服务器传输后勤指挥管理信息,卫星跟踪系统中的移动跟踪系统负责传输载运平台信息,蓝军跟踪系统负责传输部队信息,商业跟踪解决方案负责传输商业供货信息。目前,美军正将新一代无线通信(NGWC)网络应用于后勤领域,通过连接射频识别标签和传感器装置,及时获取资产数据,全面提升资产可视能力。

云计算技术

美军积极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国防信息系统局开发了快速接入计算环境、“军事云”(MilCloud)、开源软件平台Forge.mil、全球信息栅格内容传送服务等服务,将国防部不断发展的信息环境融入云中。快速接入计算环境就是国防信息系统局专用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解决方案,它把国防基础设施从一种资源管理功能重新定义为一种服务提供功能,从而在保持严格安全控制的同时,提高有效性、敏捷性和创新性。“军事云”是云服务产品套件,也是一种基础设施即服务解决方案,它利用一系列成熟的商用现货和政府开发技术,来产生按国防部需求定制的云服务,使各种国防部安全应用的开发、部署和维护变得更加敏捷。Forge.mil提供软件服务,是一个可以实现公开资源与国防部软件协同开发与使用的系统。全球信息栅格内容传送服务是第一个国防部企业云服务。通过使用具有数据复制功能的多重远程站点,帮助实现信息内容的全球路由。它是一个全球性分布式计算平台,可以为分散的美军用户提供稳定安全的内容交付服务,有效解决了偏僻地区用户难以快速获取数据与共享信息的问题,已用于全球范围的非密互联网协议路由网和保密互联网协议路由网。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为数据中心的整合创造了新的契机。美军计划到2016年,利用虚拟化技术和云技术合并数据中心与服务器,实现数据中心数量减少32%(将数据中心减少到428个),支架空间面积减少30%,服务器数量减少25%的目标。

大数据技术

所谓“大数据”,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产生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的信息资产,具有海量、高增长和多样化的特征。美国2012年3月率先将大数据技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紧接着美军积极响应政府大数据倡议,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应用。

一是启动“数据到决策”(D2D)计划,开发能够分析巨量数据的计算技术和软件工具。

二是实施“X数据”计划,开发能够处理和显示有缺陷或不完整数据的弹性算法、针对不同任务定制的人机交互工具,以及在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可视化领域实现协作的开源软件工具包等技术。

三是积极研究商业成功案例(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和沃尔玛公司均引用大数据策略来提高效率),探究商业界的使用方法及原因。

四是呼吁商业和学术界的所有技术机构帮助军方开发数据收集、管理与分析新算法、统计方法、技术和工具。

移动技术

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被美军广泛应用于作战、后勤保障和日常业务管理等领域,在信息访问、使用、共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出于成本和技术等方面的考虑,美军从2012年开始推动商用移动设备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在推进策略上采用小规模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扩大实施范围。在美国防信息系统局2013年11月发布的《国防部技术路线图》中,移动技术被确定为未来几年美军重点依赖的重要技术之一。2012年11月与2013年4月,美国防部先后出台《国防部移动操作系统安全需求指南》和《国防部移动应用软件安全需求指南》,要求商用移动设备企业必须根据军方各项安全需求指南,制定各自产品的《安全技术实施细则》,并将所需的技术文档交给官方信息系统局审核测试,审核通过的产品方可进入国防部移动产品的采购清单。2013年5月,国防信息系统局发布《移动设备安全监管备忘录》,规定了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进入军事领域的审核测试流程,并将审核周期由原来的120天缩短为90天。为进一步杜绝安全隐患,美军还开发应用军方专用的安全监管平台——“移动设备管理系统”(MDM)和“移动应用商店”(MAS)。

无人技术

根据美军公布的一系列无人系统发展规划和计划,到2035年,美军无人技术的后勤应用发展目标如下:

近期发展目标(2010年到约2015年):利用成熟的机器人技术,满足作战人员不断增长的勤务应用需求。开始研制能运送、投送补给物资、装备和人员的后勤保障/物资运输无人机系统。

中期发展目标(2016年到约2025年):研发适用于后勤、安全、工程、医疗、维修,以及核、生、化和放射性以及爆炸物监测等领域的无人化后勤装备。后勤保障/物资运输无人机系统的成熟度将得到大大提高,实现战役和战术级别运用。后勤保障/物资运输无人机系统和地面无人化后勤装备一起,将承担陆军范围内约25%的后勤补给任务。无人机系统能够将医疗器材远距离运送到战场。开始研发医疗后送无人机系统。到2025年,实现通过无人值守运输,把选定的病情稳定的伤患从受伤场所运送至前方具备外科手术能力的场所。

远期发展目标(2026~2035年):综合集成各类无人化装备,包括机动、平台、自主性、人机交互与接口以及与其他无人车辆和有人系统的集成。无人化装备将可能用于空运补给保障。将在陆军范围内广泛部署后勤保障/物资运输无人机,该无人机系统和无人车将执行大多数后勤补给和货物运输任务。这一时期将进一步提升后勤保障/物资运输无人机系统的机载计算与运载能力,提高远距离保障能力,同时减小其尺寸和重量。医疗救援无人机系统将发展成熟。在这一阶段后期,研制出医疗后送无人机系统。所有无人机系统的自主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操作人员通过通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一大群无人机。实现无人机系统与无人地面车辆系统的完全集成。将对无人机系统采用基于状态的维修(CNM)方法。在每架无人机系统平台上安装健康使用与管理系统(HUMS),使之能在通用后勤操作环境中进行自行诊断和系统状态管理,维修人员也能运用该系统检测部件性能。此外,无人飞行系统还将向空中加油和电子攻击任务以及改进网络连通性等方向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对美军后勤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美军后勤信息化发展产生了全面而积极的影响,将美军后勤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美军将信息技术最先应用于军事通信,使其军事通信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并使这种变革向各个军事领域渗透,成为推动新军事革命乃至后勤转型发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接着美军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资装备管理,实行长达40多年的物资编目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军用物资编目系统,为后续的后勤应用信息系统发展以及全资产可视性建设奠定基础,也为再后来的系统集成提供了便利。在上述两者发展的基础上,美军大胆应用自动识别技术、人员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技术和无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力推动信息系统、业务管理、信息基础设施、战场保障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并逐渐推进同领域、跨领域的系统集成,构建“大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应用程度的逐渐加深,美军后勤领域的信息化成效日益明显,后勤保障基本实现了可视性、响应性和持续性。但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采办、管理、标准、安全、财务等各个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矛盾和挑战。有些问题,比如资产登记效率低、软件不适用等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即可解决;但更多的是根本性的问题,如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采办过程太长、某些信息系统管理存在多头管理格局、成本开支太大、网络空间易受攻击、新开发信息技术能力无法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等,这些问题仅凭某一个部门或采用技术手段是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的。而且某一项重要技术(如物品唯一识别技术)的推动,也需要政策、组织、人员、装备、设施等各方配合努力才能有效贯彻执行。由此看来,美军后勤信息化进程越到后来,越需要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各方的协调合作及上下联动才能使各信息化项目顺畅高效推进,用美军的话说就是用“企业化”方法论来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美军后勤信息化逐渐发展成为以“应用、见效、问题、查因、纠错、对策、整治、再应用……”的滚动、螺旋式模式发展,从而把各项后勤信息化事业逐渐推向深入。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赋予美军后勤领域信息融合能力,也使得后勤与作战、情报的融合统一成为可能。从2009年开始,美军在全球运输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国防后勤局的综合数据环境(IDE),从而构建一个“企业数据库”,其名称就采用综合数据环境(IDE)、全球运输网(GTN)和融合(convergence)这三个词的首字母缩写——IGC。IGC现已取代全球运输网,成为美军运输司令部的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是美军进行运输指挥管理的核心系统。通过其通用综合数据应用服务,为作战司令部、军种、联合参谋部、国防部机构以及其他联邦组织提供补给链、配送和后勤信息。IGC企业数据库是美军感知与反应后勤的重要成果

。美军2004年发布的《感知与反应后勤》文件中明确指出,“感知与反应后勤假设相应的感知与反应能力是为作战与情报职能而存在的。这个假设允许整个军事指挥与控制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作战、情报和后勤活动都动态适应于以下情况:不断变化的指挥官的意图,战略、战役和战术形势,环境,部队力量的动态状况,后勤保障力量,后勤来源等。当这些动态自适应活动在军事领域内广泛应用时,它们就能进行相互间的合作、协调和通信,并且能对兵力使用产生有意义的影响。”美军后勤指控系统和许多重要的业务管理系统都能与作战信息系统相连,甚至已成为作战系统的一部分,比如陆军的战斗指挥持续保障系统(BCS3)就是陆军作战指挥系统(ABCS)的组成部分。而作战信息系统也为后勤提供支援,例如,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行动方案、协作工具、国防在线联系(DCO)工具、快速询问工具(RQT)、通用作战视图和部署可视化工具等工具可用于支持联合后勤及后勤指挥控制行动。全球作战保障系统联合分系统提供有关国防部持续保障与战斗勤务支援活动的实时、只读信息,为作战指挥官提供一幅统一的作战环境下持续保障与战斗勤务支援视图。战备评估系统一输出工具是一个由保密互联网协议路由器组成的网络系统,可通过询问来获取战备数据,提供有关部队状态战备的决策类信息,其询问功能支持有关现在或以往总体部队以及各军种人员、装备战备与条件状态等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分析。

随着美军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大力开发应用,以及X计划的提出,美军后勤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云架构”在基础设施层面为美军解决后勤信息系统中全部资源的集中管理、使用和监控等问题提供了方案。大数据研发为集中管理海量后勤信息资源提供了高效的分析、融合方法和手段。在这二者建设的基础上,“计划”将完成网络空间战场的测绘和构建可集成各种武器系统和后勤装备的网络空间综合作战平台。这些貌似独立分散的项目在各自实施完成后,将逐渐形成一体,共同促进美军网络空间战场态势信息与全球信息栅格(GIG)、C4ISR及各类武器系统和后勤装备的高度融合,从而使美军将传统的动能打击和新型网络空间作战与保障能力统一起来。特别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带来,决定保障效能乃至战争胜负的关键将是对战场后勤及其他信息的处理和计算。伴随着战场传感设备和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战场后勤及其他信息的获得越来越容易,但如何高效地处理和计算这些海量信息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可以说未来作战后勤的核心是“计算中心战”。这里的“计算中心”并不是说作战后勤完全在计算机上进行,而是说后勤保障单元高度依赖计算以及计算之间的协调。这便是云计算在大数据时代军事作战后勤中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大数据研发已经成为各国争夺新技术、开展国家整体软实力竞争的一个新方向和领域。美军大数据研发一旦取得关键性突破,将对其国防及后勤的整体实力产生诸多重大影响,将使军事及后勤信息化水平实现阶段性跨越,使得美军继取得硬件、软件和网络优势后,进一步抢占数据优势,进而形成全局性的认知优势,美军队信息化作战和保障能力也将获得跃升。

美军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模式,即“军政民三方合作”的战略。这一战略首先鼓励商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发展,之后政府通过战略规划和采购等行为扶持商业企业发展,然后军事单位与商业企业再展开深入合作。这种发展战略的好处是,在和平时期,商业企业可以保持创新能力并扩大市场份额,在紧急状态下政府和军事单位可以征用商业企业的一些资源。以云计算技术为例,一方面,美国的亚马逊、谷歌等云计算民用企业会通过海外扩张逐渐占领世界云计算市场;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和军方可以美国国家安全为名对民用企业掌握的云计算资源进行征用。因此,云计算技术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技术,而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种创新的潜能和未来的综合国力趋势。

美军在信息技术管理和采办上也已形成了比较有效的办法,能够确保后勤信息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在信息技术投资管理方面,对于包含后勤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内的IT投资,美军采取全局管理和组合管理两种办法。所谓全局管理,就是针对管理流程做好战略规划、资产规划、项目规划、预算报告、预算执行与监督等环节的工作。所谓组合管理,就是把信息投资与国防部构想、任务和目标结合起来考虑,以任务域为单位,对同一任务域的各信息投资实行集中管理。对于每一组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投资,都采用全球信息栅格体系结构、风险管理技术、能力目标和绩效措施来进行管理。通过采用分析一选择一控制一评价流程来对IT投资组合进行管理。先分析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投资组合目标是否符合国防部的构想、任务和目标要求或能否支持其实现,并确定能力差距、系统冗余度、流程改进倡议以及工程风险;再选择出能够帮助实现国防部构想、任务和目标的最佳投资组合;然后采用一套可量化的基于结果的绩效衡量办法来管理和监督每一组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投资;最后根据既定的基于后果的绩效衡量标准来评价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投资组合管理情况。美军后勤信息技术采办总策略是,尽量采用可用的商用现货产品以及分阶段渐进式增量采办方法。从2009年开始,美军开始认真探索创新技术采办策略,目的是努力缩短采办周期,提高针对服务的采办灵活性。2010年,常务副国防部长组建了一支信息技术采办改革特遣部队,对这一庞大的跨机构工程实施统一领导。2011年,美国防部提出信息技术采办四项基本原则,即速度原则、增量发展原则、管理原则和适用性原则。美陆军采用“灵敏过程”方法,在综合考虑成熟度和成本的基础上,优先选用能弥补能力差距且经济可承受的技术解决方案;然后开展多次网络集成评估,确定战术网络能力的总体能力水平和互操作性程度;最后部署应用。

美军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力度如此之大,许多地方已经暴露出开发运维成本大、计划和管理流程多等弊端,这显然与《预算控制法》和国防部确定的“经济可承受性”装备采办策略不符。这迫使美军在现阶段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不得不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投资审查与财务审计。2013年初,美国防部提出将于2017年对包括后勤信息系统在内的所有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财务审计,以实现“干净的审计”的目标。应上述要求,美陆军在2017年底前将加强后勤信息系统的投资审查和财务审计工作。业务系统投资审查方面,从2013年起,将适当调整投资审查程序,提高后勤信息系统投资状况的透明度。系统投资审查程序将从原来的只关注研发和现代化成本转为关注包括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在内的总开支;系统审查方式将从原来的定期审查改为任务域组合审查方式,重点审查是否与国防部的业务系统投资组合发展策略一致,以及实际效用和成本。业务系统审计方面,从2013年起,美陆军在负责财务管理助理部长兼审计长的领导下,将开展集成后大系统项目审计。其中包括对全球作战保障系统陆军分系统(GCSS-A)、后勤现代化计划(LMP)和基本基金企业业务系统(GEEBS)的设计。

全球作战保障系统陆军分系统的审计工作重点包括:会计进程是否完善、系统需求和实施时间表是否与标准联邦信息结构一致,财产会计,计算机制图处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从2013年1月起,陆军将在“后勤现代化计划”(LMP)中以增量方式植入“管理、风险与符合”(GRC)功能模块,以改进接入控制,提高数据质量。预计到2016年11月,完成GRC模块的部署。GRC方法是一种用于指导组织管控(管理)、业务与技术风险管理、行动落实和业务改进等工作的框架体系。另外,美国政府问责局(GAO)还对全球作战保障系统陆军分系统的计划和成本估计工作进行了审查,并于2014年10月30日发布了审查报告。GAO对系统计划工作的审查结论是,基本满足了高质量和可靠的计划工作的可信性和可控性要求,但仅部分满足了作为一个可靠系统的综合性和较好的构造性要求。具体而言,资源没有被分配到具体的活动,计划日程表缺少一个有效的关键路线,管理重心没有放在具体活动上,所有这些都将对关键项目里程碑的实现带来不利影响。GAO对系统的成本评估工作的审查结论是,成本评估完全或基本满足了高质量和可靠的成本评估的综合性、文档编制的完整规范性和正确性等要求,但仅部分满足了可靠的成本评估的可信性要求。尽管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了进行有限风险分析的成本模式,但却没有提供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方面的书面材料。风险分析不充分,导致管理者不清楚如何考量与项目有关的风险,成本评估将失去可信性,管理决策制定能力将受到削弱。项目管理人员确定了主要成本驱动因素,其中包含了基于这些成本驱动因素的灵敏度分析模式,但分析的结果未编制成文档。

猜你喜欢

后勤国防部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国防部来了新发言人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人民面前无小事,知错立改点个赞”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后勤装备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