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头残煤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时序控制开采*

2016-08-30祖国林

采矿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边坡

祖国林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抚顺市 113122)

露头残煤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时序控制开采*

祖国林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抚顺市 113122)

摘 要:以新疆某露天煤矿为例,应用刚性极限平衡理论,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残留露头煤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并在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边坡稳定系数远低于安全储备系数的结论,采用多种方法分析计算了潜在滑坡影响范围,进而提出了一种安全开采“时序控制”工艺。这种开采工艺可为风氧化煤的清理争取时间,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关键词:露头煤;边坡;稳定系数;时序控制

0 引 言

对于倾斜煤层的露天煤矿,大多采用沿露头走向拉沟、倾向推进的方式开采。由于露头煤受风化作用强烈,煤质较差,因此在进行开采设计时往往有不采的露头煤残留在非工作帮,形成煤、岩共存的边坡台阶。经验表明:残留露头煤不仅容易自燃,而且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在进行露头残煤的治理时,需重新布置运输道路,制定清理方案及排土方案,所涉及的工程量较大,时间较长,因此势必会对露天矿正常生产带来影响。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需综合考虑边坡治理与原煤生产的时序关系,实现人力、设备资源高效配置。

1 工程概况

研究矿区地形平缓,地质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属简单单斜构造,岩层产状在走向和倾向方向变化较小,区内地层完整,未发现断层错断煤岩层及其它岩层现象。主采煤层厚度约65m,煤层被泥岩、粉砂质泥岩、砂岩及细粒状砂岩覆盖,煤层底板为炭质泥岩或泥岩薄层,下部以砂岩地层为主。地层最上部为第四系粉砂层及砂土砾石层。西帮(非工作帮)外是排土场,依据设计,存在不采的露头煤残留在非工作帮,露头区域煤层倾角约17°,非工作帮岩层倾向与边坡临空方向一致,即顺倾边坡。煤层隐伏露头区经历了漫长的古风化期,后被上覆的侏罗系的石树沟地层覆盖,又受到现代风化作用的叠加,形成了极其复杂的风化煤区,如图1所示。

2 风氧化煤深度范围及物理力学性质

露头处的煤层受风化作用和长期风蚀、残积作用,煤层一系列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在露头表面的煤变得疏松易碎,失去煤本身原有的光泽,变成褐色软质高炭泥岩,具有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受氧化作用煤层颜色仍为灰黑色、黑色,松散,污手,风化成碎块及粉末状,无光泽,结构复杂,含大量丝炭。与深部钻孔正常煤的煤质相比较,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总腐植酸明显偏高,发热量明显降低,风化煤属于中高-高灰分、特低-高硫分、特低-中热值煤。

根据钻孔成果综合确定的风化带深度范围为3.04~54.69m,平均深度为34.40m。

风氧化煤较正常煤物理力学指标低,见表1,正常煤凝聚力为风氧化煤的4.8~6.1倍,内摩擦角为1.4~1.6倍,因此风氧化煤边坡为边坡系统易破坏区域。

3 风氧化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3.1基于数值模拟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风氧化煤作为边坡系统的一部分,由于其力学性质较差,为边坡系统稳定的薄弱部位,本文拟采取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利用FLAC3D技术作为数值模拟手段。该技术实质为FLAC力学分析手段在三维空间领域的拓展。FLAC3D综合了显式拉格朗日和混合离散两种算法,能够非常准确地模拟边坡的塑性破坏状态和流动状态,并且对边坡的破坏过程有所反映。在地层初始应力被考虑后,可连续模拟现状边坡(露头残煤边坡)的变形与破坏过程。

图1 典型剖面工程地质模型

表1 风氧化煤及正常煤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结果

通过计算可知,边坡受风氧化煤影响,各平盘处指向临空面的水平位移较大,但边坡总体仍表现为沉降;520平盘至490平盘下方出现应力集中现象,520平盘坡底处呈应力剪出状,易发生剪切破坏;由于煤层底板泥岩力学强度指标相对较低,且呈顺倾状态,为潜在的滑动面。考虑到目前煤层露头已出现裂隙,应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一旦裂隙与底板贯通,易出现沿煤层底板滑动,造成边坡失稳。

3.2边坡稳定计算

极限平衡法是当前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最为常见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为计算模型简单、参数计算量化准确、计算结果直接实用。极限平衡法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出现过一系列简化计算方法,诸如瑞典法、毕肖普法和陆军工程师团法等。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其适用条件及计算需求有所区别。在分析了不同方法及本次计算需求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为摩根斯坦-普瑞斯(Morgenstern-Price)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在计算时考虑的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最为全面,因此极大减小了计算方法误差。

安全储备系数的选取参照为“露天煤矿工程设计规范”(GB50197-2005),依据研究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试验实测参数,综合了风氧化煤边坡留存时间、边坡稳定性对露天矿生产的重要程度、边坡失稳后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后,本文确定的最终边坡安全储备系数为1.2,开采过程中临时边坡稳定系数为1.1。

通过计算,在露头风氧化煤不采条件下,设计边坡安全系数为0.959,不能满足安全储备系数1.2的要求。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方案中保留了风氧化煤,在长期的风化、氧化作用下,风氧化煤物理力学指标较低,且煤岩破碎,在破底板以后风氧化煤台阶坡脚失去约束,在自身重力及底板弱层作用下,易沿底板产生滑动。

4 安全开采时序控制方案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设计风氧化煤边坡稳定系数小于1.0,远低于安全储备系数,滑动风险较大。从安全角度出发,应尽快将风氧化煤清理,否则风氧化煤以下区域原煤开采始终面临安全隐患。但露天矿面临排土空间不足、清理工作短期无法实施的实际困难。因此需寻求一种短期内不考虑风氧化煤清理,但既能保证安全、又不影响正常开采的可行方案。

4.1滑坡影响范围

若风氧化煤短期内不能尽快清理,一定要做好滑坡预防。在考虑这一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滑坡影响范围,尽量避免在影响范围内开采作业,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通过经验公式法、森胁宽法及滑距公式法所计算的滑坡距离分别为80,71,136m。为保证安全,本文按三者最大值计算,所确定滑距为136m。因此,可以该值作为滑坡影响边界。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详见表2。

表2 滑距计算表

4.2边坡极限平衡条件

现状条件下,由于风氧化煤以下存在压脚原煤台阶,稳定系数较高,伴随坡脚区域原煤的持续开采,风氧化煤边坡稳定系数逐渐降低,若以1.1作为临时边坡安全储备系数,可视为当Fs<1.1时,边坡存在失稳风险。通过调试计算,当滑坡影响范围内开采至底板7m高度时,边坡稳定系数为1.103,处于安全临界状态。

4.3时序控制开采

当滑坡影响范围及滑坡条件确定后,可通过控制开采时序,将风氧化煤以下的原煤回采。当滑坡影响范围开采至安全临界值(FS=1.1)时,停止开采,人员及设备转入滑坡影响范围(安全区)以外继续开采。如图2所示,这种开采方式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以正常开采方式开采滑坡影响范围以外原煤(136m安全距离以外);

(2)滑坡影响范围以内正常开采至底板以上7m高度后停采;

(3)在滑坡影响边界设置安全挡墙,滑坡影响范围内停采后,人员、设备转移至滑坡影响范围以外继续开采;

(4)待排弃条件成熟时,清理风氧化煤,回收滑坡影响范围内剩余的7m厚原煤。

上述开采工艺的实质为通过煤柱压脚,为风氧化煤的清理延缓时间,而通过开采时序控制,在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将滑坡影响区域原煤成功采出。

图2 时序控制开采示意

5 结 语

(1)研究矿区设计残留风氧化煤边坡沿风氧化煤底板易形成塑性贯通带,并在底板以下形成应力集中区,容易造成沿地面切入、沿底板滑动变形、从煤台阶薄弱处剪出的剪切破坏模式。在这种破坏模式下,设计边坡稳定系数仅为0.959,处于不稳定状态。

(2)在风氧化煤短期内无法清理的背景下,通过时序控制开采,在不影响生产前提下,可为风氧化煤的清理争取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3)在进行同类型煤矿的开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露头煤的留存问题,尤其在有外排土场形成复合边坡时,煤岩台阶失稳将直接影响复合边坡的稳定性。若在开采设计时没能考虑上述问题,将可能导致排土场安全距离过小,为边坡治理工作带来困难。

参考文献:

[1]祖国林,李绍臣,王启瑞,等.软岩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及对城市设施的影响[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4).

[2]祖国林,王建国,陈 敏,等.承载黄土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9(11).

[3]纪玉石,孙豁然,刘晶辉.露天矿闭坑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J].煤炭学报,2006(3):305-309.

[4]纪玉石,孙豁然,刘晶辉.深大型露天煤矿闭坑前后滑坡及地表变形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1):2848-2853.

[5]韩 猛,纪玉石.控制开采技术在软岩边坡露天煤矿的实践[J].露天采矿技术,2015(7).

[6]王振伟.基于极限平衡与突变理论的边坡综合评价方法[J].煤矿安全,2009(8).

[7]纪玉石,申 力,刘晶辉.采矿引起的倾倒滑移变形机理及其变形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9).

[8]杨天鸿,芮勇勤,李连崇,等.顺层蠕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动态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3(02):155-161.

[9]黄润秋,许 强.工程地质广义系统科学分析原理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61-62.

收稿日期:(2016-05-04)

作者简介:祖国林(1963-),男,安徽枞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露天煤矿安全开采、矿山灾害治理、边坡稳定等方面研究及管理工作,Email:zugl@fsccri.com。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41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U1361211).

猜你喜欢

边坡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用于边坡绿化的水土保持藤本植物资源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道路路基边坡防护及加固措施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工程高边坡预裂爆破控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