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淇水关

2016-08-27闫玉生

□闫玉生

解读淇水关

□闫玉生

淇水关

淇水关是淇县最早的古村落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的古关之一。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了夏朝形成聚落,早期叫猿店、山河镇,殷商后期改为淇水关,明中期称为高村铺、高村店、高村驿,明万历年间更名高村桥,1958年改为高村,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的淇河西岸,东临淇水,西望太行,南北通衢。殷商末年,帝乙迁都沬邑(今淇县),并改沬邑为朝歌。其子帝辛(纣王)仍以朝歌为都。淇水关为朝歌城北重要关隘和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朝各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地不仅是淇水渡口,而且地势险要,又是南北交通的咽喉,故取名“淇水关”。殷帝辛在此筑起了第一道城墙,并派大将黄飞虎在此镇守。相传北大庙是黄飞虎的兵营。

淇水关东临淇河,其他三面皆是自然形成的深沟。据明清《淇县志》记载,高村为淇县建制镇。寨垣整齐,修有四门,十分坚固,南北官道由南门到东门穿街而过,绵延约1.5公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昔日的淇水关,风景优美,河水碧透,岸柳倒垂,修竹猗猗。南门上方勒石镌着“淇水关”三个刚劲挺拔的盈尺大字,西北门上勒石“山河镇”,东西两门分别勒石“淇澳绿竹”和“行山映翠”,四门高大威严,为古代淇水关胜景之一。时至今日,古朝歌第一道城墙和淇水关寨墙遗址清晰可见,仿佛向人们叙说着当年的烽火硝烟、金戈铁马。

历史上的高村,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300米,就像是一艘稳稳当当泊在淇水里的宝船。村北头是船头,南头是船尾,西南角向南伸出100多米,似船的舵,村北头像船的锚,村的中间部分,房屋台阶很高,楼房居多,远远望去似船舱和桅杆。村子东傍淇河,就像船在水上行走,故而有“水涨船高”一说。历史上洪水再大,高村也未曾被淹过,村子总比别处高,由此得名高村。至今,群众还流传着“高村高,大水淹不了”的歌谣。

淇水关石桥

关于高村的得名,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淇河发生洪灾,洪水到来之前,有个道人来到淇水关,他预言这场洪水将会淹死两万人。十里八乡的村民听说之后惊恐万状,纷纷扶老携幼来到淇水关的高台上避难。后来大水退去,官府派员来核查,见这一带村民依旧安居乐业,鸡犬之声相闻,大为诧异,即问死伤百姓的数目。当得知只淹死两个人时,该官员更加不解,又问淹死两人的姓氏,答曰姓万。两个姓万的可不就是两“万”人。这场洪水退去后不久,淇水关出现了蜃景奇观,蜃景中有座大桥横跨于淇河之上,桥上有人有店有车马,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惊叹:“淇水关神了!”由于淇水关这处高台救了百姓的命,再加上出现了大桥蜃景,于是人们将淇水关改名为高村桥,后来又演变成今天的地名──高村。

桥是淇水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过去,全村有大小石桥几十座,全部用青石铺就,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各具造型,争奇斗艳。其中“走桥不见桥”最为经典,名气最大。此桥是一座带虎头的石桥,相传始建于殷商末期,为黄飞虎所造。原来这是一座普通的小桥,人过小心谨慎,马过惊慌肇事,于是黄飞虎对此桥进行巧妙改造,通道下挖,东西延伸,建成“品”字形石拱桥,桥面上覆盖了很厚一层黄土,与大街高低一致。靠河一端修有桥头堡,派人站岗,人在上面可以观潮。若在大街上行走,根本看不到桥,故称“走桥不见桥”。

由于这里地形奇特,还有其他名目的石桥,像南门外的 “见桥不走桥”“一步三孔桥”,等。所谓“见桥不走桥”,是说有很多桥,不走它照样可以到对岸去。由于古高村河流纵横,建桥很多,有一些河流早已干枯,顺河底完全可以过去;由于道路的改变,有些桥上已经不再走人,于是就有了“见桥不走桥”的说法。至于“一步三孔桥”,说的是在高村有些桥一步就可以跨过去。这样的桥虽然小,却也雕梁画栋,很是精致,在做工上同样渗透了工匠们很多心血。

淇水关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为里、社、乡、镇的机关所在地,加之南北通衢,又是著名的码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当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特别是明清时期,淇水关作为军事要地的色彩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如日中天的商业贸易,那时的淇水关繁华热闹,过往客商云集,大街两旁店铺林立,有馍铺、药铺、肉铺、杂货铺、钱庄、车马店、饭店等,叫卖声声,不绝于耳。进京赶考的学子路过淇水关,深深地被此地此景所感染,随手在住处的墙壁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字谜诗,如“一字九横六直,天下文人不知,子路去问孔子,孔子思想三日(打一字)”“刘备手大坐西川,关公刀大保江山,张飞口大会结义,赵云力大继桃园(打一字)”。这些字谜至今无人猜全,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猜想空间。

虽然淇水关已成往事,但它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如今,高村人民正响应“文化强省”的号召,充分研究、开发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毗邻鹤壁市开发区的区域优势,用勤劳的双手装点家园,不久的将来,古关必将焕发出青春并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淇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 赵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