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很真实 很催泪 看完之后你会更加理解医生,尊重生命

2016-08-25关敏薏

南都娱乐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急救车遗体急诊科

关敏薏

近段时间,纪录片《人间世》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豆瓣评分高达9.7,被誉为“今年最良心的纪录片”。它以上海市多家医院为拍摄原点,通过全景纪实拍摄的方式,聚焦医患双方面对病痛、生死考验的选择与结果。不同于以往以“无论手术多么艰难最终都会获得完满”为主题的医疗宣传片,《人间世》既有着大型复杂手术的成功案例,也敢于抓取一般观众难以看到的赤裸真实:没有抢救成功的手术、术后没有熬过难关的病人、在遗体捐赠前悲痛犹豫的家庭、失独妇女在试管怀孕过程失败……直面医学的不完美,直面医生的工作过程、直面医患之间的矛盾关系……在潸然泪下的同时,我们也想由衷地说一句:生命有痛,有你真好。

直面不完美

第一集就给大家看失败案例

第一集《救命》讲的是发生在急诊科的故事,每一位被送往这里的患者都面临着命悬一线的危险,有的活下来了,有的则不。《救命》没有选择对失败避而不谈,而是真实地记录着这一切:急性心衰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海鲜过敏导致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没能逃过一劫,因感染而逝去……与此同时,医生为挽回生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48小时没有合过眼,一趟一趟地看着血液净化的进行;即使抢救无效,依然坚持着轮流做心脏按压;一起轮换着用手、胸口、腋下暖和血液;跟血库讨价还价,只为多要400毫升的血液给患者;连夜开着私家车奔袭500公里去拿心脏;主刀医生还在住院,却跑出来给病人开刀……同时,拍摄团队也没有回避医疗线上的现实矛盾,急救车应该是快的,但因为交通堵塞、调配困难、患者拖延等等难以统计的问题,它很有可能延后到达,“就近送医院”原则被大家熟知,但患者往往要求送往更远条件更好的医院,直接使得后来的患者错失等待时机。这些实际发生的内容都被记录在镜头中,之所以我们觉得这部纪录片没有以往“伟光正”的套路,在于它并不害怕展现矛盾,并从矛盾与无奈中理出问题所在,即使医学知识的壁垒让大家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但仍能让观众对医学、医生有更多信任。

医生的真实人生

忙碌的工作,紧张的医患关系

《人世间》一共有十集,每集分别是不同的主题,例如第一集讲述急诊室、第二集讲述救护车、第三集讲述遗体捐赠……其中既有病人的真实故事,也有医生的真实人生。在第二集《理解》中,急救车医生吴慧琼日夜奔波,他的女儿刚满周岁,新家正在装修,但工作让他脱不开身,妻子面对镜头只是笑笑:“他陪不陪我吧,没关系,就是挺担心他身体的。”心脏外科医生赵强的微信签名里写着“天天都要开心”,这里的开心指的不是高兴,而是要打开心脏做手术。作为第一集的主角之一,瑞金医院急诊科医生车在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敢看这部纪录片,“怕父母担心”“怕实习医生、医学生看到,动摇他们的职业选择”,身处急诊科这个医患关系颇紧张的前端,他曾被患者家属掐住脖子,甚至被围堵,也曾不多见地收到去世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医生们坚守着这份职业,尽管是在手术中度过节日,只来得及吞一口月饼,吃饭匆匆,有时眼看着病情没有希望,然而“总想为患者做些什么”。

重生和告别

催人泪下的器官捐献和临终关怀

讲述遗体捐赠、临终关怀的第三集《团圆》、第四集《告别》几乎是全片泪点最多的两集。在《团圆》中,决定把儿子遗体捐赠出去的母亲蹲坐在地上哽咽着面对镜头:“我们家很痛苦,但希望别人家幸福。”父亲难以写下“放弃治疗”四个字,笔尖停顿颤抖,悲痛挣扎。遗体被摘除有用器官后肚子空瘪,医护人员围绕在手术床四周,默哀鞠躬。自儿子患病后,母亲一直不敢哭泣,送终时才抱着丈夫放声大哭,而父亲强忍眼泪向儿子遗体告别:“儿子,你不要怪爸爸妈妈。”接受器官捐赠的病人们从面色蜡黄到获得新生,家属借电视台的拍摄向不知姓名的捐赠者家属深深鞠躬道谢。《告别》则是直面死亡的缓缓来临,临终关怀病房住着的全都是患上绝症无法治疗的病人,他们在这里度过自己最后的时间。患者梁金兰在生命最后时光里,最大的心愿是给患有脑梗的老伴找到一间好的养老院,强作乐观的女儿话说到一半,低头凝噎……小时候与父亲不够亲密的陶文杰,在与父亲相处的最后时光中父子关系越加亲近,父亲去世后,他默默地说着“再也没人给我熬骨头汤喝了”,送父亲遗体到殡仪馆火化炉前,他捧着遗像猛然跪下磕头。

揭秘《人间世》细节

1·《人间世》共有8个摄制组,一共拍摄了两年,把摄像机搬进了上海大小医院,进行蹲守式采访。

2·为了能在手术室拍摄,拍摄器材都穿上了量身定制的防菌服。

3·摄制组成员都经过了规范的医疗培训。

4·为了拍主题为急救车的《理解》,有工作人员跟了一辆急救车差不多一年。

5·第一次观看手术现场,由于摄影师没站好位,被患者的血直接溅上了脸。

6·纪录片有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参与,其实也是官方指定纪录片,但没有歌颂的官腔。

猜你喜欢

急救车遗体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提倡捐献遗体器官 免丧葬费甚好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急救车畅行不再难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
给急救车“让道”,为生命“保驾护航”
一次性PVC腕带在急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