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预约精彩

2016-08-23林志忠

考试周刊 2016年60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师

林志忠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效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生生互动最经常的形式之一,更是提升课堂效益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推行以后,有关“有效提问”的问题在新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尚未掌握必要的有效提问策略,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

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曾对课堂提问深入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高密度提问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问题系,这种方式有利于扫清学习障碍,但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课堂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推理性问题次之,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的问题;学生齐答比例高,回答问题的方式单一;提问后没有停顿,没有给学生思考时间。

(一)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引导性的原则没有体现。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调动。

(二)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一个问题下去,课堂呈现出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任何反映,最好老师只能自己回答,或者把刚问的问题不了了之或含含糊糊地过去了。

(三)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必须以教材为依据提问。数学教材省略了发现数学知识的曲折经历,仅仅以精简完善的符号化语言形式呈现出来,脱离了原有的事物形态,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这给学生再创造、重发现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学生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学好数学的,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学生重现知识的发现之旅,运用启发式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数学推理的方法。

(二)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发问。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比如,华应龙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以“一中同长”为理论支撑,设置了“小明站在草地上,有一个宝石在离他3米远的地方,你猜猜宝石在什么位置?”这样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学生在“快乐而精彩”地寻找宝石的过程中认识了圆并内化了圆的概念。

(三)在知识的启发点上设问。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新知。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鸡兔同笼》一课中,在学生使用跳跃列表法需要提升时,教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表格,能不能一次性就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开始逆向思考,先算出腿相差的数量,再推导出鸡和兔的只数。这个思考就是假设法的思维支撑,直指这类问题的算理,突破难点。

(四)在理解出现障碍处巧问。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概念不明或者思维出现阻碍时,教师要及时以问题加以引导疏通。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盲点一般不被人注意,教师应设计恰当的问题,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盲点。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如何用字母表示“青蛙儿歌”时,学生说出了:“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这明显是学生在初学本课时不明白字母表示数时“数量关系”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时若老师问:这样表示可以吗?有没有更合理的表示方法?生:我觉得这样不好。师:为什么?在问题推动下学生开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迅速构建数量关系的核心概念。

(五)在学习出现满足处反问。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我在教学《货比三家》一课中,在比较0.89和0.9的大小后,问:“在0.89的后面再添上“9”会不会超过0.9?”让学生交流后,引入线段图演示,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极限思想,而且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六)在回答出现错误时导问。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或答错,教师不能粗暴地让学生罚站、坐下、换人,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如果学生回答了,教师不应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而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分析,把学生低层次的回答提升类化。许多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有效地、风趣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体现教师精深的教育机智,这是每位教师一生的追求,然而,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来的,需要教师穷尽一生的精力努力和积累。有效处理提问结果显然是课堂提问的点睛之笔。

总之,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 2014 年度课题“小学数学提炼有效问题构建简约课堂的实践研究FJJK14-358”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