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嘈嘈切切 珠落玉盘

2016-08-23马晓娟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6期

马晓娟

【摘要】文言文阅读教学,既要扎实有效地品词读句、涵泳咀嚼,更要重视对文本的意趣玩索,凸显出教者对文本的理性思考和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挖掘。本文试从“哲学视角”“美学视角”“人文视角”入手,尝试文言阅读课的多视角解读方式,希望以这样的视角切入,能够给文言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多重视角 哲学视角 美学视角 人文视角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4-02

文无定法,教无定法,好的阅读课姿态万千,或者令听者如沐春风,或者令听者惊诧至极,它凝聚着教者卓而不凡的对教材的洞察力和课堂驾驭个性,如何个性地诠释教材,娴熟地组织课堂?如何让课堂既情趣盎然又引人深思,让课堂呈现出教者的思想、情趣、气质、学养,目光,传达出自然流淌的清音,通过阅读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笔者认为,一节好课,既要扎实有效地品词读句、涵泳咀嚼,更要重视对文本的意趣玩索,凸显出教者对文本的理性思考和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挖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那么如何将教师对文本的意趣玩索、理性思考有效地融入到课堂上的语言涵泳中呢?本文作者试从“美学视角”“人文视角”“人文视角”入手,希望能完善文言阅读课的多角度解读方式,希望以这样的视角切入,能够给文言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面对教材中的鸿篇巨制,尤其是文言经典作品,我们大多喜欢以技巧性的反复操练求取认知规律而不言其他,笔者认为阅读视角应成为一种导向,不同的阅读视角对应相同的文本,其阅读效果必然不同;而不同的阅读材料,更需要我们探究以何种视角作为阅读的起点和终结,以避免课堂上问题涵盖面过大,过杂,缺乏有效问答,导致学生在接受不同文本时学习策略单一,思维模式单一,直接影响学生涵泳与思考的质量。下文中笔者试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为例谈美学视角下的文言文阅读,以《赤壁赋》(苏轼)为例谈哲学视下的文言文阅读,以《项脊轩志》(归有光)为例谈人文视角下的文言文阅读。

(一)美学视角下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欣赏,审美经验等等规律都既属美学研究范畴又属文学研究范畴,正因如此,语文课长久以来成就了美育和德育的高度统一,语文课在各学科中无与伦比的美育功能也成为了许多同仁的共识,根植于美感熏陶和美点寻踪的阅读,摆脱了粗糙肤浅的灌输,摆脱了机械呆板的肢解,而是用虔诚对话高尚,用顿悟对话经典。李白的散文小品《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字字充满着诗人对至美人生的爱和至真人生的恋,这种心绪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言“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眼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生活如馥郁的酒香让人身心沉醉,并非生活中没有苦,只是这苦已然因为生活和生命本身的美感染了诗人,让他旷达。因此他用流畅自然的笔写下了名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至少让我们能读到:

诗人联想和比喻出的美: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是匆匆过客,人生恰如梦幻……

诗人描摹的眼前的美:月夜桃园,银辉轻泻,阳春烟景,柔风生暖,桃李芬芳,琼筵坐花,羽觞醉月,醉柳轻烟……

诗人眼中生活的美:饮酒赋诗,畅叙天伦,谈笑风生,摆酒设宴……把宠辱浮沉都轻轻抛之脑后,吐纳借酒放歌的豪情 ,让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

诗人心中最美的情感:饱满的生活热情,昂扬的进取精神,难舍的兄弟天伦……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选修教材中的一篇小品文,当我们着眼于疏通文意、了解典故、把握情感、熟读成诵时,倘若将诗人潇洒飘逸,高傲蔑俗的美情咀嚼到位,本文才不致被肢解为优雅的语言碎片,如果找到了文章美学逻辑的核心,我们看到的也就不仅仅有语言的美,更有精神层面的美。

(二)哲学视角下的《赤壁赋》

哲理是人们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发现和体悟,当这种体悟能带给人们精神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时,哲理也会带给人们艺术般的享受。《赤壁赋》中,饱经沧桑的作家将文学与哲理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避世,释家的超世,三者原有矛盾,但是作家却将深刻的哲理经由优美的文学意境加以阐释,给了我们无穷的启示:他以儒家的兼济对待现实,以道家的超脱宽慰灵魂,以释家的智慧调整心态,组织本课教学时,在我们将情感线索依文本暗示定位为“从乐到悲再到乐”后,再仔细琢磨推究,方可感知本文情感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绝非单一情感的简单呈现,深沉的情感融于诗情画意般的景物描写中,满腔的悲情寄寓在旷达的文风下,深刻的哲理水到渠成。作者用虚拟了的“与客泛舟” 、“主客问答”等场景,想象出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引起了我们很多思考: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超然物外的姿态,对生活中的一切庞然大物的蔑视。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宇宙之大,知音难觅,天各一方。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逆境中的生机和情趣,没有忧心忡忡,也没有畏首畏尾。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颠沛中的乐观。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驻足自然,流连忘返,生命尽管短暂,但令人陶醉。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如故,都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真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

——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几多艰辛。

可见,文章明明是抒写郁积在胸中的块垒,却智慧地传达着充满哲思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可以称得上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

哲学视角的解读呈现的是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跳出了逼仄,跳出了狭隘,将文本置于一个更开阔的时空中去品评,让文本与我们的心灵相对应,相契合,从而获得智者赐予我们的生存智慧。

(三)人文视角下的《项脊轩志》

文学是人学,它关注人生,关注人性,关注人类最普遍的生存状态,从这个角度谈起,文言文阅读怎可滞留于解释词句,翻译文本,熟记背诵等浅表任务而弃其精深内质于不顾?人性之美是美于一切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愁肠,进而再转过身来对话属于自己的生命,必将获得系于灵魂之舟的生命的尊严。

因为是在当时“真性情,真精神”的文化时尚影响下创作出来的抒写个人情致的典范作品,故而《项脊轩志》是至真之文,因此走进项脊轩,便走进了一个士大夫的生命悲情中,全文笼罩着浓重的悲情愁绪,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举业意识,读到了他对功名和个人际遇的慨叹。轩外,兰桂竹木,三五明月,手植枇杷树;轩内墨迹留香,书册含影……但是仔细阅读文章,我们会真切地感受到回忆越美,痛苦越深:

“儿寒手?欲食手?”

——思母念母之外,生活和精神都处于孤苦境地的一个大男孩内心的脆弱。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满腔忧思,满腹伤感,欲哭无泪,哀婉凄恻。

“室坏” ,“妻死” ,“不常居”

——已经没有了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居于此的多可喜成为了一种希冀,一种奢望。

“小鸟时来啄食” ,“庭阶寂寂” ,“室始洞然”……

——折桂蟾宫的心早己沉寂,只剩下一个意气书生的吟哦和短叹。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栏影斑驳”

——月光只能流泻在无人的苍陌,流泻在淡泊之中,只能将清辉落在桂花树上。

不言悲,悲得沉重;不言情,情深无限。文章用喜写悲,用悲写爱,用爱与憾,用憾写痛,所以项脊轩的光影中才隐约着一份不堪触摸的酸楚。母亲的身影,祖母的期盼,佳人在侧的夜读,都已融铸在对项脊轩的描摩中,残缺的心,遗落的爱都已无法补缀,试想如果本文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细节的简单疏理上,仅仅停留在“品读书之喜,悟家庭生活之悲”的情感评价中,只能说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多可喜,亦多可悲” 。

总之,美学视角,哲学视角,人文视角,在实际教学中其实有交错关系,他们应互为补充地作用于阅读过程,促进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使学生的审美鉴赏活动不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感受层面,而是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黎奇主.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柳袁照.构造“语文审美课堂” [J].人民教育,2012(21).

[4]王洪玲,李莹翡.言语形式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6,6(2).

[5]谢支明.文诵·文辞·文体·文思·文化[J].实践新课程,2010(12).

[6]徐曼宇.文字、文章、文化[J].现代语文,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