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余油田Ⅴ区块复合型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数的研究

2016-08-22卫小龙王新袁耀锋陈雷

地球 2016年3期
关键词:富集区长庆油田采油厂

■ 卫小龙 王新 袁耀锋 陈雷

(1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宁夏吴忠 751100;3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00;4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扶余油田Ⅴ区块复合型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数的研究

■卫小龙1王新2袁耀锋3陈雷4

(1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宁夏吴忠 751100;3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00;4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新立Ⅴ区块1983年投入开发,已进入开发高含水期,油层水驱及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通过沉积时间单元平面微相的研究和平面非均质性的研究,在研究区识别出:微相差异型剩余油、小隔层遮挡剩余油、夹层型剩余油、韵律型剩余油等4种剩余油类型,从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种因素对剩余油的富集形式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本文主要分析韵律和夹层以及夹层与微相共同作用的复合型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剩余油类型富集形式共同作用复合型剩余油

吉林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多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剩余油高度分散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剩余油是指经过一段时间或一定程度的开采后,滞留在油藏储层中的油气[1-2],根据其存在方式分为不可动的残余油和可动剩余油两大部分。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较多,地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取得了许多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3-5];但是前人多侧重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某个角度进行分析,而对于从多因素耦合角度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较少。笔者以吉林扶余油田Ⅴ区为例,建立多因素耦合控制的剩余油分布。

1 夹层与韵律复合型

该复合类型主要控制剩余油在垂向上的分布情况,根据夹层与韵律的组合情况,我们将其分为如下集中剩余油的分布模式

1.1正韵律含夹层富集模式1.1.1下部富集模式

若夹层位于正韵律层的下部且对下部的油层起到了完全的遮挡作用,则注入水就会正韵律层的上部驱替油气,从而在下部形成剩余油分布的富集区。

1.1.2中上部富集模式

若夹层位于正韵律层的中上部,则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注入水就会延正韵律层的下部驱替油气,从而在上部形成剩余油的富集区。

1.1.3当夹层个数有两个以上时,此时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夹层的因素,富集于夹层之间渗流能力较差的砂体之中。

1.2反韵律有夹层富集模式

1.2.1中上部富集模式

若夹层位于反韵律层的中上部且对上部的油层起到遮挡作用,则注入水就会正韵律层的下部驱替油气,从而在中上部形成剩余油分布的富集区。

1.2.2下部富集模式

若夹层位于反韵律层的下部且对下部的油层起到了完全的遮挡作用,则注入水就会正韵律层的中上部部驱替油气,从而在下部形成剩余油分布的富集区。

1.2.3当夹层个数有两个以上时,此时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夹层的因素,富集于夹层之间渗流能力差的砂体之中。

1.3均质韵律有夹层富集模式

1.3.1上部富集模式

若夹层位于均质韵律层的上部且对上部的油层起到遮挡作用,则注入水就会延均质韵律层的下部驱替油气,从而在上部形成剩余油分布的富集区。

1.3.2中下部富集模式

若夹层位于均质韵律层的下部且对下部的油层起到完全的遮挡作用,则注入水就会均质韵律层的上部驱替油气,从而在中下部形成剩余油分布的富集区。

1.3.3当夹层个数大于两个时,此时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夹层的因素,富集于夹层之间渗流能力较差的砂体之中 。

2 夹层与微相复合型

夹层与微相的复合型主要控制的是剩余油在平面上的分布,总的来说,就是剩余油一般富集在夹层频率高,非有利相带的部位(图1)。

[1]刘建民,徐守余.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J].石油学报,2003,24(1):58-62.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3-115-1

猜你喜欢

富集区长庆油田采油厂
低阶煤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长庆油田节能技术研究
长庆油田设备再制造又创三个国内第一
矿床富集区的控矿规律与找矿勘查实践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长庆油田的环保之争
我国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油田
吴起采油厂提前8天完成248.2万吨原油生产任务
针对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