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与发展

2016-08-22丁正良

电视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广播系统建设

丁正良

(含山广播电视台,安徽 含山 238100)



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与发展

丁正良

(含山广播电视台,安徽含山238100)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多终端全媒体传播方式是广电向新媒体领域延伸的大势所趋。通过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重点介绍了项目的方案以及实现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网络台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技术特点,同时对网络台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探讨。

网络台建设;实现方法;安全措施;技术特点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和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多终端全媒体传播方式是广播电视向新兴媒体传播领域延伸的趋势,也是占领互联网新阵地的必由之路。因此,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迫在眉睫,其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下面笔者根据含山网络台建设的具体情况,谈谈此方面的实际经验[1]。

1 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方案

建成后的含山网络电视台面向宽带用户,以互联网为载体,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和众多类型的移动客户端形式,充分整合含山台广播电视资源,能够进行网络视、音频等多种媒体的制作、管理和发布,并且能提供以流媒体为主的视频点播和直播服务[2-5]。

1.1硬件平台设计及结构组成

硬件平台建设是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网络台正常运行的技术支撑平台。含山网络台硬件平台设计本着稳定、高效原则,结合实现功能及安全防范措施,灵活部署设备结构。主要由5分组成:即中心机房部分、运维区域部分、现场直播部分、终端应用部分和网络接入部署部分。硬件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含山网络台硬件平台结构图

1)中心机房部分

中心机房是含山网络台的核心部分,此部分承担着广播电视信号的采集、编码以及对外运营等业务。主要包括数据的管理、存储、Web、数据库、APP、统一流服务等。

2)运维区域部分

运维区域部分主要是规划设计有多个内容编辑工作站点,其工作内容包括系统监控、内容生产、内容审核、内容发布以及其他日常的运维管理等。

3)现场直播部分

现场直播部分也是网络电视台的一个重要部分,此部分主要针对平时的各类现场直播活动。如采用便携式移动采集工作站进行各类活动的现场直播与录制。本地化采集后将视频流通过外网、内网、3G、WiFi等,实时地将信号传送到中心机房服务器,然后对外播出。

4)终端应用部分

终端应用部分主要是提供应用终端的播出服务。通过内部网络以及出口网络对接运营商的出口,在基于互联网、3G、WiFi等IP网络环境下为用户的各个终端提供在线的应用服务。

5)网络接入部分

网络接入部分是网络电视台安全、高效运营的前提条件,做好网络接入工作,意义重大。含山网络接入是通过运营商的带宽接口对接网络应用防火墙,对外网入侵、病毒进行有效防御和过滤后,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后进入网络台的内部交换机。

1.2软件平台建设

网络台功能实现主要依靠软件平台建设。含山网络台要求能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在线直播、历史节目点播功能,同时要求平台具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和稳定的运行环境。

1)点播平台

点播平台建设是网络电视台一项基本功能服务。点播系统软件要求能支持MPG,MPEG,AVI,MP4,RMVB,MOV,WMV,FLV,ASF等多种格式,并统一转码为H.264格式MP4视频播放。含山网络电视台点播系统能对被点播视频进行统一切片(按逻辑分割)处理,减少用户加载等待及视频缓冲时间,视频能自由添加水印,同时支持多平台、多终端播放,动态码率自适应调整等,确保在不同宽带环境下播放流畅。

2)直播平台

直播平台要求具有点播平台的各项技术和性能要求。除此之外,含山网络直播平台还具有节目的延时播出或实时直播功能,也可以通过后台设置,对直播内容进行切换。视、音频直播采用了先进的、高性能的编解码技术和平滑流技术,有效保证了节目实时、流畅播出。

3)移动客户端

含山移动客户端平台能满足苹果、安卓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实时地看到广电节目。各类型的移动客户端要求与网站内容互联互通,通过转码系统,实现视频动态转码播发。手机微博、微信和微视功能以及新闻事件能通过图文、视频方式即时发送到网络台发布,同时也能分发到微信和微博上。平台还具有一键分享功能,实现新浪、腾讯微博、百度空间和人人网等同步传播。此外含山网络台还定制了适合手机、iPad等移动微型页面及二维码等。

2 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实现方法

网络台实现方法直接决定着系统业务性能和指标。含山网络台采用多终端内容管理系统,三层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整个系统具有数据处理和界面分离、分布式环境、分载负荷等强大的应用优势。主要业务实现如图2所示。

图2 含山网络台主要业务流程实现图

1)内容应用发布系统实现

含山网络台内容应用发布系统支持对PC终端页面、手机和平板终端等页面的信息发布管理,能够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Flash等信息于一体,适合多种人员使用的多媒体内容管理与网站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内容包括信息采集与加工、信息自动发布、页面模板制作和内容审核等,系统支持一次性全方位信息发布。

2)音视频网络点播与直播实现

音视频网络点播与直播功能是网络电视台要实现的最主要功能。它将利用新媒体的网络优势,弥补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不足。含山网络电视台音视频点播与直播系统基于当前主流的流媒体协议,结合含山台的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充分整合了广播和电视资源,实现内容有效存储管理,从而高效地完成网络台音视频内容采编、制作及更新维护的需要。

3)互动业务管理系统实现

互动业务是网络台的一项基本业务功能,也是新媒体业务重要功能应用。含山网络台支持网络用户通过PC、iPad、智能手机等多种终端,实现文字、图片、视音频内容的采集、上传、存储、展示和分享等应用,从而实现用户跨屏互动及数据的互联互通。含山网络台采用统一存储所有应用系统的用户信息,即统一存储、分布授权方式,有效解决了统一用户的管理。此外,系统还支持网友对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评论、留言、评分以及问卷调查等相关互动应用需求,并且支持多终端用户同时在线互动。

4)统一多屏流媒体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实现

含山网络电视台集多种视频传输协议、视频流封装、协议翻转、切片技术等功能于一体,为用户提供同一信号源输入,终端自适应播出服务。如可将H.264格式的TS,UDP,RTMP,HTTP或将流媒体文件统一转换成适合多屏终端播放需要的不同协议、不同码流、不同封装格式的视频流。系统不但具有可视化Web监控管理界面,同时还具备高效的缓存技术,支持多屏时移、播放预览、快速响应等应用。

3 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安全措施

系统平台应用做得再完善,若安全得不到保证,并且存在重大的安全缺陷,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安全是网络台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含山网络电视台在制定方案初期,就把安全问题列入平台建设的优先考虑环节。

1)网络环境安全

网络环境安全是指网络台需要一个设计规范的机房环境。含山网络电视台环境主要从机房的防火、防水、防雷电、防静电、防辐射以及防震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且做到恒温、防潮、防灰尘,尽可能地按照标准化机房进行设计,确保网络电视台设备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2)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系统包括通信的线路、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等,而网络电视台数据的传输必须依靠网络系统来进行。因此,网络电视台建设必须要保证业务数据流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篡改和恶意拦截。含山网络电视台在网络系统安全方面主要是采用硬件防火墙进行防御,确保了在控制业务流向的同时,对所有的访问进行审查追踪,并能有效识别数据流中存在的恶意行为。

3)操作系统安全

网络电视台是提供对外访问的公共信息平台,其运行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和Liunx等。然而操作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问题,如系统漏洞、应用程序缺陷、缓冲区溢出等。含山网络电视台在做好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的同时,还对操作系统进行了多重备份,一旦操作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地进行恢复。

4)应用系统安全

应用系统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并且应用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也是动态的。含山网络电视台主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实时检测安全漏洞,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

4 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特点

含山网络电视台根据实际工作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制定方案,项目自身特色明显。网络电视台运行以来,软硬件系统整体性能稳定,符合工程建设要求,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技术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体现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含山网络电视台系统设计过程中遵循了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标准,各功能模块清晰。尤其是方案中存储和应用网络的结构划分,统一存储空间规划,从而减少了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便于故障排查、恢复和日常的运行维护。

2)可靠性

可靠性是网络电视台的一项重要技术性能,它反映了项目设计的成熟和优化。含山网络电视台在设计和开发上,有效地选择了适合的开发方法,最大限度地重用现有的成熟技术,不断地加强性能、功能测试,采用了容错方式设计,增强软件的可靠性。

3)易用性

含山网络平台具有完善的采集、制作、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内容发布等环节。各环节流程配置合理,功能操作直观,界面简洁。系统能够简单实现与工作实际高度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4)可管理性

网络平台用户管理可分为系统级用户管理和普通业务用户管理两个级别。含山网络电视台系统可以实现多级管理,采用分级授权方式逐级管理,支持层次化的组织机构管理,提供了基于角色和编辑组的用户管理模式,并且支持单个用户多角色的模式,同时系统还保留了所有级别的用户管理操作的记录。

5)可扩展性

在网络台建设初期,含山台就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如网络平台具有可扩展的权限管理,可扩展的资源存储管理,可扩展的文档定制以及可定义的分类管理等特性,并预留了二次开发接口,同时也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方便建立新的资源库,使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能力。

5 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与展望

网络广播电视台是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新兴媒体平台,在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间里,网络视音频将成为媒体的主流。因此随着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台所承担的任务必将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新技术建设更好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舆论阵地,是摆在广电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6]。

1)多级网络站点群建设

采取分布部署,集中管理的方式,建立基于多节点内容资源共享,实现总平台与分支机构的多级站点群平台,是未来网络台建设的主要方向。此种方式能够通过公共后台管理多个站点,实现资源统一管存,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多级站点群平台投资费用少,操作简单,有效避免了独立建站带来资源浪费、信息共享困难等情况。

2)互联网电视业务建设

互联网电视业务建设也是未来网络广播电视发展的主要方向。互联网电视终端包括Web方式、非Web方式及混合方式等多种形式。通过含山网络台建设,既有效地实现了视音频内容的采集制作、审核转码、分类编排以及增值应用管理等互联网应用服务,也为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集约化聚合平台建设

集约化聚合平台建设是指平台采用云服务架构,实现各合作单位的资源汇聚共享和再利用。此种平台优势是各合作部门不需要投资建设专业的网络视频应用平台,也不需要具备网络视音频应用技术。通过聚合平台建设,实现媒体资源的统一汇聚、管理和共享调度等,并且满足了本地化服务的网络应用。

6 结束语

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项目已正式运营,软、硬件各项技术指标正常稳定,符合建设方案要求。从运行效果来看,既扩大了含山台的覆盖群体,又提升了含山台的社会影响力;既改变了传统媒体播出形式,又适应了新媒体发展需要。此平台的成功建设和创新应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希望以上经验与体会能为同仁们带来参考、借鉴。

[1]孙苏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电视技术, 2014, 38(16):1-2.

[2]芮浩.基于云架构的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J].电视技术, 2014, 38(6):31-33.

[3]许秋璟.全媒体浪潮下的再思考[J].当代电视, 2014(4):75-76.

[4]刘笑盈.全媒体时代电视对外传播的转型[J].电视研究, 2013(12):35-37.

[5]吴晓东,刘建宏.关于全媒体的探索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12):24-31.

[6]蒋凌.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思考[J].电视技术, 2014, 38(6):37-39.

丁正良(1973— ),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规划、技术维护、技术制作工作。

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Hanshanradioandtelevisionnetwork

DINGZhengliang

(Hanshan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Anhui Hanshan 238100,China)

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computertechnology,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networktechnologyrapiddevelopment,totheInternetastheplatformofmultiterminalmediamodeoftransmissionisbroadcastingextendstothefieldofnewmediatrend.Inthispaper,theauthorthroughHanshanradioandtelevisionnetworkconstruction,focusingontheprojectplanandimplementationmethod.Thenetworkstationconstructionprocessofsafetypreventionmeasuresandtechnicalcharacteristicsareanalyzedindetail,atthesametime,thenetworkdevelopmentinthefuturearealsodiscussed.

networkstationconstruction;implementationmethod;safetymeasures;technicalcharacteristics

TN948

BDOI:10.16280/j.videoe.2016.07.019

文献引用格式:丁正良.含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与发展[J].电视技术,2016,40(7):86-89.

DINGZL.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Hanshanradioandtelevisionnetwork[J].Videoengineering,2016,40(7):86-89.

猜你喜欢

广播系统建设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