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08-22陈菊艳刘童童田茂娟李晓龙邱建生杨再华

贵州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乌当区物种植物

陈菊艳 刘童童 田茂娟 李晓龙 邱建生 杨再华

熊志成2 吴 红2 王倬倬2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阳 550005;2.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局 贵阳 550018)



贵阳市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对策研究

陈菊艳1刘童童1田茂娟1李晓龙1邱建生1杨再华1

熊志成2吴红2王倬倬2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5;2.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局贵阳550018)

对贵阳市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外来入侵植物54种,隶属于20科43属,其中以菊科种类最多,有17种;入侵植物在不同地类中的分布,以四旁的分布最多,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25%;入侵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的有29种,占54%;其中人为有意引种的有17种,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31%;在乌当区各乡镇中水田镇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较多,有41种,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76%。文中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危害;治理对策

贵州境内气候、土壤、生物等因子为不同生态特性的野生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繁殖条件,使贵州成为一个动植物区系复杂且具明显过渡性的地区。然而,当前贵州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正受多方面的威胁,且受威胁的范围不断扩大,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日益凸显。贵州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有生物入侵、人口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景观破碎化、土地破坏、环境污染等。其中,生物入侵对贵州本地生物的多样性威胁尤为明显,且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造成威胁的程度逐年递增。

随着乌当区林业事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引进的林木种苗在品种、数量上不断增加,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交流也日趋频繁,但同时也加剧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为准确掌握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区域和危害特点,更好地预测预报乌当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发生动态,确立今后防治重点,拟定防治计划,制定检疫措施等提供依据,我们对该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1 研究区概况

乌当区地处贵阳市东北部,东面与龙里县接壤,南面和云岩区、南明区相接,西面同白云区相交,北面与开阳县、修文县毗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高原性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同季,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降水量1179.8毫米到1271毫米,年平均气温14.6℃。乌当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海拔1659~872m之间。辖区内山环水绕、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49.8%,城区绿化覆盖率40.78%。

2 研究方法

野外实地调查采用踏查、样地调查、参考有关研究资料、标本图片相结合方式开展调查工作,通过平板调查系统对踏查线路、调查点、样地调查等进行定位及行迹标记,在有入侵植物分布的地点设置样地,根据入侵植物分布情况,各样地中分别选取5个1 m×1 m 有代表性的样方,记录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物学特征、生境类型、分布范围、危害现状等资料,同时进行标本采集。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中国第一、二、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1,2,3]、国家农业部公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4]、农业部“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目录[5]等确定该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物种。

3 结果与分析

3.1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

根据对乌当区内植物资源的采集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现有入侵植物20科43属54种(见表1),其中外来入侵植物最多的是菊科(Compositae),有17种,占乌当区入侵植物总数的31%,其次是禾本科(Poaceae),有6种,占乌当区入侵植物总数的11%,第三的是豆科(Leguminosae),有5种,占乌当区入侵植物总数的9%,其他17科的入侵植物占乌当区入侵植物总数的49%,分别为茄科(Solanaceae)和旋花科(Convolvulaceae)各4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柳叶菜科(Onagraceae)各2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葡萄科(Vit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木贼科(Equisetaceae)、商陆科(Phytolaccaceae)、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蓼科(Polygonaceae)、落葵科(Basellaceae)、酢酱草科(Oxalidaceae)、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和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各科均有1种,且每科的外来入侵植物相对较少,而排在前三科的大部分都是世界性分布的大科,处于比较进化的系统位置,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入侵性[10]。这3个科的外来种数就占了乌当区外来种数的51%(调查结果见图1)。

表1 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续表1-1

科名种名拉丁名属名原产地引入途径春飞蓬Erigeronphiladelphicus北美洲无意传入,交通带入钻叶紫菀AstersubulatusMichx.紫苑属北美不详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L.向日葵属北美洲食用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L.鬼针草属热带美洲不详大狼巴草BidensfrondosaLinn.北美无意传入,交通带入苏门白酒草Conyzasumatrensis(Retz.)Walker白酒草属南美洲无意传入,交通带入小蓬草ConyzaCanadensis(L.)Cronq.北美无意传入,交通带入香丝草Conyzabonariensis(L.)Cronq.南美洲不详万寿菊TageteserectaL.万寿菊属墨西哥观赏孔雀草Tagetespatula墨西哥观赏野茼蒿Crassocephalumcrepidioides(Benth.)S.moore野茼蒿属热带非洲无意传入续断菊Sonchusasper(L.)Hill.苦苣菜属欧洲无意传入藿香蓟Ageratumconyzoides藿香蓟属中南美洲有意引入禾本科毛花雀稗PaspalumdilatatumPoir.雀稗属南美无意传入牛筋草Eleusineindica(L.)Gaertn.穇属温带及热带无意传入棕叶狗尾草Setariapalmifolia(koen.)Stapf狗尾草属非洲无意传入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欧亚大陆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无意传入扁穗雀麦BromuscartharticusVahl.雀麦属阿根廷、秘鲁无意传入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inn.)Beauv.白茅属东南亚无意传入豆科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刺槐属美国东部无意传入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苜蓿属亚洲西部有意,牧草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Linn.车轴草属欧洲观赏红车轴草TrifoliumpratenseLinn.欧洲不详银合欢Leucaenaleucocephalacv.ReyanNo.1银合欢属中美洲有意引进十字花科北美独行菜Lepidiumvirginicum独行菜属美洲无意,引种时带来玄参科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persicaPoir.婆婆纳属欧洲、西亚无意传入,交通带入茄科喀西茄SolanumkhasianumCB.Clarke茄属巴西无意传入牛茄子SolanumsurattenseBurmf巴西无意传入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Linn.曼陀罗属墨西哥药用假酸浆Nicandraphysalodes(Linn.)Gaertn.假酸浆属秘鲁无意传入

续表1-2

科名种名拉丁名属名原产地引入途径大戟科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大戟属欧亚、欧洲无意传入,引种带人蓖麻RicinuscommunisL.蓖麻属非洲东北部的肯尼亚或索马里油料植物苋科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莲子草属南美洲不详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inn.苋属美洲热带蔬菜旋花科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L.)Voisgt牵牛属热带美洲观赏花卉变色牵牛Pharbitisindica(Burm.)R.C.Fang南美洲无意传入,引种带人裂叶牵牛Pharbitisnil(L.)Choisy美洲热带无意传入,引种带人日本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菟丝子属日本不详葡萄科五叶地锦P.thomsoni爬山虎属美国观赏伞形科野胡萝卜DaucuscarotaL.胡萝卜属中亚西亚、欧洲、亚洲、北非及南、北美等地无意传入,引种带人木贼科节节草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木贼属日本无意传入商陆科美洲商陆Phytolaccaamericana商陆属北美无意传入紫茉莉科紫茉莉MirabilisjalapaL.紫茉莉属热带美洲观赏藜科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藜属中、南美洲药用柳叶菜科红花月见草OenotheraroseaL月见草属中美和南美无意传入待霄草OenotherastrictaLedeb.etLink南美洲无意传入落葵科落葵薯Anrederacordifolia(Tenore)Steenis落葵薯属南美热带地区无意传入酢浆草科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DC.酢浆草属南美热带地区观赏植物凤仙花科非洲凤仙花Impatienswallerian凤仙花属非洲观赏植物牻牛儿苗科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Linn.老鹳草属美洲不详

图1 不同科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百分比

3.2外来入侵植物的生境状况

乌当区发现的这54种外来入侵植物在不同地类中的分布,以四旁的分布最多,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25%,其次是苗圃,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18%,再次是果园,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12%,第四的是湿地,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10%,其中前三种地类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占总入侵植物的55%,前四种地类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占总入侵植物的65%(图2),这说明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大部分都分布在四旁、苗圃、果园和湿地,可能是因为这几种地类的人类活动频繁,其植物入侵的强度较大。

3.3外来植物的原产地分析

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中,来源于美洲的最多,达到了29种,占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54%,(其中又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最多,分别为9种和8种,热带美洲有5种,中美洲和美洲都有2种,中南美洲、(中、南美洲)、(中美和南美洲)分别都只有1种),其次是欧洲,为5种,再次是亚洲、墨西哥和非洲,都只有3种,而温带及热带、(阿根廷、秘鲁)、巴西、日本、美国都分别只有2种,来自东南亚的最少,只有1种(图3)[7]。贵阳市乌当区属亚热带,属于高纬度地区,适宜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植被与土壤组成使得这一地区具有强烈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特性,因此泛热带种的入侵和定居相对容易,从而产生如今的外来入侵植物的区系状况。因此,美洲和南中国之间的物种交换值得深入关注,更要时刻警惕周边低纬度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种向我市入侵的可能性,加强对其入侵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预防和减轻未来中国的生物入侵。

图2 不同地类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百分比

3.4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分析

在这些入侵的外来植物中有的是人为有意引种的,有17种,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31%(图4),如作为观赏花卉引入的万寿菊(TageteserectaL.)、孔雀草(Tagetespatula)、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银合欢(Leucaenaglauca(L.) Benth.)、白车轴草(TrrifoliumrepensL.)、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L.) Planch)、非洲凤仙花(Impatienswallerian)、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L.)Voisgt)、紫茉莉(Mirabilisjalapa)等;有的是作为药用植物引入的,如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L.)、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L.)等,有的是作为油料植物引入的,如蓖麻(Ricinuscommunis)等。这些植物很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天敌较少或没有,于是大量繁殖,

图3 不同原产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百分比

图4 外来入侵植物的引入途径

再加上缺乏管理和控制,使得它们迅速蔓延形成有害植物或成为潜在的有害植物。在城区街道、公共绿地分布明显,特别是在乌当区的四旁用地中比较集中。而有的植物是通过人或动物挟带、混入其他种子等途径被无意引进的,有29种,占54%,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存在着多种途径无意带进外物种。如一年蓬(Erigeronannuus(L.))、春飞蓬(Erigeronphiladelphicus)、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L.)Cronq.)、苏门白酒草(Conyzasumatrensis(Retz.) Walker)、大狼把草(Bidensfrondosa)、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persicaPoir.)等,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有些是随人类的旅游、建设过程带入、鸟类等动物迁徙带入。这种途径带来的外来种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不容易被发现,一旦蔓延形成势头较大的入侵种时,控制或清除的难度很大。随着外来植物种子或繁殖体凭借风或动物的力量实现自然传播,对于入侵势头特别大的外来种,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el)、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L.)等植物,要特别注意防止它的自然扩散。还有8种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尚不知是何途径传入,如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Cav.)、钻叶紫菀(AstersubulatusMichx.)、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L.)、香丝草(Conyzabonariensis(L.)Cronq.)、日本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L.)等。

3.5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

根据本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表明,在乌当区各乡镇中水田镇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较多,有41种,占本区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76%,其次是东风镇和羊昌镇,都有33种,百宜镇、下坝镇、新场镇、新堡布依族乡、偏坡布依族乡、高新社区、振新社区、新天社区几个乡镇和社区都分布有20种以上,而创新社区和顺新社区分布较少,分别只有12种和6种(调查结果见图5)。由此可见在苗圃、果园、湿地等地类复杂、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种类较多,而一些边远山区的县市分布较少,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外来有害植物分布的明显影响。

图5 不同乡镇有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

4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特点及原因分析

4.1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特点

通过对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发现它们的分布十分广泛。例如空心莲子草在湿地、河流、池塘、沟渠、四旁、旱地均分布广泛;而春飞蓬、一年蓬、三叶鬼针草、牛筋草、狗尾草、香丝草、钻叶紫菀、野茼蒿、土荆芥、美洲商陆等陆生杂草在旱地、荒坡、果园、经济作物区及路边等生境随处可见;而牛膝菊、阿拉伯婆婆纳等在苗圃地随处可见。它们对环境的危害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适应性强,能够快速适应入侵地的环境条件,继而快速生长;二是繁殖能力强,外来人侵植物成熟期短。可迅速长成成株繁殖下一代,有的还具有无性繁殖方式,如空心莲子草等,繁殖速度大大加快;三是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种群的破坏性大,有害植物的入侵常常会严重影响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本地生物种群逐渐减少甚至灭绝,例如在空心莲子草、一年蓬、三叶鬼针草、小飞蓬等危害严重的区域,很少发现伴生植物,有的甚至将本土植物全部淘汰,形成单一优势种群,导致本土物种的逐渐消失和灭绝;四是外来有害植物严重地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致使作物的品质下降和减产。

4.2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及原因分析

根据对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结论:第一,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恶性杂草开始侵入并定居。第二,一年蓬和三叶鬼针草已遍布全区,急需采取防除措施。第三,外来入侵植物多分布在人活动较多的地方,如四旁、路旁、景点等。

根据对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我们认为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紫茎泽兰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恶性杂草已经侵入并在局部区域定居

紫茎泽兰在东风镇的街道上和高新社区的城市山水小区山脚地带已出现(如图6),并呈现丛状到小块状的零星分布,但尚处在侵入的最初阶段;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分布于振新社区,在O八三厂老厂区附近的社区以及公路两侧以小片状存在(如图7),形成200~333m2的单一种群,虽然经过乌当区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多次防除,但仍然有成片分布,说明其繁殖能力极强,防除难度较大。这些植物将会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威胁。

图6 紫茎泽兰入侵图

图7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乌当区公路两侧

(2)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部分种危害性大

经调查发现,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达54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有一部分已经显示了它们的巨大危害性,如一年蓬、空心莲子草、牛膝菊、三叶鬼针草等,已经遍布各种地类中,在某些局部区域已成为生长的单一种类。这些外来入侵植物虽然从客观上增加了乌当区的物种数目,丰富了生态系统,有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从长时间考虑,它的正面影响远远低于其负面影响。因为这些入外来入侵植物实际上是降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其原因是外来入侵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破坏了生态系统功能,加剧了物种生存竞争,进而降低了乡土物种的多样性,乌当区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外来入侵植物得不到有效的防除,本区的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3)外来入侵植物科属多、人为因素引起为主

经调查结果表明,乌当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54种,隶属20科,其中菊科有17种,禾本科有6种,豆科有5种,茄科和旋花科各4种,大戟科、苋科和柳叶菜科各2种,十字花科、玄参科、葡萄科、伞形科、木贼科、商陆科、紫茉莉科、蓼科、落葵科、酢酱草科、凤仙花科和牻牛儿苗科各科均有1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很大一部分是人为有意引进乌当区的,如紫茉莉科的紫茉莉、旋花科的圆叶牵牛、菊科的万寿菊等;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混进栽培植物种子内、附在栽培植物体上以及栽培植物的泥土内的其它植物的繁殖体上进入的;也有一部分是通过自然中的风吹、鸟类传散的。总的来说,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引起的。

(4)外来入侵植物分布范围广

通过对乌当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在乌当区各种地类中均有分布,并且呈现这样的特点:

a.在一些山地、丘陵地带,从纵向调查看,从山脚到山顶都有外来植物分布,海拔越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大,海拔愈高,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越少、数量越小。

b.通过走大道、小路以及穿越部分丛林的比较调查,发现大道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小路旁的外来入侵植物较少,原生性森林群落内几乎没有外来入侵植物。

c.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外来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比人流量少的地方多。

d.在四旁的外来入侵植物明显比其他类型地的要多。

(5)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处于适应阶段

外来种进入是一个长时间的复杂的链式过程,具体包括以下5个阶段:入侵阶段、定居阶段、适应阶段、扩散阶段、爆发阶段[12]。乌当区的外来入侵植物大多数还处于适应阶段,还没有形成爆发性的蔓延。这个阶段是防止外来种危害的最佳时期,如果及时开展有效的防治工作,可避免外来种带来大的危害,再往后如果错过了适应阶段,外来种就会因大量种子进入成熟阶段,很容易借助一些外在的扩散条件大肆传播蔓延,形成“生态”爆发,造成严重后果。

5 乌当区入侵植物防治对策

由于贵阳市乌当区人流和物流频繁,物种生物多样性较低,生境较为简单,是极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敏感地区。而外来入侵植物一旦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因此,要充分认识防范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和危害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控制外来有害植物入侵。

(1)加强检疫,有效预防

贵州省一些地区报道了豚草、飞机草等入侵植物,而这些入侵植物在乌当区尚未发现,因此,加强检疫对控制新入侵种的侵入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也是最为关键的手段,完善防范有害生物入侵的机构和体系建设,提高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预防比控制入侵种的爆发更经济可行。加强进出口货物管理和监督,谨慎引种,展开有效的生态风险评估,对杜绝生态风险较大的物种入侵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2)严格控制对外来植物的引种,鼓励利用本土植物

在园林绿化观赏植物、经济植物等引进外来植物时,必须在充分了解被引进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的基础才引进,对于那些有入侵性倾向的外来植物,一律不得引进。

(3)对已入侵的外来有害植物,则应采取综合性的防除措施

对于已传入并造成危害的入侵植物,应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其中包括人工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生境替代等防除技术;对于还处在适应期的、没有造成危害的潜在外来入侵有害植物,要时时监控,尽早去除。

(4)广泛宣传外来有害植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防止有害植物入侵是一项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生态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社会相关机构的配合,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因此,只有加强宣传,充分调动和发挥公众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使全社会加入到防止有害植物入侵的行动中,才能有效地防止外来有害植物的入侵和危害。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03]11号);

[2]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环发[2010]4号);

[3] 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的公告”(公告 2014年 第57号);

[4]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EB/OL].http://www.chinaias.cn/wjPart/index.aspx,2015.

[5] 农业部“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目录”(公告第1897号,2012年2月1日).

[6] 张源.乌鲁木齐市外来植物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18.

[7] 石胜璋,田茂洁,刘玉成.重庆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 863~866.

[8] 田朝阳,李景照,徐景文,等.河南外来入侵植物及防除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1): 31~34.

Investigation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n the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Wudang district of Guiyang City

CHEN Ju-yan1LIU Tong-tong1TIAN Mao-juan1LI Xiao-long1QIU Jian-sheng1YANG Zai-hua1XIONG Zhi-cheng2WU Hong2WANG zhuo-zhuo2

(1.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 Guiyang, Guizhou 550005 ; 2. Wudang distri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ureau,Guiyang,Guizhou 550018)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the wangdang distric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54 species of invasive plants,belonging to 43 genera in 20 families in Wudang.The most abundant family was Compositae involving 17 species. Distribution of invasive plants in different type areas ,most of them were distributing at “four sides”,accounting for 25% of total number of species. There were 29 species were from America, and 17 species were intentionlly introduced,amounting to 54% and 31% of the total species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vasive plants in the Shui Tian town were more,and there were 41 species,amounting to76% of the total species.Based on this,the related prevention measure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

Wudang district; invasive alien plants;species;damage;prevention measure

2016-03-20

陈菊艳(198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S459

B

资金项目:贵州省有害生物普查项目

猜你喜欢

乌当区物种植物
乌当区举行欧阳俊《活着的传奇》增订版分享会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哦,不怕,不怕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将植物穿身上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植物罢工啦?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