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都是中国的错?

2016-08-20

环球时报 2016-08-20
关键词:特雷莎原题全球化

《韩国时报》网站8月18日文章,原题:一切都是中国的错? 如今,来自美国的最新消息都开始被政界和媒体打上一个标签,即经济混乱和失业问题等都是中国的错。

是的,中国的贸易优势确实正导致一些问题(但也在创造大量机遇,不是吗?),但中国本身并非问题。

美国自以为是的政治和过热的媒体体系总是寻找替罪羊,这才是问题所在。就连美国大西洋对岸的朋友——英国人——也已迫不及待地参与这种愚蠢的弄巧成拙游戏。特雷莎·梅的新政府暂停了北京与英国前政府正式达成的具有前瞻性的核电站建设协议。政府间达成的高层次协议应当被互相反复强调并固化为核心国家利益。倘若每个协定都成为下届政府修正主义突发奇想的目标,艰苦的国际谈判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在美国各州中经济表现最好的加州开始跌跌撞撞时,美国人并未将之归咎于自己,而是怪罪日本人。现在,罪魁祸首变成了廉价的中国出口和劳动力。如此一来,任何有关全球化的理念都在遭受围攻,至少在美国处于可悲的选举期间莫不如此。

全球化不是问题,无能的美国政府和贪婪狭隘的社团主义才是问题。美国的政客们一直在竭力让民众忘记每年圣诞树下物美价廉的玩具,遑论中国政府对美国国库的大规模投资。

或许,最令人羡慕且最适合出口的美国优点,是其对外界和外部理念的优雅开放心态。但封闭那种心态,拉起吊桥,在内心周围建起墙壁并将自己的短处归咎于别人……无异于一条衰退之路和美国人失去思维能力的开端。▲

(作者汤姆·普拉特,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特雷莎原题全球化
解法一真的不适合学生吗?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