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生物的进化”一章复习课的教学探讨

2016-08-20

生物学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尺蠖例题种群

虞 驰

(浙江省宁波市第四中学 315016)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内容包括: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本章内容看似不多,但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浅入浅出的“炒冷饭”课,或者深入深出的“纯理论”课,虽然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探讨。

1整合知识,突显清晰的教学脉络

在教学中,学生对几个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上常常出现偏差,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一,教材安排上没有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学生的对章节知识的理解不成体系;其二,几组概念、理论知识比较接近,易混淆。所以,学生便会出现知识点理解的偏差。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本章节中容易搞错的知识点进行类比、归纳,形成四个复习单元:①物种、种群;②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③隔离、生殖隔离、地理隔离;④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全班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其中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四名学生为一小组分工合作,翻阅教材,讨论分析概念,随后由学生代表来讲解每个单元知识点的区分,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点评并对每个单元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复习,通过图片展示、例题讲解、归纳总结等方式深化概念与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生物进化的理论体系。

2挖掘教材新意,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物种和隔离知识点复习中,可运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尝试换个角度对同一素材进行不同处理,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桦尺蠖和东北虎、华南虎,前者是用来说明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例子,后者是用来说明地理隔离的例子。以黑色树干上的灰色和黑色桦尺蠖为图例,换个角度提问:请学生分析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这两种颜色的桦尺蠖是同属于一个物种还是两个物种,如何判断?提问的角度不仅新颖,而且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东北虎与华南虎从生殖隔离的角度进行提问:如果它们放在一起,还会交配吗?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吗?由此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对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有更深入的理解。

3讲解典型例题,提升综合运用的能力

高三复习课中,通过习题练与讲,帮助学生辨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盲区,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迁移能力。在种群概念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经典例题来落实种群概念的复习。

例题: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部分水稻

B.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细菌

D. 宁波境内的全部水稻和上海境内的全部水稻

通过经典例题的讲练,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种群概念的掌握情况,而且在学生自圆其说的分析过程中,能自主地找到种群概念的三个要素,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概念的能力。

4构建概念图,促进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可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已经复习过的概念,引导学生根据对概念的理解来构建概念网络图(图1),通过学生交流、生生互评、教师点评,重难点一目了然,最终落实章节内容的归纳总结。

图1 生物的进化概念网络图

猜你喜欢

尺蠖例题种群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为尺蠖寻求庇护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三○团春尺蠖的发生与应对措施
岗更湖鲤鱼的种群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