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银行业务发展之管见

2016-08-18卫信海中国建设银行河南总审计室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企业网点存款

□卫信海(中国建设银行河南总审计室)



县域银行业务发展之管见

□卫信海(中国建设银行河南总审计室)

县域经济多以农业为主体,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常态下区域持续发展的基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载体,承担着实现城镇化、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县域经济的崛起,也为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河南分行县域银行业务进行调查,分析县域转型过程中的典型做法、难点和制约因素,尝试提出发展县域业务的策略办法,并就如何抓住机会持续发展县域支行进行了初步探讨。

县域银行;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建议

0 前言

河南省作为县域大省,辖设107个行政县(市),县域人口占全省的81%;GDP总量占全省的70%;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120个分布在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省的54%,县域银行业务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县域机构的发展力度,抢占市场份额,加大县域投入,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改革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县域银行业务转型发展适逢其时,发展空间较大。

调查期间走访了郑州、新乡、安阳等地分支机构。调查发现,河南分行县域业务转型早行一步,近年来借力于三农政策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着力拓展个人业务、机构业务等重点领域,加大渠道建设力度,县域转型发展成效非常显著,县域存贷和中收增长在当地同业名列前茅。同时也发现该行县域助农取款有效性、电子银行渠道布局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小企业贷款风险暴露压力较大。

1 河南分行县域业务发展状况及特征

1.1县域业务在全省分量重、发展空间大

截至2015年,该行县域对外营业机构209个,占全省31%,覆盖全部县域;员工3781人,占全省22%。一般性存款日均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占该行全省的29%、25%。

1.2县域价值贡献凸显、市场位次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至2015年6月底,县域支行以全省31%的网点和21%的人员贡献了全省35%的利润,以四行同业第三的网点和人员数量取得了一般性存款日均新增、日均余额、中间业务收入、账面利润等主要业务指标同业第1、第2的位次,其中县域一般性存款日均新增、中间业务收入均由2012年的同业第3位提升至第1位;一般性存款日均余额、各项贷款余额、账面利润均居同业第2位。

1.3国家政策政府规划给县域业务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机遇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河南省深化直管县体制改革等政策的实施,给发展县域金融业务提供良好政策机遇。为此该行及时调整县域经营策略,扩展县域金融服务领域,建立全行协调机制,成立加快县支行发展领导小组,实行重点县支行领导人员联系制度,制定了加快县支行、加快直管县县支行发展指导意见,为业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给予县支行人力、物力、财务资源倾斜,开展落后县支行帮扶活动,连续多年对贡献最大、发展最快以及特色县支行给予奖励,推进县域支行的快速发展。

1.4县域金融服务范围不断延伸

受制于2013年监管政策调整,该行物理网点增设计划实施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专门加强网点建设的规划、协调与组织推动,制定《营业机构五年规划》,多种形式加快无网点渠道渗透;通过新设网点、搬迁城区闲置或低产网点等措施,实现县域机构全覆盖。2013年至2015年6月底,共增设网点25个,占全省新增的37.31%,高于县域网点全省6.02%。同时,在渠道布设和延伸上,在县域卫生院、诊所、供销社布设助农取款点,大力拓展助农取款商户,延伸服务半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助农取款交易量居全行系统内前列。

1.5个人业务是县域业务发展的着力点

2012年以来,针对县域经营发展特点,围绕国家三农政策和当地居民理财习惯,开展市场调查、分析客户金融需求、组织惠民对接服务,持续开展县域“惠民”活动等多种措施,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款产品,重点发展个人。截至2015年6月底,该行县域个人存款日均余额较2012年增长42.56%,个人有资产客户较2012年增长33.78%,均高于城区近6%~10%,县域个人业务拓展排名居该行全国系统第3位。

1.6小企业是县域信贷业务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为更好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通过在部分县域成立小企业经营中心、与县域政府合作搭建“助保贷”平台等措施,连续4 a实现小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监管目标。县域支行各项贷款已居同业第2位,高于该行全省平均增速43.95%,增强了县域支行与政府沟通的话语权和同业竞争力。同时小企业客户覆盖了负债、中间业务等多种产品,贷款、单位通存通兑、保理企业网上银行、支付密码器、代发工资、现金管理业务、借记卡、贷记卡等产品交叉使用,提高县域信贷客户的综合回报率。

1.7社保业务为县域业务新的增长点

2015年起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单独建账,各地按照属地原则开立账户。这为各家商业银行“圈地”划分业务范围和拼抢市场份额带来了新一轮的的机遇。该行以促进县域支行财政、社保等机构业务发展为重点,专门制定机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建立标杆管理制度,完善重点项目资源配置机制,对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的资本性投入支持,促进机构业务的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6月底,县域机构财政存款、社保存款时点余额分别占县域机构存款时点余额的60.39%、23.35%。尤其是社保存款较2012年末增长54.20%,已成为县域机构存款新的增长点。

2 县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小企业信贷风险压力渐长

调查发现,县域支行小企业贷款风险相对较为突出,个别县域出现了较多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区域性信贷风险事项。截至2015年6月底,县域不良率高于全省不良率0.33%;其中小企业不良额占县域不良贷款的 63.04%,高于全省小企业不良贷款在全省不良贷款占比2.59%;小企业逾期或欠息贷款占县域逾期或欠息的贷款的57.83%,其风险不容忽视,小企业信贷风险防控压力渐增。

2.2电子渠道、离行自助银行、助农取款点等亟需改进优化

调查发现县域机构离行自助银行占全省的28.50%,低于县域网点在全省的占比2.80%,离行自助银行与县域网点数量比仅为0.63:1,有25家县域支行目前仍无离行式自助银行。县域自助设备账务性交易量比虽由 2012年的68.03%提升到78.12%,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域支行达64家,占全部县域机构的59.80%。

调查也发现,县域电子银行账务性交易量虽已占比达86%,比2012年增加31个百分点,县域客户群体交易习惯有较大改观,但与城市分支机构相比,仍有4~9个百分点差距,电子银行渠道交易水平提升空间较大。同时发现,受用卡环境、服务点功能单一等因素影响,该行推出的助农取款点整体活跃度偏低。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底,未发生过助农取款交易的商户占比高达53.70%,助农取款的活动率有待提升。

2.3县域专属金融产品偏少

该行针对县域经济活动特点,比如大量外出务工群体的特点,创新推出了特殊节假日减免异地汇款、存取现手续费的专制银行卡等产品,累计发放107万张卡,沉淀资金近50亿元。调查也发现,其优惠措施仅限于春节、中秋节等特殊节假日,优惠力度等方面不及同业,而同业有的县域专属金融产品已有127项,相较而言,该行针对县域市场、客户群体的战略性专属产品明显不足,且产品移植推广进度缓慢。

2.4社保业务还有较大空间

调查发现,受近来国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影响,以财政存款为主的县域机构存款的增速已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15年6月底,县域机构存款日均余额增速40.91%,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3.70%,其中,社保存款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27.47%;同时全省只有20%县域支行开立了新农合、新农保账户,社保业务拓展还有较大的空间。

3 发展县域业务建议

3.1实施差别化资源投入政策,优化县域渠道体系建设

加大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等电子设备布放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扩大金融产品覆盖度;加快推广县域移动金融等渠道创新,优化县域助农取款点、pos商户等终端服务,拓展金融服务网络,提高服务县域业务客户的能力。

3.2加快特色化、差异化产品推出节奏

结合县域经济及居民金融需求特点,做好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打造业务发展的撬动点。比如研发适宜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创新,重点支持实体经济、民生服务、涉农、城镇化领域的小企业,拓宽各类经营权抵押担保方式,创新银企合作方式,满足城镇化、新农村建设需求。

3.3要防范小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风险,以及区域担保圈风险,加强对客户经营现金流的实时跟踪监控,防止由于资金流动性减弱引起的逾期问题。

3.4抓住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机遇,围绕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的PPP融资模式,寻求与政府和市场客户的投融资合作机会,创新适宜的金融产品,巩固发展县域业务地位。

(责任编辑:韦诗佳)

F832.2

A

1673-8853(2016)06-0131-02

2016-04-14

猜你喜欢

小企业网点存款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追回挪走的存款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日照银行:以大格局服务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电镀厂涨价搬迁 卫浴小企业举步维艰
银行网点项目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