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相亲类节目现状

2016-08-15刘永佳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非诚勿扰

【摘 要】进入2010年之后,大批相亲类节目忽然涌现,一时间,中国电视好像到了“恋爱的季节”。在广电总局的规范下,以《非诚勿扰》为主的相亲类节目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正逐步走向正轨。

【关键词】电视交友热;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20-01

一、我国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发展

最早的新中国交友征婚启事刊载于《市场报》,由《人民日报》主办。在大家的印象中,北京卫视《今晚我们相识》算是比较早的电视相亲节目的象征,主持人杨光当时被看作“北京第一媒人”。如今,北京卫视生活频道也创办了《选择》栏目,主持人王芳成为杨光的接班人。

湖南卫视成为南方电视相亲栏目的聚集地,《玫瑰有约》曾红极一时,掀起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热潮。现在《我们约会吧》更像是《玫瑰有约》的转型,如果说《玫瑰有约》还带有电视服务性节目的性质,《我们约会吧》更像是电视真人秀节目或者电视情感类节目。上海卫视也曾创办过一个很像当时凤凰卫视《非常男女》的栏目,叫《相约星期六》。

二、《非诚勿扰》

(一)栏目构成。《非诚勿扰》栏目组将节目定位于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节目有24个女嘉宾和5个男嘉宾,男嘉宾依次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和“爱之终决选”三个环节展示自己。女嘉宾灭灯表示不喜欢,亮灯表示愿意跟男嘉宾走,全场灭灯的话,男嘉宾失败离场;如果场上仅一位女嘉宾亮灯,双方愿意则配对成功;如果最后多位女嘉宾亮灯的话,权利逆转,男嘉宾上前灭灯,留下两个女生,在心动女生和留下的两个女生间,选择心动女生可能被拒绝,选择另外两个女嘉宾可直接牵走。环环相扣,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现场观众的互动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二)成功因素。1.反映社会文化热点问题。优秀的电视节目必须扎根于社会现实,并通过节目运作将之鲜活、真实地表现出来,从而引发观众的关注和热议。相亲类节目来源于“剩女”这一社会现象,有市场才会有需求,才能有收视率。其次,节目成为80后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缩影。《非诚勿扰》舞台上不缺乏极富个性的男女嘉宾,这些人是社会文化的直接缩影。2.差异化和创新化。想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除了把握先机之外,还要与众不同,《非诚勿扰》并不是最早播出的相亲类节目,能够得到巨大的关注还是得益于其独特之处。首先是主持模式,孟非与乐嘉的特殊组合是节目的一大亮点,《非诚勿扰》的成功,他们功不可没。其次是嘉宾选择,只有富有故事性、话题性和争议性的嘉宾才能够引发热议,女嘉宾涵盖各个年龄层、各个职业,还身负不同的故事;男嘉宾少而精,总能在短短几分钟内与女嘉宾擦出种种火花。[1]最后则是节目的编排和包装,从节目名称到舞台布置无不精益求精,还运用了“灭灯”这一创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背景音乐,男嘉宾上场时是英文歌《Can you feel it》,瞬间炒热现场气氛;女嘉宾上场时是《Girl friend》和《I love you》。

三、第二轮电视交友热的起因

(一)反映“剩女”问题等社会现状。目前,“剩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一名女性在硕士毕业三年后仍未婚的话,就已经踏入了“剩女”行列。[2]“剩女”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家庭甚至全社会的焦虑,打着“红娘”这一招牌的电视相亲类栏目自然就吸引了广大的受众。

(二)观众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们的需求综合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于是相亲类节目为了迎合人们爱的需求和各种精神需求应运而生。[3]广大适龄男女青年通过报名参加相亲类节目寻找人生伴侣,展现出当代青年的生活面貌,观众也通过观看节目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获得新鲜感。

(三)电视文化的自身需求。当今电视文化受到娱乐化和收视率的制约。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电视媒介娱乐大众的功能越来越突出,电视栏目从策划到制作无不是在迎合受众娱乐需求的前提下运作。有人说,看《非诚勿扰》既像是看连续剧,又像是在看戏剧,整个节目充满了戏剧化。[4]栏目环节设置合情合理又富有趣味、高潮不断,充斥着悬念与冲突,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利润是电视媒介生存的前提,电视栏目追求高收视率本无可厚非,但除了娱乐大众的功能,媒介还兼具传播信息、传承社会遗产、联系社会各部门和教育等功能,应当以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观和舆论为己任,坚持一定的底线。

参考文献:

[1]邱倩雯,蔡之国.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功因素探析[J].电影评介,2010(10).

[2]龙晓添.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3]张乃海.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热播原因探究[J].新闻窗,2008(01).

[4]彭爱萍,余弯.从《非诚勿扰》的成功整改看电视节目的出路[J].新闻窗,2011(09).

作者简介:

刘永佳(1992-),女,河南平顶山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传播学专业,研究方向:媒介经营与管理。

猜你喜欢

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尘埃落定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非诚勿扰》何以能打动众多人心
《非诚勿扰》暂且更名专家支招仍有转机
“非诚勿扰”是校务公开的魅力之源
中国告诫日本“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