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浅析
——以《庐山高图》为例

2016-08-15程学飞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沈周笔法庐山

程学飞

(西藏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山水画浅析
——以《庐山高图》为例

程学飞

(西藏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于人物画,大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隋唐时期逐步成为独立的画种,逐渐发展成为文人雅士抒发胸中意气的真实写照。本论文以沈周的《庐山高图》为例分析山水画中的寓意、笔法以及构图等方面。

山水画;笔法;构图;寓意

山水画是画家对于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同时画中也掺杂着画家思想感情的寄托,是画家主观与事务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庐山高图》即为明代画家沈周为其老师陈宽祝70岁大寿所做,该幅画作虽以庐山为描绘的主体,但画家也大胆地加入了主观的想象,本论文将以《庐山高图》为例来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的意蕴。

一、《庐山高图》作者及其寓意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白石翁,人称石田先生,是明代中期影响最大的画家,同时沈周也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在绘画方面天赋极高,不仅广泛研习过宋元名家的作品,而且对于不同画派、不同风格的作品也都认真进行了研究,然后取众家之长加以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尤以山水影响最大,在明代画坛摹古风甚盛的情况下,沈周能摹古而不拘泥于古法,创作出自己的风格,实在是难能可贵。对于古代名家之作,他主张首先得其性,而后求其形,也就是说首要的是学习古人的精神实质,而后才是作品本身。沈周40岁以前的作品大都为盈尺小幅,以精雕细刻见长。40岁以后逐渐将画幅扩大,粗枝大叶,挥洒而成,风格潇洒,《庐山高图》即为他41岁时的作品,挥洒自如。笔者认为该画作虽为沈周40岁以后的作品,但是在该画作中虽有豪放却又不失细腻之风,画面的一张一弛在于画家自己的感情的抒发,可以看做画家的转型期作品。

《庐山高图》是画家沈周为其老师陈宽贺寿所做,虽然与沈周齐名的画家唐寅也曾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来创作,但沈周却表现出了与其不同的意味。沈周用庐山的崇高来比喻老师陈宽的学问与道德,同时借庐山上的五老峰祝贺自己的恩师像五老峰一样万古长青。所以画家沈周选择庐山作为自己的审美载体是有其独特含义的。

二、《庐山高图》笔法溯源

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于人物画,大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隋唐时期逐步成为独立的画种,逐渐发展成为文人雅士抒发胸中意气的真实写照。山水画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笔法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很多大家都是在总结前人技法的基础之上融会贯通形成新的笔法。《庐山高图》笔法的出处也是有源头可循的。

此幅作品画于成化丁亥(1467年),沈周对于宋元名家的笔法有其独特的见解。《庐山高图》中因取庐山的崇高博大赞誉其师,故画面上所画崇山峻岭,层层叠高,形成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取法于宋、元文人画传统,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基于自己本身的笔法,是画面更显雄浑。

沈周的《庐山高图》所用笔法与王蒙山水画笔法大同小异,王蒙的著名山水画《青卞隐居图》中大篇幅使用王蒙改良董源、巨然的披麻皴为笔锋旋转如写篆书的解索皴,进一步加强了笔墨的形式美。然而沈周的《庐山高图》中在塑造庐山的形象时也根据这种解索皴的笔法来重塑庐山的面貌,更能体现出山水的细腻。

三、《庐山高图》构图与设色

山水画在中国画中是一个单独的分类,有其独特的构图方式,与西方的油画不同。山水画特殊的透视法由北宋的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透视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是以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郭熙的《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庐山高图》构图上由近景的山坡乱松,中景的瀑布、岩石、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自上而下,由近及远,整幅画近、中、远景相间,一气呵成,其透视方法为高远法,即站在山脚仰望山巅,显示其高大伟岸。虽然沈周在用笔方面总结前人的笔法与特点并将其融会贯通,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沈周摹古而不拘泥于古法,其透视法仍旧遵循前人。

从构图上来讲,中国画于书法一样讲求气韵的贯通,所谓书画同源也是从气韵来讲,中国的山水画中最常见的构图方式有“之”字形、“s”形。就沈周的《庐山高图》来看,其上方虽画五老峰,但并未将画面占满,右上角山涧升起的云雾构成了所谓的气,中间部分飞流的瀑布与画面上部的云气贯通,中国画中讲求几百当黑,飞流的瀑布夹在山石之间,用山石的颜色来衬托,既是瀑布又是全画连贯之气。整幅画的下半部分以大片的空白来做山涧瀑布流下的水,也同时与上面的气贯通,整幅画成“s”形曲线的构图,是典型的南宋院体的构图程式。近景的处理也和马远的“一角”之景色十分相似。整幅画又以中间的一块山体为中心,并因为这块山石的存在而更显得统一。

山水画从其设色来分可以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降、淡彩等形式,其中水墨山水即以墨色的变化来体现,墨分五色——焦、浓、重、淡、轻;青绿山水则是以墨线勾勒以青绿着色,从而分出景物之间的关系;没骨山水为不勾墨线直接以颜色来描绘景物;浅降山水是用墨的变化来描绘景物的整体之后再用较为淡的颜色将其景物进行描画。

画家沈周的《庐山高图》为浅降山水,整幅画在用墨色的浓淡勾画完以后,又有花青色勾染所画叶子,淡赭石色勾画树木的枝干以及画面中间的白石头,使整个画面关系更加突出。

山水画中除了构图、笔法等重要因素决定画面的效果外,作者的落款以及名章和闲章的大小也会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就沈周的《庐山高图》来讲,整幅画下部较为饱满不适合题字落款,画的上半部分五老峰中最高大的峰居于画面的左上角,而右上角较为空旷,画家巧妙地运用题字落款的形式将其处理的较为平衡,在加上朱砂印章的颜色使整个画面平衡中又不失韵味。

四、结语

沈周的《庐山高图》是沈周的著名代表作,即起着一个画家一生中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对整个山水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明清之际摹古风盛行,沈周不仅能够总结前人的笔法同时吸收前人的精华,还能开一代新风引领一个时代,可谓是山水画中的佼佼者。

[1]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013.12重印)

[2]薄松年.中国美术史[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J205

A

1671-864X(2016)08-0236-01

程学飞(1990.11-),女,汉,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研究生,西藏大学,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沈周笔法庐山
品读
沈周&唐寅:佛系老师与跳脱徒弟
沈周油画作品
庐山 牯岭!Cooling!
富春山居图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毛泽东登庐山
沈周的气度
《李白 庐山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