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中的“读”

2016-08-15刘佳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民族读书

刘佳

(新疆库车县实验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谈语文中的“读”

刘佳

(新疆库车县实验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古以来,读书一直被人们视为一件既重要又神圣的使命。反观我们今天的社会,读书的本旨和韵味正在慢慢地消失。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大都被作业和网络游戏包围着;年轻人的业余时间与手机相伴;中老年人的业余时间大都消耗在健身房、养生会所和麻将桌上。古人寒窗苦读,十年如一日,才有了今天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而现代人确忽略的智慧的来源。失去阅读必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重新找回读书的真味十分必要。这一点就要从学生抓起,语文教学更是主阵地。

读;初中语文;教学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近几年,我们国家大力倡导全民族阅读,把国民的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去倡导。语文课是阅读的主阵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今,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都在提倡语文课堂要“读”,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课堂中“读”所占的比重依然不大。有些教师认为语文课上内容太多要赶进度,从而忽略了读,不让学生品读欣赏了。例如,在上《孔乙己》时,老师通常会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先分析祥孔乙己的形象,接着说当时的社会背景,最后总结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这样讲很全面,可是却在讲解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文章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教时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那样效果就不同了。还有些老师认为朗读是学生自己的兴趣,没必要在课堂上浪费时间,用来朗读的时间可以给学生多讲一点解题技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语文中“读”的方面,不仅是老师的认识有误,有些学生也认为“读”在提高成绩万面没效果所以忽略“读”。其实这种对“读”的理解是有误的。

“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读”。语文课堂一定要有读书声,强调“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语义教师在语文课堂当中不仅要自己声情并茂的读,还要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了朗读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能整体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和体悟情感。所以,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读书声要多一点,我们应该改变那些认为“读”不重要的观点。首先,老师们应当树立“读”语文的课堂教学意识,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大部分课文都是以诗歌、小说、散文、演讲稿等体裁,这些体裁的文本老师们都可以用“读”的方法来教学生学习,在语文课上教学生如何欣赏文章、理解文章、领悟文章;其次,学生也应该改变这种“读课文浪费时间”的观念,学习知识是为了我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只为考试服务。语文博大精深,对于语文的学习怎么能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呢?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语文,从语文课堂最缺失的“读”学起,而且“读”语文也有很多的方法和好处,我们应该重视它。

学习语文时可以根据每一篇文章的形式、内容等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教学,如教师范读、学生分组读、扮演角色读、接龙读、学生单独读、集体读等方法来朗读课文。如“读”散文:朱白清《春》教学时,可以学生男生女生分开朗读,女生声调委婉可以读出“春”刚刚来到的柔,同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夏天的热的刚烈,以此做对比,突出春的柔美。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用不同的“读”来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朗读中去。

除了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多读、会读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多度是的好处,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一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是一种人与书的关系,兴味到时,拿起一本书来就读即读书的本旨,也就是说兴趣是读书的源泉和动力,看书的兴致来了便随手拿起书来读。因此读书是不可勉强的。人是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每一个人所喜好的书籍也肯定不一样,书是被动的客体,供他人选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尽情地自由地享受读书的乐趣,这也实为一种读书的境界。读书的过程只有乐,没有苦。现代的中小学生总抱怨读书累,读书苦,极少数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小学生的读书范围本来非常广泛,像童语故事、科普知识、寓言故事等等,但是除读书外,小学生们还要去参加各种辅导班,补习班,做各种课外练习,这样既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压缩了他们宝贵的读书时间。久而久之,小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和热情也逐渐消退。中学生涉猎的范围要更广一些,小说、诗歌、散文、名著、伦理等等,都是他们喜欢的读物,但各种学科压力如排山倒海之势向他们涌来,他们更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诵读经典作品,甚至有些排斥读书。诚然,我们的学生从小自己就能读书,也会读书,他们对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之疯狂,为之痴迷,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痴迷被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所牵绊,变成了一部部完任务的机器,读书的热情也渐渐被消磨殆尽。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就,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很大的关联。读书是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取决于怎样读。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读书的效率。一道菜有其纯正的味道,读书也蕴含着自身独特的气味。读书不仅是人与书的联系,也是人与人的联系,与人读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读书的气味需要依靠学风的作用,在好的学风的熏染下,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与谈学一定能有所收获,能感受读书的真味。因此,家、校、师、社会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读书氛围非常重要。

[1]吴宝席.令人堪忧的国民阅读现状[J]中国西部;2013-11-25.

[2]“住”在手机里的国人[Z].记者观察;2014-05-05.

G633.3

A

1671-864X(2016)08-0251-01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民族读书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