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川陕苏区的妇女解放

2016-08-15周治君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边区苏区根据地

周治君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浅析川陕苏区的妇女解放

周治君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近现代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川陕苏区省委和红四方面军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颁布了各种政策法令,并成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等组织,揭开了川陕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

川陕苏区;妇女;解放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陕南越过秦岭和大巴山进入川北,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斯大林曾说:“在人类历史上,被压迫者的任何一次伟大的运动都少不了劳动妇女的参加。”①在川陕苏区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妇女解放运动也展开得如火如荼。

一、川陕苏区建立前妇女处境恶劣

红四军入川前,军阀连年混战,当地妇女不仅被反动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捆绑,还被“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所束缚。当时的川陕边区,男人大多抽鸦片劳动力弱,年轻力壮的都被拉夫充军了,因此,妇女除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还要充当生产力。[1]川北地区广泛流传的“只有男州,没有女县”言论也反映了当地妇女在政治上毫无地位的事实,“更说不上集会、结社、言论、选举和被选举权,离婚、结婚等生活史,政治上的自由了。”②当时,川陕边区还有抱童养媳的旧俗,这些童养媳比普通妇女命运更加凄惨,不仅要洗衣煮饭砍柴挑水喂猪喂牛,还时常遭打骂挨饿受冻,据徐向前同志回忆:“有的被毒打致残,有的被切开小腿肚子塞进盐巴折磨,有的被捆起来扔进河里淹死。”③许多童养媳不堪压力通过上吊、服毒、跳崖等方式自杀。川陕边区的妇女在这样的封建旧制的统治之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非人的生活。因此,她们渴望通过革命来改变自己的命运。[2]

二、苏区建立后妇女们迎来命运的改变

川陕苏区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妇女工作。川陕省委为使当地妇女尽快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决定执行在中央苏区公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强调婚姻自由的原则。1934年,党和苏区对婚姻条例进行修改补充,废除包办婚姻、禁止童养媳,实行一夫一妻制。[3]当地妇女从男权社会中渐渐抽离出来,享受与男子平等的婚姻权利。毛泽东曾经说过:“这种民主的婚姻制度,打破了中国四千年束缚人尤其是束缚女子的封建锁链,建立适合人性的新规律,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胜利之一。”④同时,川陕省委还颁布《妇女斗争纲领》,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与男子一律平等”⑤,同时规定妇女有参加一切社会团体的权利。

为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川陕省委积极动员妇女参与政权建设,选拔了许多优秀妇女进入各级政权机构。在党的组织系统中,省委、道委、县委、区委均设有妇女部;乡村支部有妇女干事。在乡以下成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村设有妇女协会会员小组,小组又设有不脱离生产的洗衣队、慰劳队、缝纫队等。川陕省委通过这种方式领导劳动妇女参加土地革命斗争,在最大的限度内发展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她们拥护苏维埃和红军,她们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改良了自己的生活。

此外,提高妇女文化教育水平也是川陕省委的一项重要工作。1934年川陕省委设立妇女学校,培养了数百个与群众有联系的地方妇女干部。⑥川陕省委还设立社会文化局,专门指导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的工作,组织了读报会、识字班等,为提高妇女和群众的文化水平及思想觉悟提供了平台。

三、解放后的妇女们积极投身革命

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以及红军战争的不断胜利,川陕苏区的妇女们得到解放后深刻认识到,只有靠中国共产党她们才可能实现自由和平等,所以她们承担了当时扩红的大量任务。除了自身参加红军,她们还鼓励家人参加红军。当时,妻送夫、母送子、姐送妹去参军的情形比比皆是。[5]除了协助扩红,川陕苏区的妇女们还从各方面支援红军工作,有的妇女在后方加入担架队、洗衣队等,有的连夜赶制棉衣、棉袜,还有的在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的组织下,担着粮食、蔬菜、鸡蛋等,到附近的驻军和医院慰问伤员。[6]

反六路围攻时,后方各部门积极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大批妇女干部也撤退到中心区,为满足妇女保卫革命果实的愿望,便成立了妇女独立团,她们一边配合红军主力作战,一边学习军事和练兵。张琴秋同志后来回忆“妇女独立团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像个革命军人一样,坚决执行命令,遵守部队纪律,搞好群众关系。她们对革命事业贡献很大。”⑦

红军入川,使川陕边区妇女们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深受封建剥削和压迫,她们参与革命的决心一般人更坚定,革命热情也更高涨。在川陕苏区存在的2年多时间内,她们为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历史的长河始终奔腾不息,但是她们的事迹将被后人永远铭记。这也提醒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更应引起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只有把妇女工作做好了,才能让她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

注释:

①《庆祝国际妇女节》,《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卷第43页。

②林超:《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长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1页。

③徐向前:《徐向前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267页。

④《中国妇女运动文献资料汇编》第1册,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版,第310页。

⑤《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81页。

⑥《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边区、川陕边区史料》,第319页。

⑦《红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第478页。

[1]林超,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史[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220.

[2]林超.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长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382.

[3]陈雪涛.川陕苏区的妇女解放与妇女歌谣[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4):19-24.

[4]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G].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94.

[5]马建堂,刘长江.川陕苏区时期的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2-85.

[6]中共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通江苏维埃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98.

K263

A

1671-864X(2016)08-0039-01

周治君(199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学生,法学硕士,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边区苏区根据地
苏区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苏区人家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窗台上的妈妈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