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划蓝图,构建杭州体育大产业格局

2016-08-15张伟平

杭州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杭州市体育产业

文 张伟平

谋划蓝图,构建杭州体育大产业格局

文张伟平

随着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相继举办,体育产业必将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海和新动力。因此,进一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对于推动杭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杭州体育产业经过近几年培育,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产业门类逐渐增多,各门类收入不断增加,带动了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预计“十三五”期末,杭州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将达到700亿元,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左右。

产业政策框架不断完善。近年来,杭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若干意见》《杭州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杭州市体育局大型体育竞赛活动承办单位招标(试行)管理办法》《杭州市体育产业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政策。2016年,杭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同时正积极编制《杭州市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健康杭州“十三五”规划》等有关专项规划,逐步搭建起有序发展、依法治理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体育产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近年来,杭州市逐步建立起包含体育健身服务、体育装备制造、体育运动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培训、体育经纪、体育彩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其中,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健身服务、体育赛事运营等特色行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全市体育运动用品制造业专业企业超600家,体育制造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2家,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体育产业制造集群2家。杭州生产的船艇、健身器材、运动休闲用品、球拍等体育器材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不但营销全国,还远销欧美等国。开发和培育了杭州(国际)马拉松、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钱塘江国际冲浪挑战赛等多项国际及国内大型赛事及体育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杭州特色体育赛事品牌。

新兴体育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涌现足球等多种形式的市场化运作专业队比赛。体育旅游、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体育经纪等业务发展迅速。如体育滑水表演、摔跤表演、体育健美表演、搏击表演、武术表演、航空航海模型表演等竞赛、表演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体育社会组织作用显现。先后成立了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体育产业协会)、保健服务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专人负责、专业服务,已经形成杭州市体育产业展暨运动休闲嘉年华活动、西湖登山节、骑游大会、毅行大会等品牌体育活动。同时,加强社区和农村的体育组织、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依托杭州市民卡系统,统一建立“智慧健身”系统,打造基于新技术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系统。完成手机APP软件的开发,设计操作性强、快捷的健身平台,实现健身场馆GIS电子地图位置查询、健身场馆位置定位、空位查询、健身场馆云端预定、一键约访、体验评价等功能。

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体育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不高。从体育产业的构成来看,主要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占比较高,体育服务业的内涵及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用品自主开发设计能力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还没有形成自主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性体育产品。

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不足,体育消费半径过大。杭州市现有住宅集中片区和商业中心存在公共体育设施配套不足、体育活动场所偏少、体育场馆偏远等问题。消费者本身参与体育健身消费的时间成本及路途消耗成本过高,消费半径拉长,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体育产业项目布局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集聚度不高。部分体育项目在投资、引进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高尔夫球、保龄球、台球、钓鱼等项目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导致恶性竞争。部分企业服务质量差,社会效益不明显,经营业绩不佳。

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当前,杭州体育产业仍然存在民营体育企业融资难、体育商业赞助规模小等问题,需创新市场化融资渠道,以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体育产业高端人才缺乏。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熟悉国际体育赛事规则和运作模式,懂得现代体育赞助营销、具备媒介市场运作和战略思维的体育人才严重不足。

加快杭州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新体育产业服务管理机制。逐步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强化对体育赛事的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培育、多元投入等方面的创新,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融资担保、产权交易等市场服务平台。加强体育基金会、体育产业协会、职业体育俱乐部等各类体育社团建设。在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经营、公益性赛事活动承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等方面,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精心打造体育产业和赛事品牌。努力提升杭州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软环境,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杭州特色的体育产业和赛事品牌。“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2-3个国际知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品牌,培育2-3个国际一流的体育赛事和一批传统品牌赛事。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着力培育以游泳、赛艇、皮划艇等项目为重点的“水上运动”赛事品牌。

强化财政税收政策支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七大工程包”中央专项资金和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基金的项目支持。研究设立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资助、贴息等方式扶持体育企业、体育赛事、体育人才等。对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按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体育冠名、广告性赞助、公益性广告费等支出,可按规定享受税前扣除政策。

创新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体育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开发与体育相关的保险、信托等金融创新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杭州市体育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强市场化运作,强化基金使用监管,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体育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

加快梯队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与世界性赛事和综合性大赛相适应的高水平体育管理和经营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有力的措施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加强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推进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不断提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作者单位:杭州市发改委)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杭州市体育产业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玻璃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体育产业之篮球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