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坚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则保证

2016-08-15杨煌

中华魂 2016年2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文/杨煌

“六个坚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则保证

文/杨煌

今年,我们已经步入了“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那么,在这一时期,如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的发展原则,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六个坚持”是我们党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的,深刻反映和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保证。

这“六个坚持”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价值取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统领;坚持科学发展,是我们不可动摇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坚持深化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坚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和条件;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也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这六个发展原则,解决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要求、中心任务、根本动力、基本路径、发展条件和根本保证,这既是对我们发展成功经验的正确总结,也是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势的准确认知,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

这“六个坚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在推动伟大实践的发展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时代的载体和体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六个坚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与“八个坚持”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是具体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区别而已。

这“六个坚持”也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衔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纳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居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而“六个坚持”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样不仅都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一致性,前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遵循的原则,后者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

“六个坚持”更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中国经济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和较大的下行压力,正经历着改革阵痛、发展转型。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六个坚持”就是我们总结出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是我们克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困难的“法宝”。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要求的,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第三,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动员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坚持科学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十三五”发展的基本依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坚持科学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向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首先,要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的,必须增强政治定力,把握正确方向,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其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三,要适时抓住改革的着力点。当前,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第四,要坚持战略上的持久战,战术上的歼灭战,切实抓好改革方案的实施和改革措施的落实,防止改革出现“肠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确认识和把握党与法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其次,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第三,要用法律的形式巩固和落实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保证人民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如期实现“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首先,要立足国内,运用好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其次,要全方位对外开放,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既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第三,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首先,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次,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第三,要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坚持党的领导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