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甲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关系的探讨

2016-08-12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6年7期

王 静



某三甲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关系的探讨

王静

安徽省立医院药剂科,合肥 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药品短缺率、药资回收毛利率的关系,旨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药品经营绩效。方法将某三甲医院一级库与二级库的药品月消耗量、药品月平均库存量、药房药品请领计划数、药品短缺数等数据输入Excel 2003,计算药品周转率、药品短缺率、药资回收毛利率等。结果一级库2009-2012年药品库存周转率分别是254.3%、386.1%、282.1%、289.7%。2012年一级库每月的药品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不相关;二级库药品周转率最低的为222.1%,最高的为375.5%,因此,衡量药品获利能力的药资回收毛利率相差较大。结论各库存单位的药品库存周转率虽然符合2012年卫生部《国家级优质评审标准》,但是药品库存管理依然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规范统一的药品库存管理方法。用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合理控制药品库存,从而提高药品周转率,不会导致药品短缺率的增加,但是可提高药品经营绩效。

[关键词]药品库存周转率;药品短缺率;药资回收毛利率;药房经营绩效

0 引言

医院药品管理者基本上是药学技术人员,药品库存管理多凭经验,缺乏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随着现代物流技术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占医院流动资金较大的药品的库存管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2012年卫生部《国家级优质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85%以上药品的库存周转天数少于10~15 d[2]。因此,零库存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和药品ABC分类管理法等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库存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3]。但是库存周转率的提高是否会影响药品缺货率,以及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房经营绩效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结合某三甲医院药品库存管理数据,探讨药品库存周转率、药品短缺率、药资回收毛利率的关系,旨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药品经营绩效。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某三甲医院HIS的子系统西药库(一级库),2009-2012年每月药品出库金额及月平均库存金额和2012年各药房(二级库)每月药品销售金额及月平均库存金额;药品短缺数据来源于HIS各药房药品申请计划数及药品实际出库数。

1.2方法将某三甲医院2009-2012年每月药品出库金额、月平均库存金额;2012年1-12月二级库药品申请计划数与药品实际出库数等数据输入Excel 2003,计算药品库存周转率、药品月周转天数、药品短缺率,分析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的关系、库存周转率与药资回收毛利率的关系,评价一级库与二级库药品管理绩效。库存周转率=(月消耗金额/月平均库存金额)×100%;库存天数=月平均库存金额×当月天数/月消耗金额;药品短缺率=(短缺药品/实际申请药品计划数)×100%;药资回收毛利率=(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平均库存额)。

2 结果与分析

2.1一级库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的关系

2.1.1一级库2009-2012年药品库存周转率变化情况某三甲医院一级库负责全院药品供应,下设4个药房。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40%~50%左右,加强药品库存管理,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对医院资金充分利用至关重要。药品库存周转率也叫库存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平均存货周转与更新的次数。周转率越高,提示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资金水平越低,存货转换为现金速度越快。某三甲医院2009-2012年月平均库存周转率与月平均库存周转天数见表1。由表1可见,2009-2012年月平均出库金额基本呈上升趋势,但是库存周转率在2010年最高(386.1%)。以往我院药品实施金额管理,2010年我院药品预实施供应链管理,因此,药品必须实施数量管理并且做到账物相符,这对药品管理的要求更高、更严,但是后来由于我院信息系统及各方面原因,药品供应链管理被搁置。2009-2012年月平均库存周转天数7.8~11.8 d,符合2012年卫生部《国家级优质医院评审标准》,85%以上的药品库存周转率少于10~15 d的要求。并且与多数文献报道的库存周转天数基本相当[4]。但是4年来,药品库存周转率变化不大,说明物流技术在药品库存管理方面的应用及医院对药品库存管理的高要求并没有对我院药品库存管理产生太大影响。

2.1.2一级库2009-2012年每月药品库存周转率变化趋势2009-2012年每月库存周转率见图1,由此可见,2010年库存周转率较高,而且每月的库存周转率的偏差较小。说明库存管理标准统一并且效率较高。其他年份每月的库存周转率不稳定,尤其年初的几个月库存周转率波动较大,这与年初轮岗,工作人员对新工作缺乏经验有关。盘存月份的库存周转率较高,这与盘存压缩库存有关。为长假备货月份的库存周转率较低,国庆长假前的9月份周转率较低。由此看出,某三甲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依然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规范统一的药品库存管理方法。

表1 2009-2012年月平均库存周转率变化情况

图1 2009-2012年库存周转率变化趋势

2.1.3一级库药品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的关系药品库存周转率是衡量药品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药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与特殊性,药品短缺造成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包括延误临床救治带来的社会效益损失。传统认为,药品库存低、周转率高必然导致缺货率的增高[5]。本文对2012年1-12月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作半对数图(见图2),发现由药品周转率曲线与药品短缺率曲线看,两者不相关,并且两者数据无任何规律可循。如1月份的库存周转率最低,其缺货率较高。对2012年药品短缺的研究发现:短缺药品中,低价小品种及普药占药品短缺的71.2%。如一些经典老药的价格几十年不变,生产企业无以为继,只有停产或生产改头换面的价格高出数倍的所谓新药,导致价格低廉的临床必需药品的短缺[6]。这些药品价格低廉,用量少,对药品库存周转率不会造成太大影响。针对低价药品的短缺问题,2014年4月26日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改革低价药品的通知,鼓励药品企业生产低价药品的积极性,取消533种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这一举措是减少低价药品短缺的有效措施。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药品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不会造成药品短缺率的增加。

图2 2012年1-12月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的半对数图

2.2二级库药品周转率与药资回收毛利率分析

某三甲医院输液类及用量较大且比较稳定的药品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由配送公司直接配送到药房。随着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实施,药房的药品库存周转率受到更多关注。该院有4个药房,各药房由专人负责药品的请领与管理。2012年1-12月各药房的药品库存周转率见表2。由此看出,各药房药品库存周转率相差较大,说明我院药品库存管理依然缺乏统一标准,药品库存周转率的高低由人为因素决定。其中B药房的周转率高,证明其库存药品占用资金较少,药品周转较快。评价经营绩效的另一指标是“效益—周转”公式,是衡量与库存周转率相关的获利能力[7]。因为多数药品的毛利率是一定的(15%),那么不同的药品库存周转率就存在相应药资回收毛利率。如A药房的药资回收毛利率为15%×2.22=33.3%;B药房的药资回收毛利率为15%×3.75=56.3%,那么B药房的获利能力比A药房高69.1%。

表2 2012年1-12月各二级库药品库存周转率比较(%)

3 讨论

3.1药品具有其特殊性,保管条件要求较高,药品库存的增大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占用较多的资金,使保管费用增加,而且给药品有效期管理带来隐患。因此,加强药品库存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尤为重要。2012年卫生部《国家级优质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85%以上药品的库存周转率少于10~15 d,但是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差较大[4,8]。不同医院(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等)应结合自身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药品库存管理方法,将药品库存控制到最佳,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2大多数医院使用的HIS药品库存管理模块较简单,缺少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面内容,为规范我院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相关人员曾要求信息系统添加相应功能,经过多方努力都无法实现。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的关键是借助信息技术,将现代医药物流管理模式引入医院药品管理,将药品在医院的流动过程看成一个整体[9],而不是药库、药房各自为营。只有将全院药品库存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把整个供应链的药品库存降至合理水平。才能加快医院资金周转。

3.3影响药品库存及用量的因素很多,如季节性发病率的波动,医师用药的习惯性,超适应证或超规定剂量用药等给药品库存管理带来不确定因素,为保证药品供应,应在加强药品库存管理的同时,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及时清理因数量、质量、有效期等因素造成的积压药品[10]。积压药品不仅占用药品库存,还增加了药品的安全隐患。

3.4库存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药品短缺数据靠手工统计,工作量大而且繁琐,统计数据有限,结论有待进一步考证。有报道,医院药品临床供应短缺与库存量无直接关系,而与员工工作能力相关,与生产脱节、托运滞后等相关[11]。传统经验认为,周转率与药品短缺率呈正相关,但是缺乏数据支持。

3.5现代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药学技术人员提出新的挑战。应在保障高质量的药品供应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药品库存管理,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药品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蒋云,王诚,毛晨梅,等.合理控制药品库存降低采购成本[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5):1304-1305.

[2]马瑛,庞成森,王新鹏.完善医院药品供应链与优化库存结构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3,24(21):1969-1971.

[3]冯运,朱珺,顾嘉钦.采用ABC库存结构分析法和订货点技术优化贵重药品管理[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4):268-271.

[4]冯洁,郭绍来,罗世芹.我院2010年2-5月药品供应情况调研[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67-1468.

[5]冯运,庞成森,王新鹏.完善医院药品供应链与优化库存结构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3,24(21):1969-1971.

[6]赵志刚,王莉文,朱乐婷.全国5地区16家医院药品短缺现象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4):246-248.

[7]王晓强,吴玉林,沈郁.药品库存周转率与药资回收毛利率的计算与评价[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6,9(1):85-86.

[8]余琳,文永兰,张燕.实施医院药品零库存的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4):314-315.

[9]颜耀东,王楠,刘东麟.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7):578-580.

[10]单文治,谢静,顾苏俊.医院积压药品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1):69.

[11]曾斌,冯浩,刘凯南.医院药库大库存电子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药业,2011,20(24):64-65.

收稿日期:2015-11-23

DOI:10.14053/j.cnki.ppcr.201607035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inventory turnover and drug shortage rate at a third-level grade A hospital

WANG J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Hefei 2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rug inventory turnover,drug shortage rate,and gross profit margin of recovered drug costs at a third-level grade A hospital,aiming to accelerate capital turnover and improve the drug management performance.MethodsRelevant data about the monthly drug consumption,monthly average inventory,the planned quantity of requisitions for pharmaceutical drugs,and the medication shortage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drug warehouses at the third-level grade A hospital were input into an Excel file to calculate the drug turnover rate,drug shortage rate,gross profit margin,etc.ResultsThe turnover rates of the primary drug warehouse from 2009 to 2012 were 254.3%,386.1%,282.1%,and 289.7%,respectively.No relevance between monthly drug turnover and monthly drug shortage was detected in the primary drug warehouse in 2012.The drug turnover rate in the secondary warehouse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as 222.1% at the lowest,and 375.5% at the highest.Therefore,there was a great difference in gross profit margins of the recovered drug costs which were taken to measure the profitability of drugs.ConclusionThough the drug inventory turnover rate of ea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High Quality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n 2012,the drug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still dependent on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is in lack of standardized and unified regulations.To take reasonable control of drug inventory turnover through scientific inventory management will not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the drug shortage rate,but it will improve th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Drug inventory turnover;Drug shortage rate;Gross profit margin of recovered drug costs;Drug management performance

·药房·药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