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那么大,不就是个耳机吗?

2016-08-11ColdYoung

科学大众(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外置解码音质

ColdYoung

还记得,在那个iPhoneSE都还没出门的春天,iPhone7的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其中,传得最火,说得最热闹的就是下一代iPhone上取消3.5mm音频接孔。这听起来,可是一个“惊吓度”很高的消息啊。当耳机玩家在吆喝“又可以换耳机”、当耳机小白要呐喊“又要换耳机”时,大家都在迷惑为什么要换接口?3.5mm接口哪里不对吗?那换了接口之后,原先的耳机还能不能用?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

苹果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尽管,苹果这个“砍掉3.5mm接口”想法传得特别火,但第一个这么做、想这么做的可不只有苹果一家。在智能手机还没有像今天普及的年代,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就已经开始尝试用数据接口来连接耳机。这个群体中,也不乏一些“强调音质”的音乐手机。其中,索爱就有一款提供“数据接口——3.5mm接口转换器”的音乐手机。2011年6月,OPPO就推出了一款用USB作为音频接口的安卓手机。不过,在这两个不强调手机音频解码年代,把3.5mm这个

模拟信号输出接口换成数字接口的作用并不大。毕竟在那个年代,人们不会为了听歌而给手机接一个体积大两倍的耳放。走在路上,这也没有带个蓝牙耳机来得酷炫。

而到了2013年,vivo推出了一款主打影音的智能手机。这款手机抛开了“手机想提升音质,就该加特效”的不良传统,开始从解码、放大等音频的基本功中下功夫。与此同时,不少普通用户开始关注手机的音频听感表现,一些外置耳放等小型音质商品也应运而生。除了索尼、安桥、铁三角这些做便携耳放的传统品牌以外,森韵、阿斯翠等国内音频厂商也开始推出相关的产品,也让这个话题重新热起来。

最后,来到了2016年初,自各家外国媒体不断地传“苹果砍掉3.5mm接口”这个消息后,让这个话题又进一步升温。现在不仅仅是各家媒体都在关注,不少手机品牌、芯片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所以,如果苹果真的要取消3.5mm接口转投数字接口的话,他们绝对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为什么都要向3.5mm接口开刀?

现在大部分手机、音频厂商都拥有了这一想法。但是,是出于什么理由,他们都想向这3.5mm接口动刀呢?在传出“苹果取消3.5mm接口”消息的时候,就有人猜测苹果是为了厚度而动的刀。

化简机内结构,让手机变得更薄。手机这种移动性需求极高的产品,制造者无时无刻都想把它变薄。要在内部空间早已“寸土寸金”的状态下,让手机塞下音频的专用芯片、专用电路的话,是一种不太现实的做法。要不是屏幕尺寸持续飙升,让手机用上独立的音频模块这种想法,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够实现。不过,如果手机只是作提供音频文件之用,将所有解码、放大等工作都移到手机外部去做,这个问题就能够好好解决。即便手机变得再薄,体内空间再小,它也能“拥有”独立解码系统,还是能够提升音质的。

从手机的拆解图看来,砍掉3.5mm接口还是会让手机变薄一些。在取消3.5mm接口之后,电路板上的相关结构也会减少,占据的相应体积也会减少,从而降低机身厚度。而OPPO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将机身厚度控制到了4.85mm。如果苹果或今后其他手机品牌想这样做,这其中一定会有相似的考虑。

接口的改变除了能够影响机身厚度,还让传输信号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模拟信号输出改为数字信号输出,为的就是音质。通过3.5mm接口传输的是已经处理好的模拟信号,而通过USB等替代接口输出的则是未经过完整加工的数字信号。对比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具备更多的可塑性,为用户提供的可能性和玩点也会更多。

在2013年之前,安卓手机厂商很少会去主动谈音质、谈听感,这里主要还是跟手机本身有关。毕竟,手机只是一个文件提供方,它不参与解码等处理工作,因此也无需考虑内部解码的问题。只要解码耳机能够支持,那么让手机用上高规格音频,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要在几种外置解码方案中选一种,那外置解码的DAC耳机应该是苹果最容易实现,也是最可能实现的一种。

苹果在2014年5月,用30亿美元收购了 Beats。那次收购的内容包括2015年11月推出的流媒体服务之外,还包括一些无线耳机的制造资源,但就没有涉及有线耳机、解码耳机的制造方案。不过,按照苹果目前的做法和实力,制造出一款带解码的头戴式耳机,也不是难事。

另外据报道,英特尔在最新的开发会议上展示了USB-C耳机插孔设计,用于取代传统的3.5mm耳机插孔。英特尔希望通过这种新技术,实现外置解码的同时,也能够为耳机提供更稳定的供电,确保声音的质量。同时,耳机也可以再进一步压缩体积,无需再为内置电池考虑。除了英特尔的技术,目前用数据连接的DAC耳机基本上都不需要考虑供电和续航等因素,内置电池已经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能够解决手机续航不足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

除了提升解码质量以外,数字输出至外部解码也能提供更多的可玩性。例如,索尼的最新机型能够在解码后实现“左右平衡输出”,将声音分离成左右声道输出到耳机当中。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样做能够为声音增加“空气感”,意思就是在扩大声场表现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其“宏伟感”。尽管在专业发烧友面前,这只不过是一种数码味极重的修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算是一种解码后续的玩法。相信,大部分用户都不会抗拒这种后续的可能性。在未来,相信这种“可能性”,将会更加多种多样。

改变带来的不便

使用这些数据接口的耳机之后,部分用户的使用方式会发生改变。例如:你不能够一边充电,一边打电话听音乐。使用蓝牙连接的话,也未必能够享受到有线外置解码提供的效果。不习惯给手机添加转换口、外置DAC的用户,会因为要“捆绑”(音频圈内对前端播放器连接耳放的说法)而感到使用和携带的不便,使用自供电的DAC耳机,也要考虑耳机的续航。不能忍受手机“一天一充”的用户,相信也更不能忍受“一天一充”的耳机吧。这些体验上的改变,也是这种革新的推进阻力。用户得不到一个很好的体验,他们也不能够从这些牺牲中换来一定的成效,相信他们也不会愿意做出这种改变。

3.5mm接口的退场,更多的是表现一种发展方向。缺乏技术更新能力,这也是它消亡的原因之一。这包含着,业界中盛行的“接口化简”的思维,用综合性较强的数据接口去取代3.5mm这种功能较为单一的模拟信号接口。未来,3.5mm接口的轮换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不仅仅在接口,对于手机这样一个移动性极强的产品,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外置解码音质
解码 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文化解码
文化 解码
文明 解码
雷电3接口 笔记本叫板台式机的底气之源
论现代美学思潮影响下的钢琴演奏新趋向
无外置缓存设计饥饿鲨推出TL100系列入门级SSD
笔记本福音AMD也推外置显卡
耳机,你真的是用来听音乐的吗?
产品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