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影像为一个时代鉴证

2016-08-10宣宏宇

中国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炉质感本真

宣宏宇

关于工业文明的力量与速度之美,一个世纪以前的马利内特(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就在《未来主义宣言》中用狂热的语言反复地颂扬过,毫无疑问,他真切地描绘了机器的形式魅力,然而,未来主义者们却忽略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再强大的机器也不过是工具,它们的主人终究是人,是人创造并使用机器,也只有人才能赋予机器超然的力量,并对其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这一点在海因(Lewis Wickes Hine)的镜头下成为焦点,在那组题为《动力房》(Power House)的著名照片中,他赞美的是劳动,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主人——工人。

李志雄是认同海因的。作为一位在昆明钢铁厂生活了几十年的大学老师,李志雄用相机记录过这个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的方方面面,而如此集中,如此近距离地拍摄高炉生产场景节点的某一天还是第一次,也是镜头下这座高炉的最后一次生产。组照拍摄于昆钢五号高炉停产的当天,这是昆钢集团响应国家“去产能化战略”,决定停止生产的7座高炉中最后一座停产的高炉。照片中,有“厮守着自己逐渐逝去的年华”的老师傅,也有“一腔热血”正“洒在奔腾的洪流之中”的小师傅。停产之后,他们中有的人将退休回家、有的人将转到其他的工作岗位上去……

告别时刻总是伤感的,尤其是这样一种与曾经的事业和理想的告别!然而,其间的悲壮并没有浮显在任何一个人的脸上。他们淡定从容如往常那样,专注于手中的活,在镜头前或踌躇满志地一笑,或稍有局促地凝视,或只在炽热的烟雾间匆匆留下一抹身影……于是,与他们并置的那些斑驳的机器便不只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更渗透出劳动的尊严。这大概也正是李志雄想要与我们分享的感触。

在所有的照片中,没有一张呈现了5号炉的全景,局部的空间、局部的机器,片断的光影、片断的劳作,还有擦肩而过的工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些碎片式的聚焦融汇出巨大的时空,超越画面,如果非要找到一种描述,那就是质感,一种不仅限于成像颗粒与物像肌理的质感。尽管是黑白图像,但仍不乏纯青炉火的灼烧;尽管是静态图像,但尘封的锈迹间往事历历在目;尽管只有几行诗文相配,但却似有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李志雄在拍摄这组照片时并没有像桑德(august sander)那样刻意地强调人物形象,然而却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了最为饱满的精神状态,它们成为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见证。

由此,这组作品流露出一种哲学意味,一如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力图在《存在与时间》里阐明的存在者之存在的意义——一种本真能在的此在式的见证。如果说海氏的论述太过晦涩的话,李志雄的镜头则已将这一问题揭示得十分生动。这是对一座即将关闭的高炉的纪录,它定格了最后一次生产的若干瞬间,这些瞬间是当下的,但它们所呈现的人与事物却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在这些聚焦与失焦交织的瞬间里,作为本真能在的劳动又一次经历工具的新旧交替,而作为此在的5号炉的最后一次劳作成为了见证。当这一见证凝固为影像时,我们似乎再次看到了海因晚期作品所表现的那种对工人劳动的尊重和对工业加以肯定的乐观信心。

的确,作为机器的主人,工人的创造力不会因为曾经熟悉的工具的淘汰而衰竭,尽管其间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多年情感割舍的痛苦和现实转型的艰难,但作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总得要直面挑战,毕竟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面对这一有着宏大意义却又微观生动的历史事件,作为一个昆钢人,李志雄无意于追求拍摄方法的纯洁,而是在表明对于亲眼所见的事实担负的责任。因而,这不是一组感怀煽情或玩味形式的小品,而是一组坚守纪实摄影的人文价值的严肃作品,撼动我们视觉的并非高炉炼钢的力量形式,而是劳动本身展现出的强烈质感。

猜你喜欢

高炉质感本真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本真
粽子
高炉前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层叠荷叶边
Colorful you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轻盈雅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