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术期刊论文谈《米德尔马契》在中国的接受

2016-08-09常晓丹

出版广角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乔治学术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刊登的关于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学接受”的研究方法,分析《米德尔马契》被中国评论家和读者接受的现状、热点及其转向,并指出这部小说在中国引起小众出版热潮的原因。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米德尔马契》;学术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常晓丹,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米德尔马契》(以下简称《米》)于19世纪70年代问世,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因其宏大的结构、丰富的细节、深厚的道德寓意与精神内涵而受到知名评论家的推崇[1]。20世纪,《米》在西方评论家伍尔夫、利维斯、海特、哈迪、哈维等人的赞扬声中,晋升为最伟大的英国小说之一[2]。在中国,它又得到了怎样的评价?本文以25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与之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这部小说被中国评论家和读者接受的现状、热点及其转向,并分析这部小说在中国引起小众出版热潮的原因。

一、《米》相关学术论文在中国的发表

《米》作为乔治·艾略特的巅峰之作,西方评论家眼里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以及英国读者推选的必读百本小说之一,在中国的引进出版和相关研究却远远无法与它在国外的声望相匹敌。自1987年项星耀的中文译本出版以来,这部小说仅于1990年、2006年和2008年每年再版过1次,其出版次数之少足以说明《米》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大众关注。然而,这部小说的学术价值却吸引着思想上不断发生变化的中国评论家 [3]。这个学历较高的小众读者群体,不仅一直关注这部小说,还通过学术期刊发表他们关于这部小说的创新思路和学术见解[4]。因此,研究关于这部小说的学术期刊论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在中国学术界的接受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上输入关键词“米德尔马契”,并将截止日期设定为“2015年12月31日”,可检索到与《米》有关的文献353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204篇、博硕论文75篇,其他文章74篇。笔者以“出版年份”为横坐标、“学术期刊论文刊登数量”为纵坐标绘制《米》学术期刊论文分布图(见图1)。

由图1可见,国内《米》的研究论文有两大特点。

第一,2006年以前,与《米》有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年出版量在10篇以内,年平均值为3.3篇;2006年以后,与《米》有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年出版量在10篇以上,年平均值为16.8篇。这些数据表明,2006年以前,这是一部被中国学术界冷落的外国文学作品。2006年以后,中国学术界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进程加快,它开始得到广泛的解读和传播。此外,《米》1990年的再版,虽然没有使其获得广泛的读者群,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时中国评论家对它的关注度。

第二,2009年,中国学术界对《米》的研究出现了第一次小高潮,这一年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数量超过了20篇,这可能与小说在2006年和2008年的再版有关。2013年,中国学术界对《米》的研究出现第二次小高峰,则很可能与2012年《米》kindle免费电子书的出版有关。如果说《米》在20世纪90年代的再版引起了当时中国评论家对它的关注,那么2012年《米》kindle免费电子书的出版则让21世纪新一代中国评论家对这部小说开始广泛接受和研究。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阅读方式挣脱了纸质译本的限制,为中国评论界带来一种新气象。

从与《米》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看到,中国评论家正在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不断地挖掘这部小说的价值,阐释它的意义,并推动它在中国的传播。

二、《米》在中国学术界引发的研究热潮

我们从《米》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小说没有得到中国普通读者的广泛接受,但却在中国评论界中引起了小众的研究热潮。这股研究热潮有三个特点。

1.“作家—作品”评价模式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中国评论家发表的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详细向中国读者介绍了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及三条情节主线,成功为评论界开启了“作家—作品”的小说评价模式。21世纪的中国评论家沿用这一评价模式,发表了92篇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2009年,《作家杂志》发表了《乔治·艾略特在中国》一文,这篇文章不仅回顾了2009年以前关于乔治·艾略特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状况,还指出“国内对乔治·艾略特的宗教道德观、女性主义思想、人本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重复性”[5]。笔者发现,在2010年至2015年5年间发表的关于《米》的学术期刊论文,有一半以上以小说文本为基础探讨乔治·艾略特的人本主义道德观和她的女性主义倾向,这说明中国评论家正在通过学术期刊向中国普通读者推介这部小说。这些学术期刊论文有一些共同特点:从乔治·艾略特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出发,向中国读者阐释了他们无法感知的社会;从《米》的文本出发,分析了乔治·艾略特的宗教道德观、爱情婚姻观、女性意识和博爱情怀;从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多萝西娅的性格特点出发,向中国读者阐释了女性情感体验。可以说,这些研究论文共同阐释了中国读者所不了解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乔治·艾略特的人本主义和宗教道德观念,并使多萝西娅这个在强烈的宗教情绪控制下,时而气势汹汹、时而忧心忡忡的女子,成为被中国评论家普遍接受的、具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圣女”[6]。

2.“女性主义”评价模式的推广

随着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推广,中国评论家在该理论的影响下对《米》的核心人物多萝西娅进行了全方位的述评。2002年,《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刊登的《多萝西娅与圣女神话之因缘》一文,从神话和女性的视角分析了多萝西娅与圣德雷莎在婚姻选择上的融合与游离,将多萝西娅与卡苏朋的婚姻誉为多萝西娅“拒绝尘世男性崇拜者的诱惑,表演与主圆房的神秘仪式”,将她与威尔·拉迪斯拉夫的婚姻视为她放弃心中的圣父,颠覆圣女婚姻模式、重建符合现实生活的男女婚姻关系的本能行为。同年,《暨南学报》刊登的《试论乔治·艾略特女性意识的独特性——对〈米德尔马契〉的重新解读》一文,将作品蕴含的独特女性意识与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所处的生存现实环境和艰辛的创作之路结合起来,对比分析了无法摆脱男权社会压制的多萝西娅所具有的女性意识。自此,多萝西娅的人生和选择成了21世纪具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野的评论家们所关注的焦点。2002年至2015年间,有32篇学术期刊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叛逆女性”多萝西娅的女性意识,以及她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和婚姻等问题。可以说,多萝西娅所经历的女性困惑、觉醒与成长,使她成为具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野的中国评论家所接受的“女性主义者”。

3.关于小说叙事策略的研究

21世纪,《米》使用的叙事策略受到了中国评论家的重视。2003年至2015年间,共有7篇阐述《米》叙事特点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这些论文不仅向中国普通读者阐释了艾略特在《米》里所使用的反讽、心理分析、戏剧化、插话、渲染过渡等叙事策略,还解释了为什么小说选用的多视角叙事模式会成为中国普通读者眼中支离破碎的、生硬或干巴巴的抽象思维[7]。2011年,《黑河学院学报》刊登的《在自由与束缚之间——解读乔治·艾略特主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母亲角色的缺失或边缘化,解释了多萝西娅在少女时代选择老学究卡苏朋,在寡居之后选择稚嫩的威尔的原因,同时,向秉承女子从一而终思想的中国读者展示了另一种女性婚姻选择。在《米》的叙事策略被解读的过程中,女主角多萝西娅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主义特质,以及她对传统男权社会的依附性和妥协性,使她成了新时期中国评论家眼中陷入凄惶困境的“迷茫的女性主义者”。

随着越来越多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米》的叙事策略,它所展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乔治·艾略特具有的人本宗教道德感和责任感,以及小说主要人物形象都逐渐变得鲜明和具体化。女主角多萝西娅想要改善村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帮助卡苏朋完成人生理想、资助利德盖特的“大爱”行为得到了中国评论家的认可,她在小说中有过的动摇和选择也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同情。

三、《米》在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转向

随着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信息的新一代中国评论家的出现,中国评论界在关注乔治·艾略特、《米》和女主角多萝西娅的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研究转向。

1.女性人物形象研究的转向

21世纪10年代,《米》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玛丽·高思受到了特别关注。2011年至2014年间,中国学术界发表了3篇关于这个人物的学术期刊论文。2011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登的《隐形的自我——玛丽·高思形象分析》一文,将玛丽誉为乔治·艾略特的一个人格化身。2012年,《文学教育》刊登的《追求完美和谐婚姻的玛丽·高思》一文,将她誉为“双性同体的化身”“和谐婚姻的构建者”。2014年,《文学教育》刊登的《玛丽的知识:智性认知和道德原则》一文,更是将她誉为“智性和德行的结合体”。新时期中国评论家对自立自强的玛丽·高思有较高的评价,不仅让她荣登成功女士的宝座,也让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作家和翻译家朱虹关注的布尔斯特罗德太太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专属于布尔斯特罗德太太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但是新时期的评论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分析漂亮、聪明又富有的女主角多萝西娅所经历的无病呻吟式的“精神追求”,而是将视线转向了尽心尽力辅佐男友的玛丽·高思和对丈夫不离不弃的布尔斯特罗德太太。这一研究转向不仅反映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意识对中国个别评论家的显性影响,也证明了“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从一而终”等传统中国女性价值观念对中国评论家的深刻影响。

2.男性人物形象研究的转向

与小说女性形象研究转向相同的是,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也受到了新时期中国评论家的关注。2010年,《国外文学》刊登了《威尔·拉迪斯拉夫与窗户意象》一文,将威尔视为开启多萝西娅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一扇窗户以及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全面肯定了威尔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同年,《外国文学评论》刊登了《〈米德尔马契〉中的科学思想——从利德盖特的科学研究看乔治·爱略特的创作》一文,分析了利德盖特的人生理想和追求。2010年《艺术广角》刊登的《从宗教期盼向世俗生活转向——评爱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和2012年《文学教育》刊登的《〈米德尔马契〉中布鲁克先生想象剖析》,则详细分析了布鲁克先生的形象。可以说,《米》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在新时期摆脱了女主角多萝西娅的陪衬和从属地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3.小说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21世纪的中国评论家不仅从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互文性理论等视角展开对《米》的研究,他们还另辟蹊径,从更独特的视角阐述了《米》的情节和人物。2012年,《郑州大学学报》刊登了《拯救物化和异化——〈米德尔马契〉的消费文化批评》一文,运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阐述了被消费文化异化的布尔斯特罗德、罗莎蒙德、利德盖特、文西等人的选择,并提出了以“爱、同情、怜悯、利他主义”等传统价值观为应对的治愈方案。2013年,《外语教学》刊登的《〈米德尔马契〉的悖论自由》一文,从阿诺德和威廉斯的自由民主悖论出发,分析了小说中隐含的悖论自由和改革出路。2014年,《外国文学》刊登的《地质学均变论思想与乔治·爱略特的道德观》一文,以地质学均变论和灾变论为切入点,分析了《米》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2015年,《邯郸学院学报》刊登的《女性·自然——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米德尔马契〉》和《青年文学家》刊登的《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米德尔马契〉》则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方法拓展到对《米》的整体阐释,进而创新了女性主义评价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评论家作为掌握文学评论前沿知识和拥有敏锐观察力的特殊受众,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向中国普通读者不断阐释《米》的时代背景、宗教道德观、人物形象、主题及其叙事策略。在这个阐释的过程中,《米》的主人公多萝西娅作为女性的历史存在意义、反抗意识,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价值逐渐被释放。虽然目前中国评论家在接受和评价《米》的过程中仍然以“作家—作品”为主线,分析乔治·爱略特和多萝西娅的宗教道德观念、女性主义特征,没能从比较文学视野出发,研究它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异同,并提高它在中国的接受度。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中国评论家会捕捉中西方在《米》研究领域的异同,同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米》的研究中。以读者为研究视角的新型研究模式必将成为更多中国评论家的选择。

[1]李维屏,宋建福,等. 英国女性小说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罗杰鹦. 《米德尔马契》的批评接受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11(5):122-128.

[3]黄鸿业. 学术期刊的舆论导向观照[J]. 出版广角,2014(3):62-63.

[4]吴向东. 乔治·艾略特在中国[J]. 作家杂志,2009(4):37-38.

[5]乔治·爱略特. 米德尔马契[M]. 项星耀,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F.R.利维斯. 伟大的传统[M]. 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猜你喜欢

乔治学术期刊论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游乐场(上)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