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前瞻之能源转型

2016-08-09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能源转型改革

/本刊记者 贾常艳/



两会前瞻之能源转型

/本刊记者贾常艳/

产业升级的终极状态就是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能源的转型也是要走向在转型中发展,在转型中升级的方向。尽管对能源转型的问题众说纷纭,但能源的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到来,不论是国计民生还是产业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受到了关注。能源问题成为代表们提案的热点之一。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小琳提案表示,“应从多个方面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大力推进能源互联网新型技术和商业模式,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还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相结合,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应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进相关实验研究平台以及示范项目的建设,利用好国内外技术研发能力,推动电转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制定电转气相关规划以及支持性产业政策,及时出台相关标准,配套出台扶持新兴产业的各项政策,二是加大电转气技术研究支持,为电转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组织保障,三是扩大电转气技术的示范和应用,四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合作计划,以及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全国人大代表、韶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余子权认为,由于传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较高,我国宜从节能和减排的一致性方面强调低排放发展。他认为,无论从对能源保障和碳减排的贡献来看,还是从经济性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节能都应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保证能源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工作。

此外,还有提案表示希望“建立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构建特高压电网故障情况下从电网、电厂到用户的快速应急处置通道,实施特高压电网故障的在线诊断、电网运行调整优化策略的在线生成,以及省调、地调与营销的自动协同控制,保障特高压大区互联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利用可中断负荷柔性控制手段,降低故障对社会的影响。”、“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快西南水电和西部、北部新能源开发,严格控制、有序发展火电,支持大容量、高参数、节能环保性能好的先进火电机组优先发展,并逐步关停、淘汰小容量、低性能、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火电产能。大力推动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施工图,各地区结合实际细化落实具体行动方案。”、“建立政府对节能减排、降碳工作的统筹管理,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的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完善能源和碳排放的统计制度。准确定位高耗能行业、高排放、重污染企业,形成城市‘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其实,从这些提案中不难看出大家对能源问题关注的一致性,就是对能源转型的呼吁。早在“两会”之前的2月,国家能源局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出席强调了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重抓好的七项工作。一是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力争用3~5年时间,退出产能五亿吨左右、减量重组五亿吨左右。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力争关闭落后煤矿1000处以上,合计产能6000万吨。推动煤炭行业兼并重组。二是化解煤电过剩产能。严格控制煤电新开工规模,对存在电力冗余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取消一批不具备核准条件的项目,暂缓一批煤电项目核准,缓建一批已核准项目。利用市场机制倒逼,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新核准的发电机组原则上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三是着力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优化控制增量,根据规划有效把握水电、核电发展节奏,发展风电、光伏 、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就近消纳为主。化解消纳存量,优化系统调度运行,鼓励发展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提高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四是加快推进电改落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降低电力价格。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加快建立电力市场,实现直接交易,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严格管控电网企业输配电价,充分释放降电价、促发展等改革红利。五是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在中央审议出台《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后,抓紧研究制定专项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在部分省市开展油气改革综合试点或专项试点。六是加强能源扶贫。 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深入开展光伏扶贫。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七是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要把提高能源系统效率,作为新常态下能源发展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工作。优化高耗能产业和能源开发布局,降低对远距离能源输送的依赖。推动能源协调发展和互补利用,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努尔·白克力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在能源消费增长减速换挡、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发展动力开始转换的新常态下,做好能源工作,思维要调整,重心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能源工作方式要从审批项目为主向推进改革和技术创新转变。应对新常态,能源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破解新常态下能源发展面临的传统能源产能过剩、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制约、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必须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实,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能源问题就像有些学者说得那样——能源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只是我们的改革方向和方式会逐步的精细化、明确化。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健全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相信2016年,政府对能源的政策方案将会在能源局七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能源领域是国企的重镇,能源改革将会使整个能源领域呈现新的气象。能源转型之路也会更加开阔顺畅。

“目前所有技术都不能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所需规模上取代传统能源。从长远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量取代传统能源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专家预计,21世纪上半叶,传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主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仅靠新能源投资和改善能源结构,无法承载清洁生产和清洁消费的重任。因此,我国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一位做新能源整合工作的海外学者表示,“能源问题要而不重。坚持能源企业国有的状况不变,能源领域不会出动摇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乱子。所有制改革,要深刻汲取煤炭系统上次私有化改革的经验;产业结构和零售市场结构调整,要建立在对需求的深刻理解上。”

产业升级的终极状态就是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能源的转型也是要走向在转型中发展,在转型中升级的方向。尽管对能源转型的问题众说纷纭,但能源的转型之路势在必行。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能源转型问题积攒了更多力量之时,终会盼来春华秋实。

猜你喜欢

能源转型改革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改革之路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改革备忘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