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战略思考

2016-08-09汤恩昱汤庆熙

北方经贸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战略

汤恩昱,汤庆熙

(1.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150080;2.哈尔滨医大药业,哈尔滨150086)



对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战略思考

汤恩昱1,汤庆熙2

(1.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150080;2.哈尔滨医大药业,哈尔滨150086)

摘要: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是新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落实陆昊省长“体现国内行政管理最先进的制度设计”和哈尔滨市委“创新体制机制,一步到位,打造‘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享受副省级事权,达到国内各类政府管理体制的最高水平”的要求。本文从战略研究入手,运用供给侧思维和现代国家治理思想,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对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战略思考和路径探索。

关键词: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战略;供给侧思维

以国务院,省、市委关于哈尔滨新区建设的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落实陆昊省长“体现国内行政管理最先进的制度设计”和市委“创新体制机制,一步到位,打造‘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享受副省级事权,达到国内各类政府管理体制的最高水平”的要求。从战略科学的角度,运用供给侧思维,借鉴国内其它新区建设经验及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把新区建设和保障民生有机结合,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对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战略思考和路径探索。

一、战略就是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第一,我们对战略的解读往往基于军事竞争条件下对战略的释义,实现战胜敌人的目的,侧重于战略的时空属性,即长期性和全局性。现代战略则更多追求多元共赢,侧重于主体、客体、环境的匹配。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恩格斯说:“历史的必然通过大量的历史偶然去实现。”知彼知己就是掌握信息,百战不殆就是确定目标,中间环节就是战略,即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使偶然变成必然的过程。可见战略需要具备四个要件:一是掌握信息;二是确定目标;三是正确判断;四是制造偶然,搭建通往预定目标的桥梁。核心是判断,判断就要有标准,正确判断的标准就是理性工具。

第二,理论形成的战略过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期,“摸着石头过河”(或然理性)。第二阶段为实践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然理性)。第三阶段为反思期,“顶层设计”(应然理性)。第四阶段为理论和实践融合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然理性)。

第三,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就是要构建“顺应国家新要求、满足龙江发展新需要、体现龙江建设新水平,服务于打造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新的增长极”的体制体系。借鉴法、德等国家体制设计的建构理性思维;结合国情、省情,参考英、美等国家的进化理性。通过体制上的结构形式布局达到机制上的功能优化。

第四,哈尔滨新区政府管理体制的三个层面:一是经济层面的政府服务国际化:负面清单,三大产业,对俄枢纽,城市群,物流中心等。二是社会层面的社会治理创新:扁平化,多元主体共治,社会服务,健康养老社区建设等。三是国家层面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法治,开放,包容,公开,公正,多元、惠民等。

第五,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设计原则:一要保证国家意志的严肃性,保障人民利益不受侵犯。二要体现政府服务的公开、公正和透明,通过扁平化制度设计实现服务全覆盖。三要建立保证党领导的先进性、政府服务的真实性和人民主体作用的监察机构。

二、用供给侧思维构建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体系

第一,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供给分类:经济层面(以团体利益为核心)的供给可分为:制度供给:市场供给,服务供给。社会层面(以公民利益为核心)的供给可分为:法律供给,秩序供给,环境供给。国家层面(以全民利益为核心)的供给可分为:法治供给,权利供给,安全供给。体现民主、法治和理性精神。

第二,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学习和传承我国传统治国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龙江实际,布局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结构体系。正确认识和判断黑龙江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的确切位置和作用空间;真正了解、理解、破解能够掌控的蒙俄、北美、欧洲与龙江可达到的经济、文化、能源交流合作的区间弹性;深刻把握龙江资源、能力、人才及可调配的资本尺度。

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不是“腾笼换鸟”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结构重塑,达到功能优化。尊重科学,坚持先立后破原则,新的功能机制形成良性运转之后再化解原有的机构设置,激发“鲶鱼效应”,避免合并造成旧的体制惯性介入。

第三,正确认识特区、开发区(经济、技术、科技)、自贸区、新区的不同使命担当;全面理解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维;直面困难,客观认识、理性解读龙江省情,树立精准落实新理念。哈尔滨新区最好的制度安排就是将现代科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龙江实际有机结合,设计具有龙江特色的制度模式。

建立特区是以局部的政治体制构建带动经济体制改革,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与世界接轨,迎来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区(经济、技术、科技)的建立则是“扬长避短”通过经济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自贸区则是“扬长克短”在划定区域内建立适宜国际贸易规则或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融入国际社会;新区则是“扬长补短”用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政府减少事权,促进机构精减。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改革的评价新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为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

三、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体系设计

从战略视角来看哈尔滨新区建设及对体制机制的创新要求,哈尔滨新区是在建立一套以经济、科技、服务贸易、社会治理创新为切入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常态的执政体系。所以,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围绕市委确定的“努力使其成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使新区成为未来哈尔滨发展的新动能,在推动龙江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任务要求来创新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体系。

建议中共哈尔滨新区区委书记兼任新区管委会主任,体现执政党执政的责任担当。符合“党政同责”思维,也是探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条件下的执政党新的执政形态。

(一)功能设计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必须以法治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健全立法、行政、监督功能为目标。

立法功能:完善新区立法;资源、规划审批;新区建设、招商备案;行政涉法文件、事项管理。

行政功能:明确执法、检查范围;强化对经济、社会管理的协调和发展;增加服务、保障力度。

监督功能:整合市委、人大、政府等机构监督、监察功能,建立有效、合一、全面的哈尔滨新区监督机构,实现全员监督。图示如下。

(二)机构设置

依据我国政体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哈尔滨新区人代会(哈尔滨市人大)应设立新区监察委员会和新区法制建设委员会,行使立法和监督权力。

设立政策研究局,负责具有战略性、政策性和创新性质的措施、法规、项目等试点工作。并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新区建设、发展的专业新型智库建构形式。

在服务供给中,设立经济发展局、社会建设局、规划法治局直接对接服务对象、政务事务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村镇,管理局(区级政府)不设对应分支机构,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电子政务平台、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等平台),实行扁平化管理,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推进“一库二系统”(行政审批事项库,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行政审批职能导航系统)建设。如图(下)。

四、对哈尔滨新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加强软实力建设,发挥区位优势,再塑东方小巴黎。习总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我们做了最好的广告,借哈尔滨新区成立元年,做好新区冰雪文章。如会议效益,举办“中俄哈尔滨冰雪音乐会”“哈尔滨新区峰会”“哈尔滨机器人年会”“智能物流”“龙江丝路论坛”等,提升黑龙江和哈尔滨的感知度。

第二,哈尔滨新区的产业规划应立足于战略产业开发,依靠以哈工大为主的机器人、新材料和动力系统的科技实力,老工业基地的“工匠”人才优势,国家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围绕“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开发以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办公系统和智慧家庭、智慧养老为对象的硬件配套设备、设施的研发和生产。把哈尔滨新区的战略产业建成“李克强经济学”制衡发达国家的“安倍经济学”、“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重要一环。倡导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培养哈尔滨新区独特的产业文化。

第三,哈尔滨被国务院定位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说明哈尔滨具有独特的产业、产业集群、产业工人优势,还有哈尔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但也面临部分龙江人计划经济思维模式难以一时解脱,可否研究成立具有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国资委控股的地方国营企业,探索新的管理形式,“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第四,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健康养老是养老的理想境界和价值追求。哈尔滨新区的松北核心区具有宜居优势,应开展健康养老社区建设。建设或投资由社区多元主体共同掌控的公共资源,实行社区“共有制”,探索具有龙江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建设适宜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具有内生活力的新型社区。

[责任编辑:兰欣卉]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7-0059-02

收稿日期:2016-04-07

作者简介:汤恩昱(1960-),男,黑龙江海伦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战略学、行政战略学、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汤庆熙(1990-),男,哈尔滨人,研究方向:互联网+教育、健康养老。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中俄经贸合作再上新水平的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