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骆科盛 :履职尽责正警风丹心大爱铸警魂

2016-08-08罗红霞受访者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重庆市爱心

文/本刊记者 罗红霞 图/受访者提供

骆科盛 :履职尽责正警风丹心大爱铸警魂

文/本刊记者 罗红霞 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骆科盛,男,1966年生,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级警督警衔,交通管理助理工程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十一届党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九届政协委员,现任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铝城治安支队政委。

个人荣誉:先后荣获重庆市公安局一、二、三等功各一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人民好公仆、重庆市爱民模范标兵、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十佳政法干警”、重庆市优秀志愿者、重庆好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市公安局十佳爱民模范交巡警等荣誉。

春风习习吹醒了整个大地,春雨绵绵滋润着万物生灵,这个季节遍地英雄花开,跳动着青春的色彩,演绎着生命的恢弘。他们,满怀着忠诚,奉献着火一样的热情,他们迈着坚毅的步伐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他们的骨子里透露着钢的坚韧,他们是共和国翱翔的雄鹰,他们是光荣的人民警察。——题记

在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有这样一名人民警察,他以平淡无奇,绽放着绚丽火花,他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一片精彩,他就是骆科盛。

未见其人,就早已被网上流传的关于骆科盛的故事所感动。初识骆科盛是在春光明媚的午后,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也撩动着我们对于见到这位人民好警察的迫切心情。骆科盛中等身高,温和的脸庞上总是挂着微笑,朴实中透露着智慧,果敢利落中流露着灵性,亲切随和之气溢于言表,和他交谈起来,总让人感到无比的轻松愉悦。这位从军营中走出来的铮铮汉子,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温暖着众人的心;没有铮铮誓言,却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屡创佳绩;没有豪情壮语,却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树立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光辉形象。

心怀感恩 乐善好施树警风

骆科盛出生在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中伦村一户普通农家,骆科盛的父亲是一名老军人,在一次战斗中因脑部严重受伤而丧失了语言能力。在骆科盛家最困难的时候,热心的乡亲们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这让骆科盛很是感动,一颗感恩的种子便也这样播在了他童年的心里。“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说:‘要记住那些帮过我们的人,要有感恩之心。’”也是因为受家庭教育的熏染,养成了骆科盛乐于助人的习惯。

雷锋曾写下:“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从小听着雷锋故事,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长大的骆科盛对于学习雷锋精神的热忱劲儿也越来越浓厚。1983年,骆科盛应征入伍,部队的革命优良传统和“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使骆科盛自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从军三年,他始终坚持定期为部队附近的五保老人陈婆婆挑水、做饭。1989年,骆科盛考入警队,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他从小的梦想,同时也是他拓宽为老百姓做事提供平台和空间的机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更加根植于他的心中。

1987年,骆科盛刚参加工作时,听说家乡要修桥铺路,他便毫不犹豫地将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的500元捐给家乡修桥铺路。500元,这在当时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骆科盛的大方很快遭到了本不富裕的家人的埋怨,尽管家人对他怨声四起,然而在骆科盛心里,这种无私地付出收获的却是无限的快乐与满足。

1996年,骆科盛为成都红礁玻璃厂患了血癌的夏宇小朋友寄去1000元,从那一年起,他连续五年资助渝北、南川、酉阳等地的刘康、汪琳、谢贵友、韦小云等4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学期300元;他还重点帮扶石柱县三和乡5户贫困人家,他常翻山越岭,步行两个多小时,肩挑背扛将捐赠的生活用品送到贫困户家中,却从不知疲倦;2010年冬天,他为巴南区石龙镇敬老院16位孤寡老人送去保暖内衣,还为老人们购买了洗衣机……

一桩桩、一件件暖人的事迹可谓不胜枚举。爱心不减,情缘不断,骆科盛就是这样在年年岁岁中践行着自己的职责,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用大爱书写着“好人”两个字。

爱岗敬业 践行宗旨结硕果

骆科盛始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重庆市公安局原铝城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工作期间,他在两年时间里把辖区47公里路段全程走了20余遍,磨穿了好几双皮鞋鞋底,他因此被同事们称为“走圣”。

骆科盛所管辖区数百个交通路口、弯道、陡坡及路面状况复杂,尽管如此,他却都了如指掌。在车管所工作期间,他通过对真假牌证的材质、字体、色泽上进行反复比对,摸索出一整套鉴别牌证真假的方法,练就了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在多次开展的车辆牌照整治专项行动中,依法收缴了一大批假牌照,有力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骆科盛始终坚持文明理性平和执法,他所纠正处理的1000余起交通违法行为中,无一起投诉。在车管部门工作期间,他把每名办事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登记驾驶证十余万个,发放车辆牌照数十万副,从未与群众发生一次口角。无论是交通秩序管理、车辆管理、处理交通事故,还是做交通安全宣传,骆科盛力求把每项工作都做得精细。

2014年6月,骆科盛由九龙坡区分局交巡警支队转到区分局铝城治安支队,从交警到治安警,角色的转化,不变的却是那颗对于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心。无论岗位如何变换,他总是默默无闻、竭尽所能地帮助老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从事警察行业27年来,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骆科盛一路走来所获得的成绩无不让人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在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中,骆科盛获得“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特别奖,并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中央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重庆市十佳政法干警等二十多项荣誉。

骆科盛参加石柱县公安局关爱新乐乡群众“暖冬”活动

荣誉不是终点,奉献才是真情。面对获得的一系列荣誉成果,骆科盛却说:“获奖并不是我的最终目标,面对荣誉更不能骄傲。”骆科盛对于名利的淡泊,不仅体现在他做好事不留名上,更多的是他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让给同事。在石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期间,骆科盛因工作出色,县委、县政府多次建议县公安局为他记功授奖,他却总以其他同事更合适为由婉言拒绝。从警27年来,他先后把立功受奖的机会让给同事的情况不胜枚举。他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认可,便是自己莫大的鼓励,从而也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工作也会越干越有劲儿。”

润物无声 谱写“小事大爱”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一时一事之善,有如细流;一行一业之善,有如江河;一生一世之善,则恣意如汪洋。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骆科盛长期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立足岗位,牢记宗旨。在27年的从警生涯中,骆科盛始终默默无闻地做亲民爱民的好事,用自己淳朴的言行演绎着“小事大爱”,没有轰轰烈烈的行动,却在做好一件件亲民、爱民、为民的小事中,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观念一变天地宽,言出必行,行胜于言,骆科盛不因善小而不为,采百花酿蜜,汇涓流成海。2010年7月,重庆市公安局开展“亲民爱民建雷锋式警队”活动,按规定每人要结一家“穷亲戚”,但骆科盛却结了好几家。

2011年1月,骆科盛得知九龙坡区五根村冯琳家生活贫困,便为他们送去棉被棉絮及其它生活用品。冯家门窗全破,门前道路难行,骆科盛请来木工修好破损的窗户,并请泥水匠修补好台阶,并给小冯琳送去了学费、书籍和许多生活用品,为冯琳的母亲张道兰做肾结石手术送去需要的住院费。此外,他还帮助没有经济来源的张道兰谋到一份在家糊制食品包装盒的工作。

骆科盛做好事从不留名,在常人难以理解其做的一桩桩好事上,他却总是笑笑回答:“只求心安!”在资助石柱一贫困女孩陈春苹的过程中,骆科盛一边定期帮她缴学费,一边嘱咐其学校千万不要透露自己的名字,而这样一瞒就是8年。当已是大四学生的陈春苹和家人从媒体得知帮助她数年的人竟是骆科盛时,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骆科盛发来短信以表感激和祝福。如今,每逢过年过节,陈春苹都会给这位好心的“骆叔叔”发来祝福短信,这让骆科盛甚是欣慰。“当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获得了帮助,哪怕是自己所付出的一点微薄之力,也会感到由衷的快乐与满足,如果看到群众有困难不去帮助,就会不习惯,更觉得不踏实。”骆科盛笑着回答,微微上扬的嘴角边与眼睛里流露出的坚定神态,衬着窗外的阳光,格外美好。

“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学习雷锋精神应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而自己是个普通的人,做了一些自己想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自己应该为需要帮助的人多做好事和实事。”在骆科盛眼里,帮助他人的过程不仅让自己感到了快乐,更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所在。

亲民济困 无私奉献暖民心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警27年来,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骆科盛每月都要坚持拿出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一和所获得的各项奖金,全部捐至社会爱心事业和帮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累计资助了80余名贫困学生,捐助了200余名重病患者,帮扶了30多个特困家庭。每逢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重阳节,骆科盛都要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和慰问贫困家庭,为四川“5.12”地震、雅安芦山“4.20”地震和云南鲁甸“8.03”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多年来,骆科盛带领家人和同事朋友及其策动社会爱心人士,借助社会爱心力量为多名重病患者募集医疗善款,购买医疗器械。为山区学校捐赠了多台电视、电脑及办公用品和数千余册图文课外书籍,筹集资金在九龙坡区走马小学建成了具有3000余册课外书籍,以“学雷锋志愿者骆科盛爱心队”为名义的第一所“爱心书屋”。

骆科盛看望小朋友

2012年冬天,骆科盛自己倡导了关爱山区老人“暖冬行动”的活动,带领爱心队部分成员走进了黔江区、巴南区、石柱县等多个偏远山区乡镇村社,为多个敬老院老人和偏远山区70岁以上的2000余位孤寡空巢老人送温暖献爱心,捐赠防寒棉大衣。

骆科盛慰问山区老人

2016年1月,由骆科盛等志愿者爱心团队顶着寒风和浓雾,专程给石柱县新乐乡的3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捐赠防寒棉大衣。清晨漫天的雪花迫使高速路封路,为了及时将棉大衣送到老人们手中,志愿者爱心车队果断选择了离新乡村最近的一条老路,在曲折的山路上绕行了1个多小时,最终将棉大衣送到老人手中。尽管岁末严寒,但是老人们的心中却暖意融融,乡亲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老人们握住骆科盛的手,感激地说:“这棉大衣穿起热活,感谢你们对山区老人的关心!”骆科盛却说:“回报我的第二故乡,是我应该做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爱心道路的践行中,骆科盛心知个人的力量微薄,组建一支志愿者爱心队伍势在必行。在工作之外,他时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志愿者爱心队去走访帮助那些困难群众。平日里,别人看报的习惯是看当天的时事新闻,而骆科盛总是会多留一颗心去留意当天报刊的求助栏哪里需要帮助的,一旦发现需要帮助的人群,他便又忙乎起来联系困难群众去帮助他们。尽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休息时间,他却总是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有一种感动叫平凡,有一种伟大叫坚守,平凡的人生,绚丽的风采。骆盛科凭着对老百姓的无限热爱和对公安事业的执着追求,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奉献了青春和热血,展示了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伟大情怀和崇高境界。他以平凡的故事,诠释了不平凡的时代精神,他的这种爱在传递,他的这种情在流淌……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重庆市爱心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爱心树(下)
前进中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 产业融合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蓝图
围绕“三高三宜”总愿景 建设“七彩九龙”振兴路——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九龙坡区“讴歌十九大,畅想九龙坡”诵读会在铁路中学举办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