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分析

2016-08-08杨润薇姜津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

杨润薇 姜津霞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分析

杨润薇 姜津霞

目的 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类风湿关节炎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121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性发病率较非老年组高(P<0.05)。多首发于大关节(以膝关节多见),关节外表现主要为肺间质病变,两组患者在首发关节、肺间质病变及继发干燥综合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于非老年组,有其自身的特点:男性多发、大关节受累,肺间质病变,易合并干燥综合征等,在诊治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 临床特点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的患病率0.32%~0.34%[1],好发于35~50岁,但随着人口老年化,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有增多趋势,占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总数的40%[2],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把年龄≥60岁起病的RA 称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RA)。本文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ERA患者85例及同期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NERA)患者12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及2009年ACR/EULAR分类标准。ERA患者中,男28例,女57例;年龄61~83岁,平均66. 7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 : 2.03。NERA中,男25例,女96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2.6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 3.84。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包括性别构成比、首发关节类型、受累关节总数、血小板(PLT)、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谱、肺高分辨CT、是否合并口眼干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用χ2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s)

组别 PLT(×109/L) IgG(g/L) IgA(g/L)ERA组 290±7.2 11.1±0.9 2.56±0.4 NERA组 393±7.5 15.5±0.6 4.46±0.2 P值 0.04 0.03 0.041

3  讨论

RA为严重致畸致残性疾病,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约400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增高的趋势。早期诊断合理治疗能有效降低关节致残率,因此应对ERA早期诊断给予足够的重视,分析ERA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对其早期诊断。

本资料显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有其自身的特点: (1)男性患病率升高,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男女患病比例为1:2.03,而非老年组为1:3.84。(2)ERA大关节受累较多,主要见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与文献报道[3]一致,但以膝肩关节为首发的ERA易与骨性关节炎混淆,且大关节肿胀不易被发现,因此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以大关节起病者更应引起重视。有资料表明,一旦老年人出现肩膝关节持续肿胀,经休息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不能缓解时应考虑早期ERA的可能[4]。(3)在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在RF上无差异。但C反应蛋白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中较非老年组中高,提示CRP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由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表明CRP等炎性指标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形成有关[5],因此C反应蛋白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萍等[6]发现,抗CCP抗体对老年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RF,在一定程度上抗CCP抗体有助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4)老年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LT、IgG、IgA值较低。有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增加与RA活动有关,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下降,因此临床可将血小板计数作为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和评估疗效的一项简单而易行的指标[7]。有资料显示:免疫球蛋白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IgG升高是由于T淋巴细胞异常造成B细胞形成异常,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gG、IgA均可升高,在疾病活动期更为明显,其中以IgG升高最为明显,并发现IgA升高越明显,骨侵害越明显[8],研究发现IgG的这项指标可作为了解病情、判断疗效的一个指标。老年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IgG及IgA值较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低,提示老年患者骨质破坏程度相对较轻,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早期治疗效果较好。(5)关节外表现中,患者肺间质病变出现较多。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发病率可达19%~44%[9],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若合并肺间质病变病死率高,故更应重视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肺HRCT的筛查。本资料显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更易合并干燥综合征,由于老年人腺体萎缩表现为口眼干燥,而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这一症状更为突出。

1 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750~755.

2 栗占国.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9):356~358.

3 孙凌云.重视老年风湿病的诊治.实用老年医学,2008,22(1):7.

4 曾惠琼,何丹,黄霞,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47例临床特点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30~31.

5 Inmaculada DR, Ken W, Michael PS , et al .Association betw ee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markers of inf lamm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 sand healthy subjects.Arthritis Rheum , 2003 ,48(7):1833~1840.

6 李萍, 刘波, 毕黎琦, 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意义的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9):899~900.

7 王峰,汪年松,晏春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期血小板的活化功能.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40):84~86.

8 王振明,曾常茜.IgG:RA早期诊断的一个新指标.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3(2):124~127.

9 Akira M,Sakatani M,Hara H.Thin-section CT finding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lung disease:CT patterns and their courses.J Comput Assist Tomogr,1999,23:941~948.

430081 武汉市普仁医院风湿免疫科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手工浓缩与单采血小板在急诊患者中输注的疗效比较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