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血法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2016-08-08章勤陈赟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复发性免疫治疗流产

章勤 陈赟

益气养血法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章勤 陈赟

目的 观察益气养血法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能否为因丈夫体质因素无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RSA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 选取RSA患者138例,按照其丈夫血是否可以提供免疫治疗分为两组:中药组72例,给予益气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结果 中药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封闭抗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各项封闭抗体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封闭抗体转阳率比较,中药组抗CD4-BE、抗CD8-BE转阳率较对照组高,而抗CD3-BE转阳率低于对照组;除抗CD8-BE转阳率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比较,益气养血法对封闭抗体低下型的RSA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为因丈夫体质因素无法进行免疫治疗的封闭抗体低下型RSA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益气养血 复发性流产 免疫疗法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临床上连续≥2次的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1]。除少数是由于患者内分泌、染色体异常、生殖道畸形和占位性病变外,有近80%的RSA原因不明,疗效不理想。封闭抗体(BA)是母胎界面上起主要免疫作用的一种独特的IgG型抗体,当BA产生不足时,将引发母体对胚胎强烈的排斥反应,引发RSA等妊娠并发症,较多临床实验也证明流产与BA的正相关性[2~6]。本文探讨中医药治疗RSA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本院复发性流产患者138例,年龄24~40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患者封闭抗体至少有一项为负值;排除染色体异常、生殖道畸形、生殖道感染、病毒(TORCH)感染、内分泌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RSA。按照患者丈夫是否为肝炎病毒携带者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丈夫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无法行免疫治疗,经知情同意,夫妻双方自愿以中药治疗代替免疫治疗。对照组:丈夫体检正常,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封闭抗体变化、妊娠率等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及对照组之间患者的年龄、体质、流产次数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中药组:患者自入选之日起口服八珍汤为主的中药,组成:党参15g,炒白术12g,茯苓12g,川芎9g,熟地12g,杭白芍15g,炒当归12g,炙甘草6g,大枣12g,并按证情加减:如偏气虚者加黄芪、增用参、术用量;偏血虚,增用地、芍用量,炒当归改为归身;偏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山茱萸、覆盆子、制黄精、制首乌等;偏肾阳虚者加肉苁蓉、菟丝子、杜仲、桑寄生、仙灵脾等;同时随月经周期有所加减变化。1剂/d,水煎分2次口服。3个月为个1疗程。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体外诱生免疫治疗,注射1次/3~4周,避开月经期,3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封闭抗体各项指标的变化 见表1。

表1 中药组治疗前后各项封闭抗体值(±s)

表1 中药组治疗前后各项封闭抗体值(±s)

中药组  抗CD3-BE  抗CD4-BE  抗CD8-BE治疗前 -0.400±2.2502 -1.911±1.8133 0.522±1.7234治疗后 1.156±2.3198 -0.378±1.6732 1.556±1.0706 t值 -2.260 -2.729 -2.225 P值 0.037 0.014 0.04

表2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封闭抗体值(±s)

表2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封闭抗体值(±s)

对照组  抗CD3-BE  抗CD4-BE  抗CD8-BE治疗前 -0.055±2.1186 -0.805±1.8196 0.191±2.0454治疗后 0.332±2.5254 -0.591±1.9476 0.377±1.8255 t值 -0.637 -0.435 -0.331 P值 0.531 0.668 0.744

2.2 治疗前后两组封闭抗体转阳率 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封闭抗体转阳率(n)

2.3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及结局比较 见表4。

表4 随访期间两组妊娠情况(n)

3  讨论

祖国医学中无“复发性流产”的病名,按照其定义与“滑胎”的概念类似,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关于滑胎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各有详述。隋代巢元方认为气血不足、肾虚可以导致滑胎。其在《诸病源候论·妊娠篇》中这样论述:“阳施阴化,故得有胎,荣卫调和,则经养周足,故胎得安。若气血虚损者,子脏为风冷所居,则气血不足,故不能养胎,所以致胎数娠而恒腰痛者,喜堕胎也”。古今医家治疗滑胎均重视气血,重视肾气,流传至今的保胎方多为补气养血健脾益肾之属。

封闭抗体(BA)主要由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滋养层细胞父方淋巴细胞交叉抗原(TLX抗原)等刺激母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IgG 型抗体。当BA产生不足时,将引发母体对胚胎强烈的排斥反应,发生于孕早期可出现流产。丈夫外周血提取的淋巴细胞能刺激母胎识别异常的RSA患者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BA,进而构成免疫保护网络,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成功几率[7]。临床上有较多夫妇无法进行免疫治疗,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有必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复发性流产。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而建立了“扶正祛邪”的治疗思路[8]。这种理论与免疫学基本理论中的免疫防御、免疫应答机制等相似。在临床中,复发性流产患者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证型[9],但作者发现封闭抗体不足与气血关系更为密切。采用益气养血法为主,佐以补肾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疗效。八珍汤首载于明代名医薛己《正体类要》,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白术苦温,燥脾补气,茯苓甘淡,渗湿泄热,甘草和中;地黄入心肾,壮水养阴,白芍入肝脾,养血敛阴,当归辛温补血活血,川芎辛香发散,行血通络,益之姜枣调和营卫。本资料表明以八珍汤为主的健脾益气养血补肾之法,能显著提高RSA患者各项封闭抗体水平(P<0.05)且疗效优于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两组的妊娠率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经中药组治疗后患者的体质状况(如月经周期、月经量等情况)有明显的改善,为免疫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提供治疗思路。

1 李大金.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学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3):181.

2 刘艳秋,包娟,周萍.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主动免疫治疗.江西医药,2009,44(2):98~100.

3 罗晓红,张金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0):1897~1898.

4 Manoj Kumar Pandeya, Suraksha Agrawal. Induction of MLR-Bf and protection of fetal loss:a current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trial of paternal lymphocyte immunization for women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04,4:289~298.

5 Taro Nonaka, Koichi Takakuwa. Results of Immu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Primary Recurrent Abortions-Prospective,Non-Randomized Cohort Study . Am J Reprod Immunol ,2007,58(6):530~536.

6 Hiroshi Adachi,M D. Results of immu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secondary recurrent abortions .Clinical Immunology, 2003,106:175~180.

7 李大金. 生殖免疫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52~153.

8 吕蓓丽,王文君.中医药治疗封闭抗体缺乏复发性流产研究概述.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2):94~96.

9 贾科萍,付萍.封闭抗体低下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CD8相关性探讨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0) :2407~2411.

310007 杭州市中医院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封闭抗体值(抗CD3-BE、抗CD4-BE、抗CD8-BE);两组治疗前后封闭抗体转阳率;随访时间为1年,记录随访期间妊娠例数及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 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复发性免疫治疗流产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癌症免疫治疗相关的PD1-PDL1通路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