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加入NSG受挫,NPT是条“硬杠杠”

2016-08-05胡芳欣

世界知识 2016年14期
关键词:美印核试验核能

胡芳欣

6月上旬,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在面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时,莫迪盛赞双方在防务、经贸、投资、科技、民用核能、网络安全、人文交流等各领域的合作,强调美国是印度“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在核不扩散方面,两国承诺继续合作打击恐怖分子获取和利用核与放射性材料所带来的威胁,美国对印度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表示欢迎。此次莫迪访美,除了发展战略合作、加强防务关系、推销印度、吸引投资等目的外,加入世界核俱乐部也是其丝毫不掩饰的追求。

另一方面,美国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6月20日表示,美国支持印度加入NSG,称“已做好准备”,并表示印度的加入需要获得全体成员国的同意,美国将呼吁其他成员国赞成印度加入。

2006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印期间,美印正式签署了《民用核协议》。

6月23~24日,NSG在韩国首尔召开一年一度的全体会议,但会议并未就印度加入该组织做出任何决定。

NSG是NPT的良好补充机制之一

NSG于1975年成立,其宗旨是确保主要核供应国协调和加强核出口控制,防止核领域敏感物项的扩散。NSG根据“核转让准则”及“与核有关的两用设备、材料、软件和技术的转让准则”实施出口控制,要求进口国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保障监督作为前提条件,以严格控制敏感核物项及技术(如后处理、铀浓缩和重水生产)的出口。NSG现有48个成员国,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准则”执行情况。NSG所确立的防扩散准则与清单,已成为指导国际防扩散的行为依据和标准,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为基础,以国际原子能机构、桑戈委员会(1971年成立,宗旨是根据NPT第三条第二款,制定向未参加该条约的无核国家出口核材料、设备和技术的控制条件和程序)和NSG为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该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大成效。在目前的国际法框架下,只有签署NPT的国家才有资格加入NSG。

印度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纠葛

1968年6月12日,NPT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美苏中英法是NPT框架下五个“名正言顺”的核国家。印度则认为NPT对非核国家是不公正的,带有歧视性,因而拒绝签署。虽然印度宣称其支持真正核不扩散的目标,但其所为却是拒绝加入国际核不扩散体制。

1974年,印度试爆了其“和平核装置”,第二次试验发生在1998年,这之间的24年是印度的核政策选择时期。其间,尼赫鲁的和平核思想仍有影响,也曾有莫拉尔吉·德赛总理和拉吉夫·甘地总理试图从道义立场出发促进国际核裁军,但都遇到了挫折,而后者更直接带来了印度核政策的重大转变。1989年,在拉·甘地最终做出发展核武器的政治决定之后,印度从核军控与裁军的立场上全面后退。与之相应,其核外交开始变得被动,主要是消极应对国际核军控机制对其施加的压力,并为其发展及公开拥有核武器赢得时间与空间。1998年5月,印度进行了公开的核试验。1996年9月,联合国第51届大会就《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投票表决时,印度投了反对票,自此游离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之外。

然而,2005年7月,美印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在民用核能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并勾画了合作的基本框架。2006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印期间,双方正式签署了《民用核协议》。实际上,美印的核能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帮助印度建立了核反应堆,向其提供重水,并允许印科学家到美国核实验室从事研究,到1974年印度进行核试验时才中断。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172号决议认为印度核试验对全球核不扩散和核裁军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国虽也对印度采取了一些制裁措施,但1999年在美国国会的授权下,克林顿政府解除了对印的某些经济制裁。

美印《民用核协议》规定,美国可以在印度不签署NPT的情况下,向其提供美国的核技术与核燃料,前提是印度保证将民用与军用核设施分离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民用核设施的核查与监督。这一民用核协议是印度开展对美核外交取得的成果,而由于美国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主导国家,其实际上承认印度的拥核地位对印度而言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为了给这一协议扫清障碍,美国积极推动NSG解除了对印度的核禁运。在美印签署《民用核协议》之后,印度又与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签署了类似协议,这些都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虽有美国“撑腰”,但“身份”仍是问题

印度作为非NPT缔约国,并不具有加入NSG的资格,但它却铆足了劲儿要申请加入NSG,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印度需要先进的核技术和丰富的核燃料,以大力发展本国的核能产业。印度目前的13亿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过着无电的生活,电力开发水平不能满足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需求,需要大力发展核能这种体积小能量大的清洁能源。印度希望通过加入NSG,将本国的核能产业与国际水平接轨。其次,印度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让国际社会承认其拥核国地位,如果能绕过NPT加入NSG,也算是参与到国际核管理机制中来,虽会让NPT颜面扫地,但对印度而言意义非凡。早在核试验之前,印度就将拥有核武器与大国地位联系在一起。若拥核地位被广泛承认,印度也就更接近其“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目标了。第三,印度此前曾尝过甜头。印度没有签署NPT,本应是NSG的防范对象,事实上NSG最早建立的契机就是为了针对印度。但在美国的帮助下,2008年9月,NSG成员国就解除对印度的核出口限制达成一致,印度被作为“特例”对待,成为虽拒签NPT、但却享受NSG成员国大部分实际利益的国家。有第一次的突破就有第二次的可能,印度因而对于加入NSG也显得“志在必得”。

印度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崛起,并尝试找到可以有效遏制或对抗中国的方式,这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相契合。美国在维持与其东亚盟友们分别存在的双边关系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与越南、印度等国发展关系。莫迪上台以来,美印的军事合作愈发活跃。实际上,无论是美印早期的核合作,还是两国签署《民用核协议》,显露出的都是美国决策者对国际政治、经济目标的现实主义追求压倒了核不扩散利益,狭隘的国家利益考量可以让其牺牲对于核不扩散原则的坚守。因此,在加入NSG问题上,印度仍将美国作为重要的支点。此次莫迪访美期间,美印两国就东芝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在印度建设核电站达成基本协议。有日媒指出,如此对待未加入NPT的核武装国家印度,5月下旬刚在核爆地广岛再次表达废核决心的奥巴马的做法与核不扩散政策的矛盾已愈发突出,与建设无核世界的理念背道而驰。

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表态支持印度加入NSG的背景下,印度一些激进的组织和势力将未能如愿以偿的怨气撒在了中国头上。尽管印度媒体承认,除了中国,奥地利、爱尔兰、土耳其、新西兰等至少10个国家对印度加入NSG表示疑虑,但《印度时报》仍称中国是最主要的障碍。不过,印度政府方面则表示不会因为申请加入NSG而将印中关系置于危险境地。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斯瓦鲁普6月26日说,在首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印度政府将继续不懈努力。

事实上,本次NSG会议议程并没有任何具体有关“非NPT缔约国”加入问题的议题,所谓中方设置障碍一说确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在作怪,而中国拒绝印度加入NSG是为维系作为亚洲老大的地位的说法则更是无稽之谈。此前,中方还曾推动NSG以“主席之友”方式,就“非NPT缔约国”这一类国家加入NSG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三次非正式的讨论,虽然分歧仍很明显,但毕竟增进了各方的相互了解。

考虑到NPT这条“硬杠杠”,未来印度围绕加入NSG一事将如何作为,NSG就“非NPT缔约国”这一类国家加入的标准将如何讨论,是否会出现创造性的政治解决办法等都有待观察,但这并不影响各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维持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无论如何,不应本末倒置。

猜你喜欢

美印核试验核能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美印合作伙伴
美印10周年—海外合作篇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揭秘核能
希拉里称美印将进入“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