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育赣:来自营销学界黄埔一期的教书匠

2016-08-05叶小果

新营销 2016年6期
关键词:营销学糖果培训班

叶小果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全国统考,我考入北京商学院(现在叫北京工商大学)。听老师说,学校主要培养商业部门、商业系统的实践型人才。用今天的话来讲,大概就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比较“接地气”的那种吧。

我读的专业叫商业经济。说实话,经济学我没有学好,但不知道怎么就对管理学产生了兴趣。那时候晚上一般没有课,图书馆阅览室早早就挤满了人。跟现在不太一样,现在也挤满了人,但带过去的好多都是课本。我们基本都不带教材,很多也没有教科书,该怎么讲老师也还在探索呢。那时候我们能看到的东西也很有限,一些内部参考资料都是老一辈学者从国外文献翻译过来的。

当时有几门课让我很感兴趣,一门商业管理概论,一门零售学,还有大四开的市场营销学。商业管理概论引起了我对管理学领域的兴趣,零售学则加深了我的这种兴趣,市场营销学每周两节课,我总是听得很认真,总是盼着上课。

有一次我在北京王府井的书店,买到了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第四版,厚厚的。那时花了三四块钱,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三四百元了吧,所以咬牙纠结了好久。读完以后,我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八十年代,营销还是舶来品,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觉得需要。只有销售困难的、东西卖不动的和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才迫切需要。

我们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的百货大楼实习。有一次的任务是几个同学守在门口,数不同时段进出的顾客流量。看到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在一楼卖场卖糖果,看似随手一把就是一斤,人称“一抓准”。好多人到他那柜台去不是去买糖,而是去围观,永远似乎里三层外三层。他也永远保持着微笑和一丝不苟,那工作激情责任感令人钦佩。我就和老师讨论商场布局,可不可以把他安排到楼上的卖场,人们为了看他卖糖果、找他买糖果就要上楼,就会看到一些别的的东西想买,连带销售……老师说,你讲的不完全对,但是你能动脑筋,不错。

1982年我大学毕业,当了老师,开始在江西大学教书,讲营销课。感谢当时的系、教研室领导和前辈老师的信任,放手让我一个初出校门的年轻人,担纲负责市场营销学(当时还叫市场学)的主讲和建设。我面对的学生,还是1980、1981年入校的。1984年暑假,云南财贸学院(现在叫云南财经大学)举办中国首届中青年教师市场营销培训班,为期一周。我坐了两天多火车赶去参加,因买车票的原因还迟到了一天。我认识了很多当时在市场营销学领域鼎鼎有名的老一辈学者。参加那个培训班的中青年教师,有一次翻看当时的通讯录,发现后来还继续在教学和研究一线的人,都成了市场营销学领域极为活跃的中坚力量。有人开玩笑说,这是中国营销学界的“黄埔一期”。

培训班除了课堂讲授,课下彼此之间的讨论、争辩也是不断的。比如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往往有好几种观点。例如在中国怎么研究,当时就有三种看法。一种就是把商业经济学或者工业经济学改造,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学;一种认为,应该原原本本把人家的观点搞明白了,再来研究自己的问题;第三种通俗的讲,就是外国的面条放上中国的辣椒酱,既要学习外面的又要结合自己的国情。

猜你喜欢

营销学糖果培训班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基于任务驱动视角下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改革探索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营销学”课程教学思考
雨季里的糖果湖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营销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