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潼南:大笔书写“脱贫歌”

2016-08-05顾勇陈钧通讯员李代良重庆市潼南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3期
关键词:代养潼南重庆市

文/本刊记者 顾勇、陈钧 通讯员 李代良 图/重庆市潼南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潼南:大笔书写“脱贫歌”

文/本刊记者 顾勇、陈钧 通讯员 李代良 图/重庆市潼南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重庆市潼南区召开扶贫攻坚大会

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

近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潼南区退出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区)。这就意味着,潼南已在全市率先摘掉了那顶戴了千百年的“贫困帽子”。潼南的扶贫攻坚战役已经全面告捷。

潼南人民无不奔走相告!

2015年,在潼南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区人民共同努力,全区5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5353户贫困户和50272名贫困人口越过扶贫标准线,成功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潼南区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出台的各项政策,“1261”工作措施,尤其是生猪托管代养、土地入股分红等创新扶贫模式,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进典型。

今年3月 2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小建专门来重庆调研潼南扶贫工作。他认为,潼南“土地入股分红”、“生猪领养代养”、“承包地置换”等扶贫模式值得其他省市学习借鉴。他将把这些新鲜经验整理成内参,然后上报党中央和国务院。

土地入股 撂荒地里长出“新票子”

潼南区新胜镇钟峰村的贫困户罗吉华,现在逢人便说区里实施的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精准脱贫模式太好了,“我家有三亩田、七分土参加土地入股,按生姜目前5至6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刨去种植成本,今后每年我都能领取土地租金2000多元,还能分得红利近1000元。政府帮我们想的法子就是好,什么都不用管,直接分红就行了,这样的话脱贫致富简直不是问题了。”

潼南区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后,包括新胜镇在内的各乡镇吃透政策,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创业扶贫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流转土地、置换土地、联户捆绑、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等产业发展模式。“结合镇上实际,重点引导有经营能力的种植大户,自愿吸纳该村深度贫困户的土地,搞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新胜镇党委书记刘红光介绍,同时,镇上成立了由驻村组长牵头的土地置换工作小组,通边反复与户主座谈磋商,终于将20户深度贫困户的68.6亩承包地集中到一起,从而为大户成片开发创造了条件。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和平慰问困难户

重庆市督查组督查潼南扶贫工作

中共潼南区委书记辛国荣(右三)督查扶贫工作

“目前,我们已落实钟峰村20户深度贫困户用承包地68.6亩折资入股,加上龚先锋原有土地入股,组建了重庆市盘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胜镇相关负责人说,“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对入股的土地进行了合理定价。用租金单价除以一年期贷款利率,测算出每亩田可折资12000元、每亩土地可折资6000元,并以此作为参考,通过反复与贫困户协商,最后议定田按每亩8000元、土按每亩4500元作价入股。”

此外,该镇根据议定价格进行了折资入股。通过精打细算,测算出龚先锋的299.5亩土地作价239.6万元,加上土地平整培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管理经验及抗市场风险能力等折资795.2万元,合计折资1034.8万元;该村20户深度贫困户的68.6亩土地作价45.199万元。按每股2000元折算,龚先锋共入股5174股,20户深度贫困户共入股226股,合计共5400股。目前龚先锋与20户深度贫困户均已签字确认。同时,大股东龚先锋向贫困户承诺,一年期满决算一次,土地收益起码保足租金底线,盈余按股分红。

“如今,村里的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立了,虽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有党委、政府的帮助和20户股民的大力支持,我对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还是很有信心的。”龚先锋如是说。

新胜镇党委书记刘红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其他贫困村继续实施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精准脱贫模式,并加大对入股土地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对股民种植技术的指导,通过发展电商、参加渝洽会等商贸平台,为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让贫困户们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收益,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重庆市潼南区人大主任周德勋调研扶贫攻坚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政协主席张彬走访贫困户

重庆市潼南区委副书记邹云生调研扶贫攻坚工作

土地置换 “换”出一条新路子

今年1月15日,潼南区玉溪镇五通村贫困村民在黄晓利的蘑菇种植大棚里找到了工作,“我没有什么劳动力,现在靠土地也能增收了”。该村143户贫困户中,有48户无充足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到了农业产业发展中。这得益于潼南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大力推行的普通农户与贫困户“土地互换”措施:在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凡是普通农户与贫困户自愿互换土地,并经相关部门依据相关条件认可的,可享受3年的补助。其中互换一亩田,每年双方各补助375元;互换一亩土,每年各补助225元。

去年,业主黄晓利来到五通村,想流转土地20亩发展蘑菇产业,却因为看中的田土中有部分农户不愿流转土地而搁置。经过玉溪镇的调解,一些不愿流转土地的普通农户和偏远的贫困户互换了土地,让黄晓利的企业顺利落户到五通村。

“我就和李树群互换了一亩土地。”贫困户刘文彬今年已经71岁,家中共有两亩土地。以前因为老两口有病在身,两亩土地并未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此次通过“土地互换”,他换来的一亩土地流转给了业主,获得了225元的补助。并且,这一亩土地还折资入股,若业主每年有利润10万元,刘文彬每年就可获得3000元的分红收入。同时,农户李树群也很高兴。互换土地后,她家的土地没减少。贫困户因缺乏劳动力耕种得不好的土地,到了她的手中,可以继续栽种或增种西瓜、红苕、花生等,每年的收入不低于4000元,加上还可以得到每亩225元的补助,收入比以往略高。 就这样,通过土地互换,使得业主流转到成片的土地、贫困户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普通农户也获得了额外的补助并继续靠耕种土地增收。

如今,五通村有48户贫困户与普通农户互换土地,发展起了20亩蘑菇、300亩砂仁、200亩核桃、160亩花椒等规模化农业产业。这一方式,还推广到潼南区18个镇街、160个村,共有2000余户贫困户参与其中,让他们有了一条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重庆市潼南区人大开会审议扶贫工作

重庆潼南区政协委员调研扶贫攻坚工作

生猪托管代养 “养”出一个“金点子”

“别看这些生猪饲养在养殖场,它们出栏后的收益也有我的一份。”1 月3日,在潼南区柏梓镇中渡村的李勇生猪养殖场,贫困户张从国说,通过将生猪托管到养殖场,由养殖场代养,使他这个不会科学养猪的人,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依托这种模式,潼南区已为1000余贫困户铺就了一条稳定持久的“脱贫路”。

“生猪托管代养”的操作模式是,由政府和企业提供猪仔,生猪养殖场为贫困户代养猪仔,生猪出栏后,扣除成本,将收益给予农户。柏梓镇党委书记胡广建介绍,为了帮助当地贫困户找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镇里曾多次免费为农户送去了猪仔、鸡仔、鸭仔,但却收效甚微。他们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贫困户不是残疾人就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既缺乏劳力又不懂科学养殖技术。从2015年8月起,柏梓镇针对全镇55户没有技术或没有劳力的贫困户,联合潼南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及其合作的生猪养殖场,开始推行“生猪托管代养”,同时发挥“潼南区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作用。即由该公司及其合作的生猪养殖场为贫困户代养猪仔,代养期三年,每年两批,每批不超过3头。公司负责代养期间的所有饲养和管理工作,养殖场负责养殖生猪。同时企业进行让利,将贫困户的猪仔价格下浮10%、出栏收购价格上浮5%,从中产生收益全部支付给贫困户,使每头猪的收益比养殖场高出不少。

贫困户张从国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行情,一头200余斤的生猪可卖到2800元左右,扣除成本,猪场单头平均收益有300元左右,再加上企业让利的170元,贫困户单头生猪可获利470元左右。若按照一年养6头生猪计算,他仅生猪一项收入可达2800元。

这种方式还起到了“扶贫更要扶志”的作用。贫困户不但可以随时去猪场照看自己的生猪,还可到猪场打工挣钱。张从国通过不时去养殖场打工,学到了不少生猪科学养殖的方法。例如“断奶刚一个月的小猪,每天要喂4两混合饲料,之后每天要增加一两;40天就要打一次疫苗”等。这让张从国今后可拥有一个稳定持久的收入。如今,“生猪托管代养”模式已在潼南区全面推广,1000余贫困户有了固定的收益。首批3000余头“托管代养”生猪出栏后,可为这些贫困户带来100余万元的收入。

“第一书记”交流扶贫经验

潼南区金融扶贫授信签约仪式(8家银行授信5亿扶贫)

重庆市扶贫集团慰问困难群众 

贫困户种姜增收

“1261”战略 拔掉千年“穷根子”

潼南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和群众参与互动的“3+1”联动机制,通过结对式帮扶,实现“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形成合力、共谋发展”的目标。“3+1”联动机制的“3”是指重点帮扶三类人群:种养大户、企业主、困难群众。“1”则是指每个帮扶对象,都由“一名县级部门干部、一名镇(街道)干部和一名村(社区)干部”组成的一个“三级联动小组”负责帮扶解困。

荒山变成“小银行”

“农旅融合”让产区变景区

贫困村建起电子商务服务站

经过多年的努力,潼南贫困村内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摘帽”标准;通过摸排出来的1484户贫困户、4661名贫困人口全部越线脱贫。“针对这1000多户贫困户,我们制定的‘1261’攻坚战役计划,确保限时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潼南区的“1261”战略是指:瞄准1484户、4661人这一精准扶贫的“靶子”;转动区里制定的产业扶贫实施办法和贫困救济实施细则两个“轮子”;走好发展产业脱贫、帮助就业脱贫、贫困救济脱贫、调解教育脱贫、法律援助脱贫、低保兜底脱贫“六条路子”;从政策上开出了流转土地、置换土地、联户捆绑、托管代养、入股分红、解决就业岗位、落实农户产品订单等十个方面的政策扶持“方子”。

“1261”战略保证了所有贫困户家的承包地不撂荒,并通过土地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太安镇黑湾村一组的徐光德,一家3口都有病,无劳力耕种。目前,在区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家的3.2亩水田、2亩旱地,以水田每亩1万元、旱地每亩5000元的折股,入股到黑湾蔬菜专业合作社中,由专业合作社进行耕种。过去撂荒的土地转变为4.2万元的股份后,徐光德可以每年从合作社里得到分红收入。合作社还保证其每年每亩田600元、每亩地300元的保底分红。因此,他每年至少可以从过去撂荒的承包地上,获得2520元的稳定收入。再加上能够享受的救济等政策,越过贫困线已没有问题。潼南区的50个贫困村全都实现了“八有”: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有一条硬(油)化村社公路,有一个便民服务中心,有一套落实社保政策到户的具体措施,有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子,有一支稳定的驻村工作队,有一个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50个贫困村全部达到整村脱贫标准。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吃饭不愁,穿衣不愁;住房、就医、孩子上学有保障。

采访小记:扶贫攻坚,脱贫摘帽,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潼南举全区之力,施精准之策,大手笔做出了一篇功盖千秋的大文章。这是潼南人民的福气,也是潼南人民的骨气,更是潼南人民的豪气。愿潼南人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谱写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代养潼南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抗疫阻击战告捷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