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睹“未来大师”的风采

2016-08-04张雄

音乐爱好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特里诺夫

张雄

每一届音乐节,开幕音乐会无疑是最重要的,MISA也不例外。回想第一届,还是在上海音乐学院搭起大棚的暂时之举,由余隆和指挥家夏尔·迪图瓦担任联合总监,首场音乐会是管弦乐和众多名家的独唱、独奏。第二届以“疯狂古典”为主题的开幕音乐会场地移至上海文化广场,主打曲目是秦立巍(大提琴)和徐惟聆(小提琴)分别演释的古尔达《大提琴协奏曲》和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2012年的MISA开幕音乐会名为“指环王交响音乐会”,超百人的交响乐团以及合唱团加上约二十种世界民族乐器的演奏,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2013年主办方在陆家嘴中心绿地搭起大型篷房音乐厅,开幕音乐会让人们欣赏到亚洲歌剧歌唱家的一流水准。2014年MISA开幕音乐会上的热点是当红小号演奏家艾莉森·巴尔松、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以及约翰·威廉姆斯为本音乐节创作的《钢琴与乐队谐谑曲》。2015年的MISA以“古典+”为主题,主会场正式固定在新建成的上交音乐厅,名为“纽约加辣”的开幕音乐会上,艾伦·吉尔伯特指挥纽约爱乐乐团为我们带来了清一色的美国作曲家的作品。

2016年是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第二年。本届MISA以“狂飙年代”为主题,开幕音乐会上,献演的有当今炙手可热的俄罗斯青年钢琴家丹尼尔·特里福诺夫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及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英雄生涯》。

开幕音乐会的一个亮点,便是当今非常红火的俄罗斯青年钢琴家丹尼尔·特里福诺夫(Daniil Trifonov)。他的身上体现出了技巧与音乐感的完美统一,尽管还年轻,但他显然已经跨入古典乐界最具人气的明星行列。自从2011年二十岁的他接连荣获第十三届鲁宾斯坦钢琴大赛金奖和第十四届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金奖以来,他已经频频与世界最著名的交响乐团合作,并在世界主要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他与小提琴家吉东·克莱默等合作演奏室内乐,还是一位创作有钢琴、小型室内乐、交响音乐作品的作曲家,曾与匹茨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自己创作的钢琴协奏曲。

特里福诺夫五岁开始学习音乐,九岁进入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校,师从超级钢琴教授塔蒂亚娜·柴林克曼(Tatiana Zelikman),到高中阶段又兼学作曲;2009年考入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谢尔盖·巴巴扬教授(Sergei Babayan)班上深造,同时学习作曲。柴林克曼和巴巴扬分别师承于涅高兹的学生古特曼和纳姆夫,所以说特里福诺夫身上应该也体现了涅高兹学派的优秀传统,而且具有俄罗斯音乐家的某些特点——既是钢琴家,又是作曲家。他获格莱美奖提名的唱片有《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DG,2013)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变奏曲》(DG,2015),他的其他唱片还包括肖邦作品(Decca,2011)、与杰吉耶夫指挥马林斯基管弦乐团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等。

2015/2016演出季,特里福诺夫不仅与纽约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柏林国立歌剧院等欧美多个知名乐团合作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还与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法国国家管弦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普罗科菲耶夫,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肖邦协奏曲,与匹茨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李斯特等。面对这样一位未来大师,谁不想去一睹其风采呢!

特里福诺夫这次来演奏的,是他的同胞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说到普罗科菲耶夫,我们会想到他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古典交响曲》、《彼得与狼》、歌剧《三桔爱》、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等。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位以二十世纪技法继承俄罗斯传统的风格泼辣、犀利的作曲家。从学生时代起,他就不仅是一位钢琴高手,而且在作曲事业上野心勃勃。他一生共写有五首钢琴协奏曲,这首《第二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913年,当时他才二十二岁,尚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这部作品既有浪漫主义神话般的主题(如第一乐章),也有炫技般的诙谐(第二乐章)和浓厚的戏剧性表现(第三乐章),以及狂暴、粗野的不协和音响(如第四乐章)。作曲家本人曾表示这部作品近似肖邦的协奏曲,即“独奏声部写得极好,但乐队却只像是一件附属品”。其实这是谦虚之词,尽管年轻的作曲家尚在探索新的手法,但和声的新奇效果、配器的成熟丰满,已经显示出他的俄罗斯学院派功底。

就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协奏曲而言,最好的是“第三”和“第五”,但“第二”中有很多创造性的手法,是作者创作道路上的路标之一。《第二钢琴协奏曲》于1913年8月23日首演,由作曲家担任钢琴主奏。结果乐曲出格的写法和大量极不协和的音响导致褒贬两派的激烈争论,观众纷纷离去。当然,现在这部作品已经成为经典之作,我们也完全能够接受和欣赏这样一部作品,加上特里福诺夫的精彩演奏,相信观众一定会对“普二”留下深刻的印象。

音乐会的下半场是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Op.40)。这部交响诗是理查·施特劳斯作于1897至1898年的杰作。作曲家本人曾写下过这样的话:“《堂吉诃德》与《英雄生涯》是完全配对的作品。”从这点来讲,前者是梦想破碎的可怜骑士,最后在孤独中回想自己的一生。后者是战场上获胜的英雄,最后解甲归田,在安详的氛围中回想自己的功绩。全曲分为六个部分:1.英雄。2.英雄的敌人。3.英雄的伴侣。4.战场上的英雄。5.英雄的业绩。6.英雄的隐退与完成。

一般认为,这里的“英雄”就是作曲家自己。第二部分中的“敌人”是指一切对“英雄”批评、挑剔、怀有敌视的人,音乐中不乏嘲讽式的表现。第三部分“英雄的伴侣”是最抒情的了,独奏小提琴与双簧管的旋律柔和优雅。坚定的小号表示乐曲进入了第四部分,音乐中有战争的喧嚣,也有英雄的胜利。当进入第五部分时,施特劳斯展示了自己过去许多作品的主题,来隐喻“英雄”已取得的业绩。最后部分是缓慢的,英雄悠闲地在田园生活中回忆自己曾经有过的辉煌。

《英雄生涯》的独奏小提琴是纽约爱乐的首席小提琴黄欣(Frank Huang)。三十六岁的黄欣之前是休斯顿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纽约爱乐原首席告老退休后,黄欣经过试演最终被乐团选中担任此职,并在2015年9月正式以乐队首席的身份登台演出。音乐总监艾伦·吉尔伯特高度评价黄欣是集“技艺、资质、乐感及领导力”于一身的艺术家,表示“黄欣不仅将胜任该位,而且会将纽约爱乐带入更高层次”。黄欣出生于北京,学于休斯顿大学、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及朱利亚音乐学校,曾获2000年汉诺威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2003年沃尔特·瑙姆堡基金会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猜你喜欢

普罗科菲耶夫特里诺夫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完美的挣钱计划
托尼·特里韦索诺的梦想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表现探究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
幽默·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