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道不知道

2016-08-04胡中惠

乐活老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敲门砖公道词话

胡中惠

知道不知道

胡中惠

央视的《百家讲坛》,比较喜欢阎崇年的清史系列,不武断、不装大而且比较客观。比如,说到珍妃之死,他告诉大家史学界对此有几种说法,然后亮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哪一种说法比较靠谱比较接近事情的真实面目。这是科学的态度,也是学问精深的表现。

传统诗词的学习也是这样。“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一位诗人,一件作品,一种现象,一种风格,常常有多种说法。就说纳兰性德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却认为“容若饮水词,意境不深厚,措辞亦浅显”。最近于网上购得在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的清代朱彝尊、汪森编的《词综》,暑日捧读亦哑然一笑,苏东坡的《江城子》,陆放翁的《钗头凤》它都不选,姜白石、吴文英、周密的很多流传并不久远的作品却选了很多。这些,都给我们带来困惑: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呢?我们更应当借鉴谁的作品呢?

清人赵翼有句名言:“深人无浅语。”他们都是“深人”,一定有他们的道理,只要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就都是对的。几千年老祖宗就留下这么点东西,容易吗?不好能留下吗?只有幼稚可笑的人才去怀疑它们的优秀。奇怪的是在我们周围,一些被人称之为“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是“老师”的一些人,倒是常常轻率地下断语:谁谁,不行;谁谁,可以……甚至,李白、陶潜在他们的眼里有时都不算什么。每个人对某个人的作品有自己的看法是正常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是喜欢了萝卜就说白菜不好,或者喜欢了白菜就说萝卜如何,既缺乏科学的态度又有失诗人的风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说的还是对的。有文化的人不一定都要写诗,写诗的人一定要有文化;诗词写作当然要继承传统,传统的继承只有靠我们学习。“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知道不知道,不能放空炮。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一说“吟”,一说“溜”),有一定道理,在初学阶段它确是一块事半功倍的敲门砖。可是敲门砖的功能只是将门敲开,里边还有亭台楼榭,还有曲水流觞啊。就像写字,“书无百日功”,说的是认真练习三个月,字就能写得挺像样子。学校里的小孩子的毛笔字写得像模像样的多了,能说他们都是书法家吗?还是尽量掌握更多为好。有条件的话,稍微系统学习一下,不妨从诗三百篇一点一点学起。可能您会说,我都多大岁数了,那样按部就班地整,几时能成为一个社会承认的诗人呢?其实大可不必着急。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就是五十岁开始写诗的。在那个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只三四十岁,高适是货真价实的老人,不是照样成为大诗人吗?

猜你喜欢

敲门砖公道词话
增山词话
半梦庐词话
新语
独具匠心公道杯
『敲门砖』原来是八股文
新词话
词话三则
小型运载火箭——新兴商业航天发射公司的敲门砖
请还我们一个公道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