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饮芦根水

2016-08-03祝建材王俊聪

大众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芦根生津青皮

祝建材+++王俊聪

芦根不仅是一味物美价廉的中药,而且也可作为食疗材料。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生于低洼、湖边、河边溪流或潮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年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洗净切段,可鲜用或晒干用。

民谚有“春饮芦根水,夏用绿豆汤,百病不生更硬朗”之说。

祖国医学认为,芦根性味甘寒,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舌燥少津、胃热呕逆、肺热咳嗽、肺痈吐脓、利尿透疹等病证。其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据《别录》记载,芦根“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芦根甘寒质轻,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并能养阴生津、止渴除烦,而无恋邪之弊,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有伤津口渴的症状,都可应用。芦根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多配伍生石膏、天花粉、麦冬等具有清热生津作用的药物;也可把新鲜芦根像吃甘蔗那样嚼服吐渣或捣汁内服,不仅口味甘甜,而且生津清热的效果更好。鲜芦根清热生津、利尿之效佳,干芦根则次之,治疗肺热咳嗽、风热感冒,可将其与菊花、桑叶、杏仁等同用,如桑菊饮。

2.《新修本草》称芦根“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芦根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芦根虽属性寒,但味甘淡而力薄,只能作为清肺胃之热的辅助药品。以鲜芦根配青竹茹、生姜、粳米同煎,可治伤寒病后由于胃热引起的干呕、不下食,也可单用芦根煎浓汁频饮。

3.芦根兼透散之性,可治温病初起表证未解者。清代吴鞠通以芦根配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穗、薄荷、桔梗、淡豆豉、牛蒡子和生甘草,组成银翘散,治疗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症见头痛,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口渴,或兼见咳嗽,咽喉肿痛等。又以芦根配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甘草和薄荷,组成“桑菊饮”,治疗风温初起的身热不甚、咳嗽、口微渴症。芦根又有透疹作用。小儿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可以芦根配薄荷、蝉衣同用,达到疏风清热,宣毒透疹的效果;单用捣汁,或配生姜和紫苏叶煎水饮用,可解河豚鱼中毒。

4.芦根能清肺凉血,生津润燥。药王孙思邈用苇茎二两,薏苡仁、瓜瓣(甜瓜子)各一两,桃仁三钱,组成“苇茎汤”,因此方出自其所著《千金要方》,故又称“千金苇茎汤”。先用水煮苇茎取汁,再入余药同煎,去渣分2次服,治疗肺痈,症见咳吐臭痰、痰质稠浊、有微热、心烦胸满及胸中隐隐作痛等,服后使浊痰吐出,痈症自除。芦根的食疗验方

1.芦根绿豆汤:芦苇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绿豆喝汤,具有生津润肺、降火解热的功效,适用于内热口干。

2.芦根麦冬饮: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此饮具有生津清热、养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放射治疗后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的肿瘤病人,能明显减轻癌症放疗后的副作用。对糖尿病、肺燥咯血及支气管炎者,也有一定疗效。

3.芦根青皮粳米粥:新鲜芦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鲜芦根洗净后,切成一厘米长的细段,与青皮同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钟。捞出药渣,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粳米开花,粥汤粘锅,端锅前5分钟,放入生姜,1日分2次温服。该粥具有泄热和胃、养阴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辨证为肝胃积热型者。

4.芦根饮:芦根(鲜、干均可)1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1日1次,早晨空服,连服1星期。此饮具有清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内热胃火之口臭。

5.芦根葱白橄榄饮:芦根50克、鲜萝卜20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煮汤,代茶饮。此饮具有清热解表、宣通气机的功效,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

6.芦根荸荠雪梨饮: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绞汁,温饮或冷饮。此饮具有清热生津解暑的功效,适用于中暑。

7.三根汤:葛根10克,芦根和茅根各30克,代茶饮。其中葛根性凉,可以解表退热、生津,特别适用更年期妇女、易上火人群、常用烟酒者,也可用于女性滋容养颜,及中老年人日常饮食调理等。芦根性寒,可以除烦、利尿,茅根也性寒,侧重于凉血、清热、降压。三药合方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的作用。

猜你喜欢

芦根生津青皮
身边的防疫良药
药食两用话芦根
96例北方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特点及方案汤剂治疗效果观察
双花二汁饮 生津且润肺
白茅根与芦根煎液治鼻出血
马青皮养鸭子
草莓去蒂
年少不信邪
年少不信邪
一碗面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