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20例临床观察

2016-08-03孙东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儿推拿艾灸

李 博 孙东平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133



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20例临床观察

李博孙东平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33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成中医组和西医组各20例,中医组采取小儿推拿配合艾灸的方法,西医组进行药物治疗。结果:中医组和西医组患儿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小儿推拿;艾灸;小儿泄泻

泄泻为小儿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1]。其中脾虚型泄泻更是多发,该病特点是病程长,病情反复,对患儿不利,易导致其体质差或营养不良,严重的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多采用口服肠道粘膜保护剂、肠道菌群调节剂等治疗,临床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可采用内服中药及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本研究探讨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的脾虚型泄泻患儿40例,年龄6个月到3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标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采取小儿推拿、艾灸的方法,西医组进行药物(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1.1±0.6)岁;病程1~4周,平均(2.3±0.5)周;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1.2±0.8)岁;病程1~4周,平均(2.2±0.7)周。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实施,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等;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表现为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指纹淡。

1.3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标准者;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属非感染性腹泻,及病情分类为轻、中型者;年龄为出生后6个月至3岁(含3岁)。

1.4排除标准不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和证候诊断标准者;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精神病患儿;有重度脱水或严重中毒症状者;过敏体质者。

1.5治疗方法根据脱水情况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在此基础上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方法。中医组:予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1次/d,疗程为7d,治疗后对患儿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推拿采用补脾土、补大肠、推上三关、摩腹、捏脊5个步骤。艾灸采用艾条灸神阙、足三里。西医组:口服蒙脱石散(生产企业: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g/袋。)治疗,6个月~1周岁以下每次1/3袋,每日3次。1~3周岁每次1/2袋,每日3次。7d为一疗程。1.6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及补充建议》[4]及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疗效标准。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相关的症状(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精神、饮食、面色),其程度用记分法表示,见表1。

表1 分级评分标准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医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治疗后患儿大便次数、性状,面色、食欲、精神等情况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两组疗效比较中医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中医组20154195*西医组20104670

注:与西医组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儿有较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3讨论

脾虚型泄泻主要因小儿素体脾虚,或久病迁延不愈,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运化失职,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谷合污而下,形成脾虚泄泻。多属西医的非感染性腹泻。中医采用内服中药、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但因小儿很难吞服中药汤剂,通常选用艾灸、推拿、药物贴敷等方式治疗。主要方向是健脾益气,温中止泻,疏通筋络,通调气血。

本研究采用推拿法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推拿法是对治疗小儿比较有用的方法,方便易行,以推五经为要领,以脾经、大肠经为补法[6],配合摩腹、捏脊具有健脾助运的功效。艾灸运用艾条温灸神阙、足三里。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补虚助阳的功效。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起于腹部,其解剖位置位于腹部中央,邻近的胃、肝胆、胰、肠等器官均属于消化系统,故神阙穴对消化系统疾病起着非常重要的治疗作用[7]。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可主治呕吐、腹泻等胃肠病证;同时又是强壮保健要穴。故温灸神阙、足三里可温经助运、固涩止泻,同时又可起到强壮保健的作用。

综上,采用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对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精神、食欲、面色等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与西医治疗相比较,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效果显著,且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0.

[2]方鹤松,段恕诚,于卫力,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中级医刊,1993,27(11):51-5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及补充建议[M].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2-273.

[6]邓瑜.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推五经”运用要领[J].中医外治杂志,2010,17(2):52-53.

[7]李润, 王益平, 黄明桂. 中药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9):374-37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11-02

(收稿日期:2016.03.1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iarrhoea Treated by Infantile Massag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LI BoSUN Dongping

Bao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 5181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therapy on pediatric diarrhea with the Pixu type. Methods 4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0 cases for each; one group was given TCM therapy, and another was given western medicine.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recovery rate i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CM on treating pediatric diarrhea achieved good effects, and was better for patients healthy than western medicine solo.

Key words:Pediatric Tuina;Moxibustion; Pediatric Diarrhea

猜你喜欢

小儿推拿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夏天怎么做艾灸
《小儿推拿》CAI课件设计与制作
廖品东教授推拿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经验总结
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20例临床观察
我国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
艾灸疗法治疗产后汗证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药联合艾灸治疗艾滋病腹泻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