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45例临床观察

2016-08-03刘国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冠心病

刘国营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急诊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45例临床观察

刘国营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急诊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补气活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自拟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冠心病症状,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临床治疗;自拟补气活血方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成为影响民众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主要因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引起,表现为心绞痛、胸痛、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心衰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为西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冠心病患者的痛苦。笔者对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使用自拟补气活血方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为(58.14±3.74)岁;病程8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为(1.43±0.85)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为(56.08±4.32)岁;病程8个月至2.7年,平均病程为(1.51±0.74)年。所选90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诊断标准[2],90例患者均属于胸痹-气虚血瘀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首先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2322),每次5~10mg,每天3次。其次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748),取舒血宁注射液15ml以及生理盐水100ml,对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状况。

观察组患者采取自拟补气活血方进行治疗。自拟补气活血方所使用的药物为:枳壳、香附、郁金、茯神、川芎、桂枝、丹参、薤白各10g,红花6g,当归、黄芪各15g。水煎2次,取汁400ml,早晚各服一次。治疗 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状况。

1.3疗效判定参照相关文献[3]拟定疗效标准如下。无效:在完成治疗后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并未得到任何改善,且在病情延续的基础上发生加重的现象,或者月发生心绞痛的次数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减少幅度低于50%,心电图显示异常;有效:在完成治疗后患者得到一定程度的症状缓解,其心电图显示为轻微异常程度,月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幅度介于50%~80%之间;显效:患者完成治疗后心电图显示为正常程度,其月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幅度超过80%,冠心病病症得到大幅改善。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正气亏虚的症状,若复感寒邪,则极易造成心脉痹阻不通的严重后果;而心脉失养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4-5]。对于冠心病所致的胸痹、心痛,中医认为主要由胸阳不振、虚实夹杂、痰浊气滞等引起,不通则痛,主张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后,其冠心病病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说明西医常规疗法在冠心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而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方进行治疗的观察组中,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幅度超过80%患者有28例,仅有2例患者因中途退出治疗而被视为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达95.5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拟补气活血药方中的川芎、黄芪等中药可帮助患者达到通络化瘀的效果;而包括枳壳、红花以及丹参等在内的中药有助于温通心脉、行气活血。对胸痹-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使用补气活血方进行治疗,可达到补而不滞、通而不散的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另外,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说明两者的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自拟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素英.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2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范育炬.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8):62-63.

[4]毕颖斐,毛静远,王贤良,等.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优势及有关疗效评价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5,56(05):437-440.

[5]黑家明.益心活血祛瘀汤治疗冠心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38(02):19-22.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02-01

(收稿日期:2016.03.20)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