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小屋模式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75例中的应用

2016-08-03李仕红贺卫权杨灼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糖尿病

李仕红 贺卫权 唐 艳 杨灼良

广东省深圳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牛湖社康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卫生管理

健康小屋模式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75例中的应用

李仕红贺卫权唐艳杨灼良

广东省深圳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牛湖社康中心,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健康小屋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以健康小屋模式对其进行护理管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及糖尿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FPG及2hPG水平同干预前对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DKT、SDSCA评分同干预前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小屋模式,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利于血糖控制,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糖尿病;健康小屋

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社区慢性疾病之一,该症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健康小屋是一种院外的健康服务终端,能够将各种专业的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的管理质量[1]。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了健康小屋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广东省深圳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牛湖社康中心辖区内登记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2例,女性43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8.8±3.4)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1±1.2)年,其中8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冠心病。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FPG≥7.0mmol/L,2HPG≥11.1mmol/L)[2];糖尿病病程≥1年;意识清晰,无交流沟通障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病历资料不全;随访中断者。

1.2方法

1.2.1建立糖尿病健康小屋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接受糖尿病管理相关培训的社康医师2名与护士4名,并配备糖尿病宣传册、血糖仪、身高体重秤、食物模型、血压计、教育挂板及有专门管理软件的电脑等物品,为方便登记,还应配备随访登记本。

1.2.2健康小屋干预方法①为入选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分级管理,对于病情稳定者每月随访1次,血糖波动明显患者每月随访2次,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解;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宣传册,通过一对一及团体宣教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座谈,鼓励其提出疑问,并交流经验。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控制主食,减少糖分、盐分及脂肪摄入,鼓励患者多进食粗粮及新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建议其尽量食用馒头等干食,并定时定量进食,同时向患者展示食物模型,使患者有更直观的了解。③讲授血糖监测方法:讲解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血糖检查时间、相关注意事项,并免费为患者进行血糖检测,患者可随时查看自己的监测数据。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体质量等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运动方案需包括运动方法、时间、强度、频率等,并帮助其掌握运动技巧,嘱咐患者餐后运动,在出现劳累感时需立即停止。⑤监督并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其坚持用药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对不同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说明,使患者有一定心理准备,并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缓解方法进行讲解。

1.3观察指标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以己糖激酶法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进行测定。糖尿病知识评估采取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量表进行测定,共23道题,总分为23分,分数越高表明知识掌握越高[3];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评估,有6项内容,总分78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4]。

2结果

2.1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干预后患者FPG及2hPG水平同干预前对比,明显较低(P<0.05)。见表1。

阶段例数FPG2hPG干预前7510.13±1.0713.45±2.32干预后758.01±0.72*11.97±1.53*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干预后患者DKT、SDSCA评分同干预前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DKT、SDSCA评分对比 (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生率,且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糖尿病属慢性疾病,且不可治愈,需长期服药控制血糖,如何增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度及用药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一直是研究热点[6]。

健康小屋模式是一种结合专业医疗服务,社区健康管理及自助健康监测的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将各种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从而为大量社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为便捷与高质量的健康管理[7]。有学者认为[8],健康小屋的建立,不仅能极大程度的解决看病难问题,还能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为疾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入选的社区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小屋模式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糖尿病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行为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证实了健康小屋的可行性。健康小屋模式能够为社区糖尿病的护理管理提供优质的平台,发挥自组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功能,同时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用药干预及饮食指导等有机结合。但也有学者指出[9-10],目前健康小屋模式的实施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专业人员及硬件设施的缺乏,未出台规范性制度等,还需进一步改进。

综上所述,健康小屋模式应用于糖尿病社区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升其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建娟.糖尿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5):735-736.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3]王欣国,徐燕,丁晔,等.城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0):2079-2080.

[4]华丽,朱伟萍.《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信效度验证[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6):5-8.

[5]倪云霞,刘素珍.我国社区糖尿病病例管理实施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2015-2017.

[6]魏学娟,吴浩,贾鸿雁,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6):412-414.

[7]韩荣.探讨社区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34,536.

[8]唐政,李建超,周海平,等.健康小屋在健康促进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2):999-1000.

[9]冯伟,张建桃,朱春芳,等.“健康小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中的功能及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4):64-65.

[10]陈观连,范穗光,沈丽琼,等.糖尿病健康小屋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上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6):2748-2750.

作者简介:李仕红(1978-),本科,主管护师,广东韶关人。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46-02

(收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医疗机构与护理管理架构的适应性研究
影响社区糖尿病护理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