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靓颖玩音乐没想着“文化输出”

2016-08-02

环球时报 2016-08-02
关键词:厂牌张靓颖华语

本报记者 周洋

发表新歌“心电感应808”、参加上海迪士尼开幕表演、往返中美录制英文新专辑……张靓颖最近很忙。就在7月底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前,她刚参加完比利时电子音乐节(如图),在北京停留两日便赴上海参加活动。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到创立音乐厂牌,张靓颖如今有了更多身份,但她的最爱依然是音乐——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最有耐性就是在录音棚的时候,我很享受”。

环球时报:在比利时参加电子音乐节有什么感受?

张靓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欧洲的)观众不一样。他们有做电子音乐节的传统,观众知道怎么玩,也嗨得起来。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但现场的气氛依然特别好,这令我很意外。

环球时报:在电子音乐方面,中国与欧美的差距在哪?

张靓颖:我个人认为差距没大家想得那么夸张。当然中国的流行音乐起步比欧美晚了很多年,但我们已经用很短的时间达到现在这种程度。从我个人感受来讲,应该更放松地享受音乐,从(音乐)不同的方向上多用点心——不仅是歌手、音乐人,更应是整个音乐行业共同努力。

环球时报:作为一名华语歌手,如何在国际上提高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力?

张靓颖:我不是带着“达到什么目标”、“奔着音乐奖项而去”,甚至是“中国文化输出”这样的想法在做音乐。国际化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状态——“国际航班飞到哪都有人听过你的歌”这种状态。如果一开始就抱着自己的中文歌推销说“这个好”,很难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就如同中国有很多人喜欢英文歌,也不是一开始都接受的,都需要一个过程。当我们(的音乐)真的到达一定水准被欧美接受认可后,那时再慢慢表达自身所具备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才更自然。

环球时报:2009年少城时代成立,2016年燃音乐厂牌诞生,如今又开始把控影视音乐制作,如何适应这种身份转变?

张靓颖:角色的转变只是对于公众而言。其实10年前我就开始自己写歌了,有时我都用笔名(发表)。不管是做音乐还是做人,我都坚持要“体会”——我不想因为自己的艺人身份受限制,想多给自己些“感受”,这样在做音乐上也会有更多想表达的东西。

环球时报:音乐之外你也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担任形象大使、当评委、基金创始人等。

张靓颖:有一部分义务,更多的是责任。作为艺人,我们能得到大家的关爱,也很幸运。有时候不能只想做自己的音乐,而是跟大家一起努力。我也会在这些角色与音乐之间寻找平衡,尽量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环球时报:入行11年,音乐上还有什么梦想?

张靓颖:我的梦想永远是下一张专辑、下一次尝试。一个歌手站在舞台上,有些东西不需要用语言沟通,你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会被捕捉到,你的投入度也会被观众感受到。对我而言,“想”去做比“该”去做更重要。▲

猜你喜欢

厂牌张靓颖华语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B站《说唱新世代》收官 总播放量3.5亿
第十四届华语青年电影周在武汉举行
太合音乐发起“独立音乐联合体”
我的梦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