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线传媒:布局VR的逻辑

2016-08-02王长田

中国中小企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光线内容

文/王长田

光线传媒:布局VR的逻辑

文/王长田

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应该知道它的企业到底是在做什么,能做到怎样的程度,接下来会怎么样,我也一样。

现在的文化创意产业、影视行业整体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光线在整个行业里处在比较领先的位置,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对光线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在内容领域领先的地位非常有信心。这个信心建立在我们业务布局上,也建立在业务的进展上。

光线传媒现在还是以影视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公司,当然它延伸到的公司,也是我们业务拓展的方向,比如说往前延伸是小说、漫画的出版;中间是影视剧;往下延伸是发行、播放,还有衍生产品、游戏、主题公园、电商等等。这个业务是从上游到下游的一条线。此外,还有一条线是为内容的生产、发行等等提供支持的业务,比如说一些互联网的技术、终端等等。实际上,这两条线是一个交叉的关系。具体来看,除了基于内容的基础业务之外,今年光线还会在新艺人、新技术、新网站、新投资、新人才等方面全面推进。

内容全产业

2016年我们已经计划上映的影片是16部,已经上了3部,接下来还有13部。此外还有很多尚待确定的电影项目,其中已经在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网剧、动画片,共有39部,舞台剧还有4部。

在未来2到3年时间中,光线投资的影片,电视剧、网剧,会存在100多个新人触电的机会,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可能会大量签约新的艺人。我们目标是成为中国在新艺人经纪上规模最大的经纪公司。我个人认为,从今年开始,到未来的两三年中,会是中国新一代艺人的崛起时间。而过了未来两三年之后,可能就会有非常长的一个寂静期。在那一段时间里新艺人涌现的数量和速度都会大幅度的减缓。因为在这两三年内涌入娱乐圈的新艺人,将占据市场一段时间,压制其他新的艺人崛起的机会。

这种状况曾反复的发生过。最明显就是当年赵薇、周迅、陈坤、黄晓明等明星出名的时候,他们占据了娱乐界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中,没有什么新人涌现。而到去年开始,新人涌现。这说明新的“改朝换代”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我们要在这一段抓住更多的机会。

新艺人计划也包括新导演和新编剧,现在进入我们视野的新导演大概有20位左右,今年大概用了10多位,还有10多位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行合作。当然,拍完了处女作的新导演,一般也会选择继续跟光线合作。像苏有朋、邓超等都不例外。所以光线也希望能在新导演方面,成为行业领先。

但只是储备资源就一定能让企业在行业中领先?光线在2012、2013年的时候,连续两年是全国第二,2014年是全国第一,2015年按综合电影来算,还是全国第一。在过去几年我们的影片不断有“爆品”出现,这里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

客观因素是,电影这个产品是娱乐界最尖端的产品,所以想做好这个片子,需要位于在娱乐界的中心,掌握到最丰富、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这几年经过逐渐努力,可以接触到最好的资源,人才、项目,这是一个因素。

主观因素是,我们做很多的新事情,比如说我们挖掘新导演,这点对光线有非常多的帮助。合作成本低,未来有合作的空间,然后题材更新颖,表现方式更新颖,更了解观众,这个给我们很多的帮助。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联盟——合作伙伴的项目我们可以优先选择、优先投资且可以优先发行,这样我们将获得更多项目的合作机会以及合作伙伴。经常有合作伙伴带着10多个项目给我看,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标准够不够,成本预算行不行,项目选择的方向对不对,我们都会进行讨论。如果这个项目合适,我们就会投进去。正因为我有一批这样的合作伙伴,再加上我投资的公司,所以我们有电影行业最丰富的资源。这点非常重要。

王长田

光线传媒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总裁,拥有十年以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领域的管理经验。

1965年4月出生于辽宁大连,198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98年10月创立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光线传媒,先后创办《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影视风云榜》等品牌电视节目。

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首都广播电视制作业协会副会长;被《中国青年》杂志评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个青年人物”、中关村20年突出贡献人物、2009网络影响力电视人物。中国传媒娱乐业最有影响力的人士之一。

内容和硬件兼顾

过去有人建议我做手机、电视机,我都没有去做。但是VR (VirtualReality,即虚拟现实)是我们一定会更深度参与的技术和产品,包括终端产品,还有专业的拍摄产品。

VR是现在很火的一个领域,但其实要我说,这个领域才刚开始,实际上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变成熟。我们现在还看不太清楚未来它对各个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但是它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正因为这个领域处在早期阶段,所以会有很多的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一起进行投入。所以在一段时间里面,我认为会是相当热闹的局面。但实际上同一起跑线这个事情又是不存在的,一定有公司走在前面。那些有储备的、有基础、有很好战略的公司,会走得更远。

目前光线已经投资了几家和VR有关的公司。最早的一家,3年前就开始投资了。这个团队是中国最早研究AR (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的公司。AR是未来更有前景,应用更广泛的技术。但是目前的技术条件还不太容易实现,从带宽,技术条件方面,都还需要改善。但是VR作为一个比AR的更加早期一些的产品的形式,现在市场已经快要成熟了。

我们投资的公司,在AR和VR中有一个交叉。他们三年前就已经关注到了VR的领域,并开始在技术做很多的研究。尤其在软件上,他们领先于国内的同行。后来我们又投资了另外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分别在VR、用户互动和视频技术方面处于国内比较领先的地位。所以现在是三家公司合在一起,以技术为先,集中实施VR战略,我们将打造新的VR生态。在VR生态里,包括VR的播出平台,VR的拍摄设备,VR的终端,VR云,以及相关的一整套的VR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每一个我刚才提到过的领域中,我们都有了成熟的想法,或者说有非常充分的技术准备。

我们将在近期推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软件的VR摄影机。目前在市场中有VR摄影机售卖,但它的拍摄设备大部分是进口的。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把自主软件和拍摄设备进行结合的公司,所以它卖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设备。

我认为,要做好VR,终端要看内容,内容需要生产,而生产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拍摄。因此这套设备,我们公司选择和北京七维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让它(摄像机)可以兼顾民用、专业两个层次的需求。我也准备把这个设备技术用在《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拍摄当中。根据我们的设想,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惊险镜头用全景技术进行拍摄。

为了配合公司的VR战略,我们即将开通“先看网”,并在其中开通VR频道,聚合更多的内容,同时我们会推出一个VR云,来为VR内容的生产商提供技术服务。

在我的规划中,“先看网”是一个独立的视频收费网站。现在很多视频网站都在布局收费业务,那我们进入晚了吗?我觉得不仅现在不晚,而且将来一段时间也不晚,因为只有在独立的付费网站出现后,才能标志这个市场开始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现在其他网站的内容通常比较分散,观众存在一个选择的难度,我们要做的更加精品一些,更加集中在精品影视剧内容,降低用户的选择难度。让用户能获得非常丰富的观影体验。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美国HBO,是只播电影的网站,而且是收费的,但它成为了全美国最赚钱的电视频道。

在内容方面,光线的电影、动画片、游戏、预告片以及秀场等其他我们正开展的业务,都会加入到VR生态池中。接下来,整个光线系统的内部资源将会和我们投资的公司一起探讨,在VR生态中,我们将各自承担什么角色,各自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在光线对外投资的公司里,至少有6、7家的内容与VR有高度吻合性,所以他们会成为我们VR生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VR是新技术,但其实未来的竞争其实更多是内容的竞争,当然硬件发展和内容是相互推动的。

在技术终端方面,国内外的公司都在推出新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改进速度非常之快。所以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是比较令人头疼的地方。发展到最后会有相应的标准出台,不符合这个标准会被淘汰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行业标准,我看这有相当大的难度。当然,如果你做好的话,会形成局部的标准,大部分的公司,实力还不够。相比之下,美国的公司可能会更强一些。

在内容方面的话,虽然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内容,但我知道很多的公司在做内容的规划。在我看来互动娱乐这一块会是率先发展起来的,游戏就是其中一个。秀场、直播、线下的场所娱乐,VR的那种体验、还有电影的某一些片断,或者预告片,动画片。这些都是可能接下来会成为热点的一些领域。

这几年,科技和文化、内容和技术的融合,正在变成一种潮流。按以往的商业模式来讲,企业不可能做硬件,同时又做内容。但是这些年已经有成功的案例,所以我觉得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硬件和内容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的互补性。

为了打造出一个内容生态系统,达到彼此资源共享,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目的。在影视方面,我们投资了新丽传媒,橙子映像,锋芒文化及邓超工作室,风格横跨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个风格。我们还跟阅文集团合资公司,并与一些著名的IP成立了合资公司。动漫公司我们有一个彩条屋,管理我们投资的15家动画公司。我们还投资了5家游戏公司以及出版公司等等。可以说,光线的内容投资已经延伸到最初始的文学领域,这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锁定一些优秀的作品。

在新媒体、互联网方面,我们也已经投资了近10家公司,此外还有场景娱乐公司以及正在投资、洽谈的话剧公司等等。我认为,我们投资的这些公司,在下一个阶段会逐渐的释放出他的价值。

深耕本土还是国际化?

以上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业务投资,都是在本土的布局,但现在很多业内公司都在寻求国际化。我的同事总是叮嘱我说千万不要说人家国际化不好,但我实际上只是提醒我们的同行要警惕国际化陷阱。

总体来讲,我认为中国影视公司都还没有到国际化的时候,甚至若干年之后,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我觉得都是值得考虑的事情。想打进国际市场,但是我们对国际市场了解吗?我们对用户、观众了解吗?如果不了解的话,又凭什么产生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包括公司投资判断,就股权投资的判断,也包括项目的投资判断,凭什么?

比如香港离我们这么近,这么小的地方,中国有哪一家内地的公司,有能力为香港市场制作影片,同时又取得非常好的收益?而国际市场则更加复杂,文化跟我们有非常大的差异。同样他们也搞不清楚我们。所以他们在中国市场竞争力并不一定有国内的公司强。所以这些基本的逻辑还是要搞清楚,在决定到底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必要去做之前。

所以我至少不会同意“将来只有一种公司能在中国市场生存”这种说法,此外,如“只有国际化的公司,在国际收购、投资或者制作国际项目的公司,才会成为中国娱乐市场、影视市场的老大,其他的公司都没有戏”,“光做本土内部的公司没有戏”,这些判断我也都不能同意。

但中国电影体系还不够成熟,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状况。我们用13年时间,基本上走完了西方几十年的路,但有的优秀人才没有加入进来,整个行业运作也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整个市场不够协调,制作也不够专业,分工也不够明确。

但这个状态正在迅速被改变。比如大概两三年前,我可能一年看不到几部好的剧本,现在我一年可以看到几十部好剧本,都是当年最冒尖的几部作品的水平,说明中国的编剧在迅速成长,很多的专家,专业的编剧,年轻实力导演……各种各样的人都在加入到这个行业里面。

现在的这些年轻导演有更先进的理念、没有包袱,了解观众,接受了更专业的培养。以前的老导演在俄罗斯理念下培养出来了制作的方法、理念,而现在的年轻人跟世界最先进的东西接轨,而且他们锻炼的机会比过去高太多了。我们现在最年轻的导演20多岁就拍第一个片子,以前是不可能的。机会多、培养成长就快。一个新导演拍了三个片子之后,会成为相对成熟的导演。真正有天赋的导演,一个片子就会成功,所以现在需要给他机会。

很多国家的影视制作水平目前看来比中国要高,中国虽然整体水平弱一些,但是提升非常快。这里面有一个原理——一个行业火了,13亿人的精英会往这方面集中,人才培养方面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回头来看,不管是韩国、中国香港,人才的总量跟我们差太多了。香港七八百万人口中的精英和韩国六七百万人口中的精英,跟中国13亿人中的精英竞争,甚至我们看到美国2亿人口中的精英跟13亿人中的精英去竞争,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概率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是中国人不断地进入某一个领域,跟外国公司竞争,最后打败外国公司的历史。我们人才、资金进来以后,影视这个行业一定也是同样的状况。

(作者系光线传媒董事长)

猜你喜欢

光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你看不见我”
光线
主要内容
挑战完美底妆,掌握“三感”,成为光线的宠儿!
《泰囧》被告 光线市值蒸发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