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极夏彦的鬼魅世界

2016-08-01母润生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鬼魅解构心态

母润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自16年前的无意之作《姑获鸟の夏》大获成功之后,“鬼才”京极夏彦面世的推理作品已经超过20部(京极堂系列14部,巷说百物语系列5部,及其他),每部都是经典,每部都有新看点。当代中国大陆译入的只有《姑获鸟の夏》《魍魉の匣(上、下)》《狂骨の梦》及《鉄鼠の槛(上、下)》《络新妇之理(上。下)》《巷说百物语》五部,但已然形成十分广泛的(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群,受到高度赞赏。

在一片叫好声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中国人在欣赏京极夏彦时肯定存在的文化心态差异、审美价值差异、文本解构方式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这种也许只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负面影响对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的潜在误导用“毒害”两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中国人的文化心态一贯是现世而崇实的,看重的是今生,相信自然存在才是真,相信所谓鬼魅只是一种“假的”、与自己无关的另类的存在。对那种描写鬼魅现象的文艺,要么把它当成现实的隐喻(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要么只当茶余饭后的消遣(如《搜神记》《博异志》),并不真的去欣赏鬼魅本身(譬如白娘子是人形时大家觉得很可爱,而一旦现了原形就只觉得恐怖),更不会刻意去赞美生命的逝去。对中国人来说,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死亡代表生命的毁灭,是人生的终极悲剧。日本文化则不然。作为岛国的日本,千百年来局促的生存空间和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极其强烈的生命危机意识,从而养成了视死如生的生命观。无论武士道精神,还是樱花情结,都是这种心态的表征。日本人视死如生的心态里边并不包含消极因素,并不意味着对生命的厌弃,相反正反映了对生命更为炽烈的热爱。正是在这种民族心态底下,京极夏彦的鬼魅故事才在日本具有深刻的阅读基础。也正因为如此,京极夏彦作品对鬼魅的如真似幻、细致入微的唯美刻画,对死亡热情洋溢的赞美,难免会让中国某些缺少深刻理解力的读者产生轻视生命、厌弃生命的意念,而对中国人来说,这是灾难性的。

其次,中国人的审美价值理念,总是包含着鲜明的道德判断,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善。而日本的审美个性则不然,一方面千百年来不择手段的生存竞争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善与美联系在一起(《源氏物语》所表现的物哀、幽玄审美追求与道德无关);另一方面,明治维新以来西方价值理念的深刻渗透,在显性文化层面一举颠覆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唐文化传统,却又并未彻底清除儒家文化的隐性根基,一面要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一面要温柔敦厚;一面要释放原欲,一面要固守礼教。新旧两种文化心态的纠结,最终导致普遍的民众心理扭曲,人性中那些阴暗变态的欲念(妒忌、自私、自大、贪婪、纵欲等等a)充分表现出来,并在道德失范的前提下,得到放任无度的审美欣赏。京极夏彦作品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正常心态的人物,所有故事的主人公大都代表了某种人性的“恶”,而所用的艺术手段大都对这些形象进行了唯美的刻画。与《聊斋志异》的人物形象美和个性美相映生辉的状况绝然不同的是,京极夏彦的人物形象以妖异为美,个性以诡惑为美,形与质之间往往有着相当大的反差,这对中国读者来说,的确具有十分巨大的心理震撼力。正因为如此,沉浸在京极的世界里边不加辨析,在欣赏京极妖异美的同时,很难保证不会受到那些有问题的道德理念的误导,在潜移默化中出现价值扭曲。

再有,就是文本解构方式的差异问题了。中国人普遍的阅读追求是要读出“意”,大都会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代入”作品,在有意无意之间去接受某种价值理念,这往往是一种无法克服的潜意识。而日本现当代受西方艺术影响,在创作和阅读两面,都更注重“趣”的表现和体验,只追求阅读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京极夏彦的鬼魅世界原本并不以道德审判为旨归,因而也就不存在有意识的道德误导。他的形象塑造、个性刻划、审美表达,无非就是玩玩而已,本来都没有直接的社会教育意义。在文本解构方式上,中国读者重“意”,京极夏彦重“趣”,读与写,牛头不对马嘴,可能正是前边两个问题之所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找到这个原因之后,中国青少年读者阅读京极夏彦需要注意的关键也就十分简单了:调整自己的期待,保持单纯的“猎趣”目的,以局外人的立场去欣赏作品中的一切,千万不要把自己“代入”作品,有意识地拒绝他的审美价值观,对作品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情节,始终用旁观侧视的眼光去欣赏,或能减少一些负面影响吧。

猜你喜欢

鬼魅解构心态
还原
解构“剧本杀”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画鬼魅易
还是“看掐架”心态
理智对待爱与性不让“鬼魅”伤后代
“鬼魅”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