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民俗活动“嗦啰连”形态研究

2016-07-31张茈文

关键词:采莲龙王泉州

张茈文

(温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泉州民俗活动“嗦啰连”形态研究

张茈文

(温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通过对泉州民俗“嗦啰连”的历史概况及现状,“嗦啰连”的民俗活动形态及其舞蹈作品的艺术形态的研究,探索其中蕴含的民俗民化内涵。

泉州;民俗活动;民间舞蹈;嗦啰连

一、民俗活动“嗦啰连”概述

“嗦啰连”一词最早是来自于印度梵文“啰里啰连”,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曾写道:“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啰里啰连而已”。在更早的宋元南戏里也可以得到了印证,例如泉州的梨园戏、木偶戏及莆仙戏等地方剧种也有此说法。因为这些剧种到目前为止,仍旧存在着请戏神相公爷“踏棚”唱“唠里连”祈求平安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嗦啰连”就是龙的外语音译。据史学家考证,“梭罗莲”是古闽越族对龙的称呼。而嗦啰连舞蹈则主要是向龙王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动。

“嗦啰连”作为一种地方的民族舞蹈,也是传统民俗的一种。这样的舞蹈也称之为《采莲》,因为其活动形式与采莲相关。往往是有一队来表演采莲的过程,舞蹈者都会穿衣装扮成采莲人的模样。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人手里拿着旗杆,挂着“采莲旗”,上面往往写着“四海龙王”或者当地的神明称呼,这旗头还会悬挂艾叶或者榕树枝以求趋利避害寻求吉祥。这样的舞蹈者有时候是跳着脚步,挥舞着旗子来进行舞蹈,不仅仅正常地前行,往往还有翻身转动旗子的动作。力气大的舞蹈者会单手撑旗,力气小的舞蹈者往往双手举着旗子跳舞,真是精彩纷呈。在持旗舞蹈者身后,往往是跟随着一堆男扮女装的花婆,这样的花婆形象一出场就充满了戏剧性和趣味性,往往引得大家驻足观看。花婆手里提着漆篮,篮子里放着泥塑的“嗦啰连”头和泥塑的男童、香花。在花婆后面就是最为重要的神具,即“嗦啰连”头,也就是龙王头。这样的一队人,踏着节拍,左右摇晃着忽进忽退来进行舞蹈表演,这就是“嗦啰连”舞蹈。

二、“嗦啰连”的历史形态衍变

(一)产生背景

“嗦啰连”这一民俗活动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传承,而闽南的嗦啰连民俗活动则源远流长,是文化积淀最为丰富,传承最为完整的“嗦啰连”活动。古代文献《泉州府志》中就有着关于这一活动的描写。书上记载,五月初一是采莲的日子,城中神庙之人和乡村里的人都会聚在一起举办这样的一个民俗活动。人们将木刻的龙头抬出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护佑。这样的说法,在现代社会也得到了认可,如今的嗦啰连表演形式仍旧是古朴而大方的,确实寄托着人们最为朴实自然的渴望幸福的心态。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前进,民俗活动却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继往开来。如今每到农历的五月端午前后,闽南一带仍旧是可以看到“嗦啰连”的舞蹈表演。人们以方言唱着歌曲,走街串巷地祈求祝福。不仅在胡同里可以听到“嗦啰连”的歌声,而且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嗦啰连”的舞蹈表演。在闽南人民看来,“嗦啰连”活动可以辟邪,并且为人们带来幸福的好运,有助于人们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在南方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来纪念屈原,在闽南地区,“嗦啰连”传统民俗表演也颇为盛行,这就突出了其地域文化独有的内涵深度。

(二)“嗦啰连”的演变

关于“嗦啰连”的产生和演变,历来都是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嗦啰连”这一活动被认为是古越文化的传承,后来传入了汉族民间,并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有专家学者认为,“嗦啰连”活动是发源于古代泉州的“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主要是人们用来祈祷平安的,希望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实际上,闽南人自古崇拜蛇神,而蛇与龙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人认为龙就是从蛇演化而来的。加之,“嗦啰连”唱词里,通常会有“五月初五是龙王生啊”这样的言语表达,可以通俗理解为“嗦啰连”活动是为了纪念龙王诞辰并且祈求吉祥的古民俗。

“嗦啰连”作为传统的民俗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变化和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命运。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嗦啰连”是寄寓了美好希望的事情,是受到人们肯定和欢迎的民俗活动。“嗦啰连”活动盛行于黎民百姓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港口广为流行。港口码头的工人们往往成群结队地扛着龙王头演绎“嗦啰连”,他们以这种形式来化缘,将祝福送到家家户户,同时也从人家手里得到一些小钱。这样的一种“嗦啰连”民俗演出形式,受到工人们的一致欢迎,在泉州各个港口颇为流行,同时也被泉州的商铺老板所肯定。他们希望“嗦啰连”能为他们带来好运,希望自己能够生意兴隆,所以总会慷慨解囊。随着交通的发展,陆路畅通,海路河运衰落,“嗦啰连”店铺唱行也逐渐消失。

随着“嗦啰连”老艺人渐渐老去,老艺人并没有将“嗦啰连”的民俗活动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这就意味着“嗦啰连”民俗活动随着老艺人的离去也日渐凋零。当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嗦啰连”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产物而禁止演出,这从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嗦啰连”民俗活动的开展,直至“嗦啰连”活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一个陌生的名词。尽管解放后“嗦啰连”民俗活动也有传承,然而也仅仅限于在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某个地区存在,因为该地区有着“嗦啰连”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晋江市安海镇。这里的老百姓对于“嗦啰连”活动有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希望“嗦啰连”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能够为他们带来平安和吉祥。

三、民俗“嗦啰连”艺术形态

(一)表演形式

“嗦啰连”舞在“采莲”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大家一边唱歌一边舞蹈,而歌声中则会反复出现“嗦啰连,啰连里啰连”这句和声歌词,也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演唱方式,所以这项活动才叫“嗦啰连”。实际上,“嗦啰连”的表演并不是独有的,在我国古代佛教、道教及戏神驱邪祈福的演唱中,往往也会唱诵平安咒语“啰里”“啰啰哩哩”“罗啰啰连”等。总之,“嗦啰连”的民俗艺术形态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产生,它与我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同时也是我国丰富文化宝藏的一份子。关于“嗦啰连”民俗活动的表演形态,也是各地区有着各地区的表演方式。然而大体来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可以参考。总之,虽然各地的“嗦啰连”表演各具特色,然而其主要表演形态是大体相似的,最为常见的就是采莲方阵,即在每年的端午节抬出龙王头,那泥塑或者木刻的龙王头成为人们膜拜祈福的对象,让人们焚香叩拜。这是“嗦啰连”活动的正式开始。人们怀着虔诚心,希望龙王能够听到人们的心声,并且希望龙王接受人们的祈求,赐予人们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持续性的礼拜活动将会持续待到午后,这时候真正的采莲活动才会开始进行。参加活动的人组成“嗦啰连”方队,不同的人物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穿着表演的衣服,画着与衣服相应的妆容,投入“嗦啰连”活动的表演中。这样的表演活动不分男女老少皆可参与,既有男扮女装的花婆,也有年轻靓丽的花姑,总之人们对于传统民俗的热爱不分年龄性别。通常而言,“嗦啰连”方阵一般由几十人组成。游行时,采莲方阵沿街沿巷徐徐行进,观者如山如海,游行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围观,人们都希望能够接受来自“嗦啰连”的祝福。依顺序为:

1.在队伍最前端会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字,如:“泉郡安平霁云殿龙王爷采莲队”。

2.在队伍行进过程中,还会有“鸣锣开道”大鼓吹队。

3.采莲旗队列。也就是两行列队都有12把大旗,旗上往往写着“霁云殿龙王爷采莲祈求平安”。

4.开路“铺兵公”。这是以老丑角装扮的“铺兵公”,他的造型往往是,头戴古代铺兵笠,挂着八字胡须。由于扮相滑稽,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当然,他也不会空手上台,一般的表演形式是右手持锣杵,肩挑扁担,面前的扁担一头系大锣。不仅如此,他身后有用彩带系着装雄黄酒的新尿壶(夜壶),并搭配上一串连蹄猪脚、草鞋。这样的角色一路似醉似癫,边走边敲锣,边走边饮边唱,以其奇特表演,逗引群众欢乐。除了他本身的出色表演外,“铺兵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他还起整个方阵的联络作用。

5.龙王头。这是演出中的核心角色,一般都是木质或者泥塑的龙王爷头像,龙王头约3尺,木雕彩绘,张口露牙,雕工精细,有很强的立体感。龙王头由身体强壮的四个大汉抬着,龙王爷一路威风,而且还在塑像上披红结彩。龙王爷在前行之前,还会有一队人马开路,他们往往都是壮汉擎旌旗前导。

6.花婆、花姑队。这是最为有趣逗乐的一组人员,因为这是男扮女妆的“花婆”。一般都是由四个男人扮作花婆,也会请四个女孩子扮“花姑”“花童”,八人一路走一路手提盛满鲜花的红漆篮,他们不断地向路人赠送三朵白玉兰和一朵红花。往往大家都很开心地接过“花婆”“花姑”赠送的花朵,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7.采莲队。 这是由采莲姑娘组成的采莲队,他们穿着花衣服站在老艄公的采莲船上,划着桨的老梢公长须飘拂,采莲的姑娘彩衣飘飘,这是最为美丽的一组活动画面。除此之外,采莲队往往还有二至四名“妆人”(妆扮人物),他们每人手举彩旗(小纛旗),在旗杆末端扎插榕枝和艾叶,一行人歌唱采莲歌,跳着采莲舞。

8.歌舞队。热闹非凡的活动自然少不了歌舞队的助兴,歌舞队往往簇拥在采莲队之后。

9.跟随在“嗦啰连”行列之后的,还有些类似市场兜售东西的小商贩。他们沿途叫卖泥塑彩绘的小龙头及一些糕点,往往会受到小孩们随时随地围观购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参与,才形成一种节日热闹的气氛。

唆啰嗹

除了上述采莲形式之外,“嗦啰连”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入户采莲。所谓入户采莲,就是采莲队员进入户主家或者店铺内舞动彩旗进行“嗦啰连”民俗活动,这就是将祝福送到家的意味。一般而言,凡是“嗦啰连”队伍路过的地方,大街小巷的居民都会蜂拥而至,他们往往都会以放鞭炮的形式邀请采莲队进行入户采莲。更为热闹的是,因为“嗦啰连”代表祝福和吉祥,所以人们会争先恐后抢“头莲”,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运气最好的那一个。据说,第一户接受采莲的人家被称为“头莲”,也就是福气最大、运气最好的一家。

(二)活动过程

当“嗦啰连”队伍经过大街小巷的时候,居民往往会在门口放鞭炮,对采莲人表示欢迎。而采莲旗手则会饮雄黄酒,唱着采莲歌谣,醉醺醺地唱着:“龙王采莲采四方,主人世代当富翁”,然后退出人家。此后,花婆则会入户进行采莲表演,而就在这时候,户主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红包放到花婆的篮子里。当然,花婆也会从花篮中取出几朵花,作为答谢。

四、“嗦啰连”的文化传承困境

“嗦啰连”起源于民间生活,根植于泉州水土,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至今依旧保持着鲜活生动、绵延不断的艺术生命力,仍是老百姓最为重要的民俗。通过“唆啰连”民俗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无数代艺人智慧、情感和精神的凝结。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嗦啰连”的文化形态前景堪忧。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活衣食无忧,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很多人对于民俗活动并不了解,加上“嗦啰连”创作古板陈旧,这就无法满足现代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二)“嗦啰连”表演形式单一,难有创新意味着“嗦啰连”难以与时俱进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而且泉州“嗦啰连”的演出也是以老剧本为主,这就无法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潮流。

(三)表演人才匮乏。很多“嗦啰连”表演者都是为生活所迫而不是出于对艺术美的追求而表演。例如泉州“嗦啰连”的表演队伍中,有些人就是为了有个职业来养活自己所以选择唱戏演出。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嗦啰连”艺人的匮乏,影响了“嗦啰连”发展与进步。

除此之外,艺人从事“嗦啰连”的演唱并不是来自家庭的承袭模式,而是来自于社会工作的压力,故而剑走偏锋地学习曲艺。然而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关于“嗦啰连”的相关文献少之又少,故而大多数艺人采取的依旧是最传统的师徒间口耳相传的教授学习模式,这就在无形中影响了“嗦啰连”的传播,令其发展受限。

总之,泉州曲艺“嗦啰连”在悠久文化历史的熏陶下,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反映了人们心声及现实生活。我们也期待着“嗦啰连”能不断得到创新和推广,能够走出泉州,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1]陈燕婷.“嗦啰嗹”、“采莲”关系辨[J]. 中国音乐学,2010(02).

[2]简尚高.湖北荆州人的年俗[J].全国新书目,2009(03).

[3]钟扬波.荆楚端午节 扬幡鼓棹赛龙舟[J].决策与信息,2005(03).

[4]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 民间文化论坛,2004(05).

[5]诸葛忆兵.“采莲”杂考——兼谈“采莲”类题材唐宋诗词的阅读理解[J]. 文学遗产, 2003(05).

[6]张伦笃.帝王与龙舟[J]. 紫禁城, 2002(01) .

[7]邓沛,王颖.古代船头为何常饰以鷁鸟图案[J]. 文史杂志,1995(03).

[8]万建中.龙舟竞渡活动的历史渊源[J]. 体育文史,1995(03).

[9]蔡湘江.泉州民间舞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0]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1]李北达.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张华.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13]中华舞蹈志:福建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4]刘晓真.中国世界舞蹈文化[M].北京:时代出版社,2009.

[1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6]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舞蹈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17]郭金锁,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18]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J825

A

1003-9481(2016)03-0027-03

张茈文, 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采莲龙王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不如去采莲
龙王的孩子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格子龙
龙王闹海
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