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路对徽州水口古树的影响

2016-07-31汪立武

花卉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水口古树古村落

汪立武

(黄山市黄山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安徽黄山 245700)

浅析道路对徽州水口古树的影响

汪立武

(黄山市黄山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安徽黄山 245700)

通过对徽州水口园林中古树保护现状的调查,结合大量的实例参照,通过分析道路旁水口古树的生长状况,阐述道路对古树生长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保护现状;研究价值;道路影响;措施建议

水口,原为风水术中的术语,概指水流出入处。徽州地区古民居常在水口区域结合地形、地貌种植风水林,筑亭、台、楼、阁、桥等,形成水口园林[1]。水口在徽州古村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

水口作为一个村子的入口,其实就是一个村子的公共园林,古树便多留有于道路两边,其周围全是硬质铺装或踏实地面。在上述的状况下土壤结构紧密,雨水不易下渗,即使雨落到树下也难以补给地下,又不施肥,实际上等于“软禁”虐待它们,了解道路对古树生长的影响,进而提出可行的改良措施,对改善现今的古树保护现状很有意义。

1 徽州水口园林中古树保护现状

1.1 资源现状调查

分别在今黄山市境内徽州地区,即屯溪区、徽州区、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选取保存完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水口进行调查,初步统计可知徽州古村落水口林中树种主要有香樟、红豆杉、枫香、苦槠、枫杨、银杏、三角枫、黄连木、女贞、柿树、桂花等。其中香樟、红豆杉、枫香、苦槠、三角枫、香樟、银杏用量最大,出现频率最高[2](见表1~2[3])。就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①与植物自身生理生长有关;②植物与居民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表1 徽州水口园林中主要古树树种统计

表2 徽州水口园林中主要古树树种出现前7种树木统计

1.2 保护现状

目前,黄山市各地的林业局都安排了专项资金对包括水口林在内的名木古树加以保护。对古树名木进行统一编号,拍照立档,建立数据库,古木挂牌、古木群立水泥碑保护,颁布政府令,明令保护古树名木,以及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等。对于大多数的水口林村民也能自发保护,村规民约严格,村民不敢乱采乱挖,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这些古树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人为破坏也是水口林数量减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村民的自发保护一般只是限于不去砍伐这些古树,但是破坏古树的行为却不鲜见,对古树进行过度修剪,在树干周围乱堆乱放,在树上乱画、乱刻、乱钉钉子等等。另一方面是有些地方采取一些不当的复壮措施,这些措施不但无益于树体的恢复,反而加速了古树的衰亡。

2 徽州水口园林中古树研究价值

水口园林出现历史已无从考证,但从目前的遗存判断至少已有千年的历史或更远。徽州水口中的古树不仅数量众多、树种资源丰富,更见证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是研究生态和历史的“活档案”。水口中的这些古树镶嵌在粉墙黛瓦之中,早已与古徽州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吸引着中外游客前往游览观赏,使之流连忘返。如宏村的古香樟、古枫杨,唐模的千年银杏、香樟都早已成为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水口中千百年古树的存在也表明徽州这片土地适宜于该树种的生长发育,对现今的树种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道路对古树的生长的影响

许多人认为大树肯定根扎的深且广,是不难吸收到水和养份的。实际上越高大粗壮的树木越需要适宜的土壤,由于道路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和压实路面导致大多数古树由于营养不良和水份不足生长不良,遇大风被刮倒或病枯而死也不在少数,有的树干是“空心”的,有的不到落叶季节地下却有许多叶子,树上叶子也不像水肥充足那样绿油油的,这样一来相反缩短了它们的寿命。

3.1 古树生长状况调查

调查徽州水口中与道路有关联的古树名木,对照古树资源档案资料,进行实地检查,按照“旺盛、一般、较差、差”4个等级,记录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状况,古树名木生长势等级具体认定标准见表3,同时详细调查地面硬化具体范围、面积比例及周边生境条件,以便客观分析影响古树生长的因素。

根据调查初步统计约20.95%的古树生长旺盛,更有一部分古树每年生产大量的果实或种子,为当地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33.8%的水口古树生长势一般;44.15%的古树或由于没有受到合理的保护或遭受自然灾害或由于步入衰老阶段生长状态较差;1.08%的古树则处于濒死或已经死亡的状态。

表3 古树生长势评定标准

3.2 土壤状况调查

3.2.1 实验地点

考虑到土壤实验可能对古树生长有所影响,选择在环境相近的地点分别挖掘土壤剖面,剖面位于歙县潜口,土层深厚,层次发育较明显,各层次过渡模糊,表层红棕色或黄棕色,心土层粘重深厚。每个样点根据道路压实的强弱程度选择2个土壤剖面,对每个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由于土壤压实的直接后果是紧实度增加,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大。所以土壤容重、孔隙度成为反映土壤压实的指标。实际上,每个指标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3.2.2 实验方法

有关项目的测定方法是:土壤容重、孔隙度用环刀法;土壤有机质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用远红外消煮、扩散法;速效氮用碱解、扩散法,全磷用氮磷联合消煮、分光光度法;速效磷用0.5mol/LNaHCO。浸提、分光光度法;CaCO3含量用气量法.速效钾用lmol/L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pH用1:2.5水浸,酸度计法;全盐用1:5水浸提,电导法。

3.3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6个样点土壤剖面的不同土层厚度、容重等其他土壤物理指标与本底调查点的比较反映出:道路、压实路面会造成土壤枯枝落叶层和腐殖层消失,地表裸露,土壤A层、B层变薄,道路周围土壤的孔隙度偏低,超出其适宜范围(55~65%),土壤表层的容重较高,高于1.3g/cm3,土壤固化,这些反映道路旁土壤受到了压实作用。

道路破坏了原有的土质结构环境,影响养分吸收。尤其是近年来为了发展在古村落中新修建了很多道路,这些道路在修建过程中在土壤中留下大量的灰渣、砂石,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影响了古树对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道路旁大多数土层缺乏有机质,有机质的含量低于15g/kg,大多数土层也缺乏氮,全氮的含量在0.4~0.6g/kg之间。土壤各层次缺乏速效磷,速效磷含量低于10mg/kg,土壤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高。

3.4 生长空间

铺装硬化剥夺了古树的生长空间,对树干造成不利影响,并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古树的生长势大多已经开始减弱,但很多道路在修建的过程中会切断根系和压实根际土壤,不仅造成了古树根部的外在伤害,更影响树势生长。还有可能会造成局部铺装硬化突起,错位破碎,使根系暴露在路面上遭受踩压。

3.5 土壤温度

由于道路环境的特殊性,使土壤温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冬季路面散热快,路基温度下降,低于附近土壤的同期温度。夏季,路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由于日光的暴晒,路面吸收热量,地表温度快速升高,远远高于附近土壤的同期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古树的生长。

4 措施建议

4.1 改进方法

4.1.1 选用新型铺装材料

在改进古树周围铺装方法上用组合式透气铺装方法,可用混合石料或水泥预制格栅组合成半开放式面呈,面层下面可用15cm厚的砂粒作为基层,基层下可用5cm厚的粗砂作过滤层,面层的空隙可用较粗的石砾填充。

4.1.2 改进铺砖方式

可以采用架空式铺装,这种铺装形式非常适合在古村落的一些非机动车道上使用。在高处出地面30~40cm位置上进行铺装,既避免了人流量过大伤害古树根系又可以解决养分回归,土壤中水分空气的交换问题。

4.2 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

对古树的养护管理要有针对性,技术要跟上,比如修剪整形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止自然灾害,树木的保护及修补技术等等。

4.3 增大树池尺寸

在一些道路较窄或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古树可以采用大的树池式栽植,例如宏村村口入口处的几棵风杨就是利用大的种植池将其维护保护起来的。另外种植池内还可以种植一些耐荫的小灌木和地被植物来充实空间,也可加带漏洞的盖板或用具吸水性的填充料覆盖树池,减少人为的践踏,与硬化路面协调统一。

4.4 制定相关制度

在黄山市的古村落景区的建设中,要有统一的规划,发展旅游和保护古树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需要、古树也需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要将道路旁的古树一并考虑,避免脱节,造成对古树不可弥补的伤害,应该为古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

5 结语

没有了古树的徽州古村落将失去往昔的风采,并且所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更是是无法估量和无法弥补的。因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道路对古树的不良影响。

[1]江 琦,张 浪.析徽州水口园林的现代特征[J].黄山学院学报,2007,9(1):34~35.

[2]安徽省徽州行政公署林业局徽州林学会.徽州古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3]基本资料来源于黄山学院叶书友老师.

S788

A

1005-7897(2016)04-0114-02

2016-2-12

猜你喜欢

水口古树古村落
水口水电站7号机组完成增容改造和并网发电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培中古村落文化
水口、水口环境与风水(下篇)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千年沧桑话水口
光影视界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