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蟒河:猴在山涧跃 人在画中游

2016-07-30

旅游 2016年7期
关键词:猕猴瀑布

位于晋东南阳城县的蟒河既是国家森林公园,又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还被誉为“天然的绿色疗养院”。据悉,近百年来蟒河村民无一例疑难杂症。景区集人文、山水、动植物等景观于一体,地貌以深涧、峡谷、奇峰为主,山水景观有“奇”“幽”“秀”“险”四大特点,素有 “黄土高原小桂林”之美称。

原本到阳城考察一个项目,但应朋友之约去旅游而临时改变了第二天的计划。从阳城竹林山酒店门前乘坐每早8点发至蟒河景区的旅游专车,不一会儿就到了深山里。虽然山路崎岖,但一路之上大家都很轻松、惬意。低沉的天空刚刚下过小雨,云雾飘渺,山色朦胧。蟒河,又让我展开了无尽的想象。

深山里的桃源

虽说前些年已经来过蟒河,但这次还是提前做了一番功课。原来进入蟒河自然保护区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由蟒河上游的树皮沟进入,一条是由蟒河下游的蟒河村进入,两条路线均在桑林村分道。从观赏角度及体力消耗考虑,我们选择了第一条路线。

到达树皮沟后,游客们均由此弃车步行,进入方圆20余平方公里的蟒河自然保护区。河水总是承载了太多的美丽和哀愁。北方比较干旱,在山中很少能见到瀑布,但是在蟒河景区,瀑布却举步皆是,只见盘山公路深涧下的小河被绿树浓荫掩映着不停地流淌着,一眼望不到头尾。

沿着山间小路缓缓前行。没想到在这山涧沟壑里还有这样一座小村庄,山茱萸铺天盖地,山桃花招蜂引蝶,犬吠声从远传来,回荡在这深涧中……这是一幅多么美妙悠然的画卷啊!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水泥钢筋森林中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除了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之外,这里还有很多美丽动人的历史典故和传说:一说黄龙庙阻挡了太行山龙脉气的辅佐而使王莽的皇位很快被刘秀夺去;二说蟒河百姓为彻底解除进贡兰草的苦差而自发地为秦知县立下“绝兰碑”;三说皇帝颁旨封为“药王”的孙思邈常为受伤的猕猴接骨喂药而在奸臣嫉妒追杀之时被群猴救起。还有棋盘山、石人山的典故等等……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著名诗人来这里挥毫泼墨,王维、李商隐等均留下过不朽的诗篇。法国前总理、亚太总裁协会全球轮值主席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来到这里的时候曾用诗歌赞叹道:“蟒河如云,宛若岩石,舒展花岗的翅,涟漪明月间,浪漫的思绪飘散,给这片柔美的林海,竖起边界的籓篱……”

好一处大山深处的桃花源!

寂静中的人语

从树皮沟下来,沿悬崖峭壁上行近千米俯视莽山,群峰突起间,五峰碧绿,叠嶂有序。中间一峰,恰似莲花心,四周有无数山梁,组成了形象逼真的莲花瓣,云海升腾时,山峰顶露,形似一朵玉莲,浮动于云海之中,秀丽异常。此有观莲亭一座,游人每每到此,久久不愿离去。相传王莽赶刘秀时,刘秀奔跑到此,眼前群山莽莽,无路可走,正犹豫之时,忽见山顶处莲花上端坐着一位身着绫纱的仙人,正手指前方,再定睛一看,那仙人已飘然而去,而莲花却永远留在这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莲花峰。以后刘秀做了东汉皇帝据说与他在这里遇见仙人有关。

在山腰间穿行许久,过莲花峰之后,即开始下山。下山石阶共有二千余级,我手中的一幅地图称之为“十八盘”,而事实上,这段小路在阳城却另有其名,叫做“八百里稀屎圪洞”,名字虽然不太文雅,但极富乡土气息。而早在孩提时,就听到过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民谣,“稀屎圪洞,八百里长”即是其中一句。这段山路当然没有八百里长,但崎岖的山道和沉重的背包依然让我汗流浃背。

山下是蟒河源头浅水湖。湖面广而清澈,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层层粼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追逐,在嬉戏。湖面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天、白云、红花、绿树。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石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

蟒河水的源头

走过浅水湖,只见两侧青山耸峙,奇峰突兀。此峡谷风光可谓山西之冠,即便是较之河北野三坡的百里峡也并不逊色。沿清幽的谷底行进,不久即可看到山壁上隐约有一个山洞入口,泉水从直径约3米的洞口喷涌而出,沿山坡形成一个小瀑布后汇入谷底一路向下游流去,这儿就是蟒源。很多游客聚集在此,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合影留念……

迎着飞溅的水花顺着小路爬向出水口,才发现远眺时颇为幽深的山洞其实非常浅,泉水从洞口的岩石缝隙中奔流而出,因为水量极大,蟒源出水口轰然作响。类似于蟒源这种从石灰岩溶洞中涌出的泉水在地理学界被称为“岩溶泉”。抬头仰望,蟒山青青。正是那些保护良好的植被,才涵养了水源,使得峡谷内左右逢源,不断有新的岩溶泉汇入蟒河。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的灵气来自于水,而蟒河的水,则可以说是灵气逼人。在保护区随门票赠送的宣传资料中,将蟒河称为“黄土高原小桂林”,这绝非攀附投机,而是真实概括了蟒河的特点。蟒河水当然比不上漓江水,但的的确确可谓“黄土高原上的漓江”。

在此吃过午饭,沿着蟒河继续前进,依次可以看到“翡翠池”、“养心池”、“莲花池”、“流银瀑”、“二龙戏珠瀑”等景点,这一切,离开“蟒源”均无从谈起。

腿脚下的飞流

“水帘洞”是蟒河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我们在此可以站在水帘洞的帘顶从背面和侧面观赏,甚至可以走进一泓碧水之中,看着它们从自己的腿边化做水帘飞流直下。

当蟒河流经此处时,因受地形所限,被蓄积在浅池中,浅池的边缘,即是一块比下游高出十几米的岩石,当流水漫过浅池后,被石缝和岩石上的植被分解成万千丝绦,顺着岩石倾泻而下,形成一条呈“几”字形的水帘。岩石之下,是一个狭窄的石峡,被雨季的洪水冲刷成优美的弧线,岩石的右侧,有一条紧贴峡壁、仅容一人通过的天然栈道,站在这条栈道的尽头,可以通过窄窄的峡缝向下俯视流水飞泻而过的路线,惊险而刺激。

由水帘洞南行不久,可以看到“小黄果树瀑布”。之所以有此名字,据说是因为其形态颇似贵州黄果树瀑布,也许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还真感觉这个瀑布似乎就是贵州黄果树瀑布的微缩景观,也曾觉得它更应该被称为“蟒河大瀑布”,但后来的“三瀑绘景”用事实告诉我,还是沿用旧称吧。

瀑布前,有一个碧波粼粼的水潭,一对摆小摊的夫妇顺便在水中摆放了两只小充气船,虽然影响了取景,但却平添了几分生气。坐在池边,其景致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

山野间的精灵

蟒河的大山里分布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学名中华猕猴,当地又叫蟒河灵猴。它们属于树栖动物,活动、迁居、嬉戏、取食等大部分时间都在树上进行,主要生存于海拔650—1100米高的林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猴子的尾巴都是下垂的,唯独猴王的尾巴是上翘的。在猴子的世界里,王位不是世袭制,必须经过换届选举,如果哪只猴子把平时下垂的尾巴翘起来,那意思就是我要竞选猴王了。届时,现任猴王必须接受它的公开挑战,两相厮杀,胜者为王,败者逃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伤痕累累的公猴,有的耳朵缺一块,有的脸上皮毛少一绺,它们多是参加过猴王争夺大战的勇士。好猴王不能说是文韬武略,至少也是智勇双全,德高望重。

蟒河保护区内的猕猴有专人喂养,据说共有7群350多只。猴群在保护区活动时间长了,唯养猴人马首是瞻。每天上午上班时间,养猴人在谷底或吹哨或呼喊,群猴不久即集合完毕,由养猴人领着去上班——前往保护区设立的两个猕猴观赏点喂食、供游人观赏。遵守工作纪律的猕猴只是其中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猕猴自由散漫,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懒洋洋地散布于缓坡之上等待游人上贡。我们一路上也几次与这些小精灵不期而遇,曾在一段偏僻的山道上看到一只猕猴扭着肥硕的红屁股大摇大摆地爬行于路中央,也曾被一只从头顶树梢之间飞越的小猴吓了一跳。

蟒河开发初期,是游人等猴,因那时猴怕人;而现在是猴等游人,因游人一来便有食物可吃。行至观猴台,几十只猕猴或蹲在缓坡上或端坐在树枝上,有的怀抱小猴晒着太阳,有的就在树下追逐打闹。不少游人拿出食品扔向猴群,不知是猕猴天生机敏警惕还是因为以前曾有游客袭击过它们,猕猴们在捡拾游客近处的食品时,大多一边爬行一边双眼紧盯游客,突然出手拿上食品后迅速转身窜上几步,这才停下来享用。我也拿出火腿肠,撕开包装分成小块扔向猴群,岂知猕猴们无一例外地对此不屑一顾,更可恶的是一个家伙居然悄悄伸出爪子将火腿肠扒拉到了一边,而抢走我食品袋中的面包津津有味地嚼起来。

走过猕猴的世界,就是一片山林,远处的山层层叠叠,峰回路转之后,是一条蜿蜒的河流。蟒河之中有无数的溪流,时而分流时而汇合,河水清澈见底,很多游客都脱了鞋在水中玩了起来。雨后的山林,山腰之中云雾缭绕,恍若仙境一般。

5月的天说变就变,不知不觉中,天又阴了下来,河水也变得更加静谧,我们只有恋恋不舍地上山了。回程的路上我们依然是走走停停,山林中的猴子见了我们仍是蹦跳着围拢过来,伸手讨食物吃。看着它们边啃边咬的可爱样子,我们一步三回头。

在猴子的王国中,人类似乎显得高大无比,但在蟒河森林之中,我们又是那样的渺小。尽管在蟒河游览中总是被这里的“主人”打扰,但我们却并不失意,因为,蟒河之行收获的精神愉悦很多很多,这已足够。

蟒湖边的传说

离开观猴台不久,山谷豁然开朗,两侧的青翠山峰也由近景变成了中景,沿蟒河两岸,已经可以看到刚刚清新碧绿的农田和稀疏的村落。山路上,我们遇到了几个嬉戏玩耍的小孩,于是上前询问,咿咿呀呀半天也不知所云。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拿出相机为他们照相,孩子们紧贴在一起,眼光中露出惊讶与疑惧。照完相后,拿出几块巧克力塞到他们手中,三个孩子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赶紧抓拍下这个瞬间。这两张照片被我们一致认为是此行中的最佳摄影作品。

下午3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蟒河村。作为20多个自然村的中心,村庄规模并不大,但却时尚新潮,颇具时代特点。这里农家小楼依山林立、洁净靓丽,说话间,那几个可爱的孩子一路尾随而来,气喘吁吁要给我们带路。我看到巧克力仍然握在他们手中,天真无邪仍然挂在他们脸上……

我们临时改变了住景区宾馆的决定。在村民家安顿好后,看到时间还早,于是决定到距离不远的天龙瀑布瞧一瞧。没有了身上的行囊,一行人走的速度要比往常快得多,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

不见其景先闻其音,远远可以听到轰轰的水声。转过山崖,在百米绝壁的一个小平台上,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天龙瀑布。后来才听说,这天龙瀑布原叫白龙瀑布,旅游开发者为显示它的高峻而改名。天龙瀑布的出水口就在对面山崖之上,瀑布飞流直下,瞬间即从我的视线中穿越而去,直落谷底。

顺着台阶继续向下,将近谷底之时,无路可循,立于绝壁上的一具木梯是唯一的通道。下到峡谷底部,即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天龙瀑布,亦可以观赏紧邻天龙瀑布的黄龙瀑布。天龙瀑布由山崖顶上飞落,属于岩溶泉;而黄龙瀑布则位于蟒河河床中,由断崖上十几米的自然落差而形成,毗邻而居的两帘瀑布一个修长纤细,一个粗壮厚实,相映成趣,刚柔相济。

从两个瀑布交汇处沿着蟒河下行十几米,即是蟒河最大的支流南河汇入蟒河的地方,整个峡谷呈现出英文的“y”字形。南河在汇入蟒河之前,河床上也出现了一个近20米高的断崖,河水奔腾而下,形成了壮观的黑龙瀑布。瀑布上空数十米处,一座悬索桥横贯头顶,更显得瀑布气势非凡。站在蟒河与南河的交汇处,你可看到直面出现在同一画面中的三个瀑布,这就是所谓的“三瀑绘景”。

傍晚时分,我们下到谷底,来到了蟒湖岸边。沿岸停泊着几条铁壳船,由船主掌舵,游客每人5元,每人一桨自己划船。暮色苍茫之中,我们挺进蟒湖。船主告诉我们,蟒湖其实是一处水利工程,为了防止水患,在下游的峡谷口修建了一座拦河水坝,由此形成了一方长达两公里的湖面。

铁壳船非常沉重,任凭你如何挥桨,兀自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地闲庭信步。原以为晚上会腿疼,这下也许胳膊也不能幸免。好在我随身携带了哨子,在哨音的统一指挥下,小船全速前进,来到了水坝处,也就是蟒湖的尽头。

船主介绍说,前方就是铡刀缝。壁间唯有一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传说当年王莽追赶刘秀至此,遇山崖挡路,刘秀挥刀一劈,劈开一条石缝,逃遁而去,此处后来就被称为铡刀缝。船主说,远方那座山崖上,可以看到一个穿透山体的大窟窿,钻将过去,即是河南省的济源市,传说,这便是刘秀出铡刀缝后,一箭射穿山体,方得绝路逢生之处。

出山路的惊险

由蟒河村返回有两种选择,一是徒步原路返回树皮沟,好处是可以重新游览一遍风景区,但是一路上坡,还要攀登2000余级的十八盘,体力消耗大,最少需要3个小时。另一种选择是从蟒河村这边的景区出口乘坐旅游专车返回阳城。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乘车出发。临行前,集体到纪念品商店采购。营业员介绍了山茱萸,名贵的中药材,也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最贵时收购价曾达到过200余元1斤。还有这里漫山遍野的冬凌草,去火、提神、舒筋、活血……于是,我们酌情而带,满载而归。

旅游客车很快驶入大山深处。穿行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面对眼前层峦叠嶂、渐行渐远的蟒山风光,我为我们的选择叫好!如果与这样的景致和经历擦肩而过,岂不是损失?就在我们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时,不知哪里的女游客精神却高度紧张,随着险峻的山路一阵阵的惊愕尖叫,与我们这伙年轻人的从容形成了鲜明对照。司机师傅问及原因时,朋友篡改了唐代元稹所作的诗《离思》回答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华山不是险啊!

第二天一早,卸下昨日的疲惫,我们坐上了前往北留镇的旅游专车,开始了难忘的寻幽访古之旅。

(部分图片由阳城县委通讯组和阳城县旅游局提供)

猜你喜欢

猕猴瀑布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瀑布上吊着“魔鬼喉”?
一起看瀑布
小猕猴侦探社⑩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瀑布
小猕猴智算珍珠数
瀑布
小猕猴卖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