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6-07-30云晓

家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佳佳客人性格

□云晓



交际能力的培养

□云晓

其实,人的交际能力不同,这与每个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人的性格却是可以培养的。父母在塑造孩子性格的同时,就是对孩子交际能力的一种培养。

提到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的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还有一些家长会认为,交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他们都极不重视对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

其实,人的交际能力不同,这与每个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人的性格却是可以培养的。父母在塑造孩子性格的同时,就是对孩子交际能力的一种培养。

现代社会的人,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能离群索居地生存,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从他人那里学习经验和智慧,通过沟通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对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现在的一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却令人担忧,他们不仅害怕与人打交道,甚至抗拒与人打交道。

8岁的小楠性格有些内向,平时除了上学,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也没有十分亲近的好朋友。有一次,他竟郑重其事地对父母说:“我长大后要远离这个城市,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去生活,省得总与人纠缠,怪麻烦的。”

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家长可能都会觉得可笑,但现在确实有不在少数的孩子存在这样的思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家长忽视对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会使孩子变得惧怕与人接触,而且还会促使孩子的性格向内向发展。

当然,还有很多孩子在家里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但一旦来到新的环境接触陌生人时,他们就会变得胆怯腼腆、呆板笨拙;而有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处处逞强,横行霸道,显得盛气凌人……这些都说明孩子的交际能力存在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呢?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孩子从3岁开始,便产生了与人交往的愿望,这是萌芽阶段的交往心理。进入小学,他们便进入了集体,进入了社会。这时他们便有了与同龄人交往、沟通的强烈愿望,而集体生活则创造了适应于他们进行交往的最好条件。因此,这时家长要让孩子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集体活动,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周围的人很容易建立友谊,而在此过程中,孩子的交际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当然,家长还可以在家中为孩子提供一些与人接触的机会,如鼓励孩子带同学和朋友来家里做客,并充当小主人照顾客人,这是一种锻炼孩子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

9岁的佳佳性格有些内向,妈妈为了锻炼佳佳的交际能力,常常带女儿去串门儿,让她多与人接触,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妈妈决定让女儿当一次“小主人”。

星期六的晚上,妈妈告诉佳佳:“明天我们单位的王阿姨和她的女儿要来家里做客,到时候你要负责照顾她们呀!”

“我不行,妈妈。”佳佳有点担心地说。

“你行的,女儿,要不这样吧,你负责照顾王阿姨的女儿,我负责照顾王阿姨,行吗?”

佳佳有点儿为难地点了点头,接着,妈妈给她讲了一些待客之道。

第二天,客人到了,佳佳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可忙坏了。因为佳佳在先前已经接受了妈妈的“培训”,所以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客人走后,妈妈夸奖佳佳:“女儿,你今天表现真棒,完全像一个小大人了!”

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他们一般不愿去别人家做客,因为在别人家会有不自在的感觉,但在自己家里,他们对接待客人一般不会反感。因此,让孩子做“小主人”是培养孩子与他人深入接触的好办法。

当然,最主要的是,在此之前,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些待客之道,以及一些基本的礼仪。掌握了这些,孩子心里有底了,再与客人接触时,他就会更有信心。

另外,家长们还应该特别注意一点,在与客人接触的过程中,孩子还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得很害羞,或者出现错误。例如在客人刚刚到来时,孩子由于紧张而忘记了打招呼,这时,很多的家长都会自我解嘲地对客人说:“这孩子认生,没出息!”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会使孩子放弃“小主人”的角色,进而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这样,即使今后家长用尽办法引导,孩子都会对自己的交际能力持怀疑的态度。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提醒和鼓励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佳佳,王阿姨来了,快打个招呼!”这样,孩子就能很平静,而且很轻松地与客人打招呼。因为有这样良好的开端,接下来的招待工作,孩子一定会做得很用心。这样,在无形之中,孩子的交际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责编陈喆)

猜你喜欢

佳佳客人性格
小客人
猫的性格爪知道
我的校园
选择
做一个好客人
被蛇咬的客人
不常见的客人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