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王子,白了头?

2016-07-29江意

世界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恐怖分子新闻周刊篇文章

江意

导语:35岁女人遇到白马王子的概率,低于5%,而40岁女人结婚的概率士2.6%,还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袭击的概率高。

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西雅图不眠夜》里,一个男编辑告诉梅格·瑞恩扮演的安妮:“40岁女人结婚的概率,还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袭击概率高。”

“那个统计数字不是真的!”安妮抗议道。

女人能在30岁后找到幸福的婚姻吗?耽误了30岁前的出嫁黄金时间,是否意昧着她们将吞咽终身嫁不掉的恶果?是否高薪、高智商、高学历的女人比普通女人

更难嫁?

主编贝基用一句话结束了辩论。 “你说的对,这不是真的,”她接着说“但感觉上像真的。”

这一说法来自1986年美国《新闻周刊》6月的封面故事《等王子,白了头?》。记者根据当年一则哈佛与耶鲁两个大学3位学者所做的人口婚姻调查,白描出美国30岁女性的愁嫁现状。《新闻周刊》的封面,简直可以用危言耸听来描述,在年龄和结婚的概率曲线图上,用醒目的红色曲线标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结婚的概率简直是直线下降。

文章的观点是35岁女人遇到白马王子的概率,低于5%,而40岁女人“结婚的概率士2.6%,还不如在路上遭恐怖分子袭击的概率高”。要知道,当年美国还未发生“9·11事件”,“遭恐怖分子袭击”在美国人眼睛里,恐怕比天上落陨石都小得多。《新闻周刊》借此比喻40岁女人嫁不出去的概率,吓坏了一帮母亲和超龄熟女。

女人能在30岁后找到幸福的婚姻吗?耽误了30岁前的出嫁黄金时间,是否意味着她们将吞咽终生嫁不掉的恶果?是否高薪、高智商、高学历的女人比普通女人更难嫁?这是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学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新闻周刊》这篇文章所基于的社会调查文章是1986年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3位著名社会学学者做的一个关注30岁后未婚女子的社会调查。后来被学者们证明是错误的。《等王子,白了头?》这篇文章发表20年后,社会学家关于新一轮人口婚姻调查给出与20年前截然不同的结果——80年代末的30+女人如今只有10%未婚,而许多人在30岁后找到真爱。正相反,女人30岁后比30岁前更容易找到合适的男人!

而且《新闻周刊》在2006年的回顾文章,重新寻找到当年接受采访的14位女子,并惊奇地发现其中有11个人在35岁之后寻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剩下的3个也乐享逍遥单身生活。

但是诡异的是事实如何却被证明并不怎么重要,《纽约时报》在2006年写道:虽然结论被撤回了,但是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这篇文章如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永远悬挂在头上。

30岁不嫁人就太晚了

1986年《新闻周刊》的文章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对时代的反映。当时美国战后婴儿潮的一代开始崭露头角,同时,妇女解放运动、性革命和节育药丸的问世等文化科技开始开花结果,而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的交替出现让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人焦虑万分。

如今,30年过去了,这篇文章还是那么触目惊心,焦虑与紧迫感依旧。这篇文章反映的核心恐慌问题还徘徊在美国的社会中:女性如果追求职业目标,个人生活就会不幸,就会嫁不出去。当前的媒体所讲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婚姻市场”上面临的困境的文章中,都会提到年龄的“生物时钟”,并且总是根据年华易逝提出某种年龄决定论。

《新闻周刊》的故事,背后是有关婚姻和生物时钟主义的深远焦虑。当时刚从哈佛毕业的23岁的女性卡罗尔·欧文斯,回忆当年全社会关注这个话题的盛况说“我的母亲是在一个电台节目中,听到主持人讨论《新闻周刊》上的‘三高女婚姻调查。老人家听说美国女人一旦超过30岁,嫁人的概率就不足20%,顿时紧张起来。她在晚饭桌上命令我,‘你不能老呆在家里,必须出去见见男孩子,立刻,现在!妈妈说完把我赶出家门!”

这篇文章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1986年。在1989年的好莱坞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中,莎莉刚刚结束了与男友漫长的交往,就发现40岁“就等在那里,像末日一样!”她当时32岁。《西雅图不眠夜》的电影表现的是1993年,虽然提出《新闻周刊》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却仍然说感觉上好真实。

《欲望都市》的作者,《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坎迪斯·布什内尔,在2006年写道:“《新闻周刊》的封面击中了所有单女人心中的恐怖。”

而最不可思议的是,在文章发表30多年之后,被官方更正的10年之后,感觉上那文章说的还是真的。不仅仅文章的结论和统计数字还是那么鲜活,文章中采访的女性生活的困境(虽然后来多数都结婚了),还有那篇文章的微妙的元素:对单身女性那隐约指责的语气;把婚姻和事业当做基本对立面的立论;暗示单身女性是因为专注于事业,所以个人问题才会失败的基调,在如今依然能够找到。

这篇文章警告单身女性,婚姻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经济安排、核心家庭中心的核心联系,它的范围更广抱负更大,是社会成功的标志。这依然是今天我们认定的一种文化态度,在今天的新闻报道和流行文化中:结婚不仅仅是爱一上个人,或有伴侣这么简单,还意味着你在生命这场伟大的比赛中更上一层楼。结婚是选择,也是被选择。婚姻,首先是一个人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生活与你的生活编织在一起的一种社会仪式。

击中所有单身女性的软肋

不过今天的美国已经有了进步,婚姻和两性关系相对来说多样化。比如说丽贝卡·崔斯特2016年新书《所有单身女士们》中,虽然无意赞颂单身优于有伴侣的生活,但她承认女性未婚和晚婚的趋势所带来的经济影响,甚至单身女性也许将改变美国竞选政治版图。在2015出版的《未婚女人:自力更生》一书中作者凯特·伯里克告诉读者,一个女人怎样独自在世界上生活?伯里克在自己与他人的生活中寻找答案。而在网络上还有许多第一人称的文章,宣布自己很愉快,而且会永久作一个单身女性。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说明社会文化越来越把婚姻当做一种选择,而不是生活中的真理。

但是这些都不能抵抗1986年《新闻周刊》上的文章,因为该文章认为,尽管社会不同了,尽管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等等运动,但是生物学上,女性还是想要婚姻,随着年龄的增长,但婚姻概率却越来越低。这篇文章假定白马王子不只是陈旧的童话,而是今天女人们的生活现实。

所以2008年《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嫁给他!》与1986年的文章一脉相承,这篇文章告诫女性“不仅仅为了缓解社交压力,减轻经济,或者在最幸运的时候还会遇到爱,去结婚,还要为了在不太晚生出孩子之前去结婚。

在2006年的电影《恋恋假期》里纽约女子阿曼达说:还记得他们曾经说,35岁以上单身女性的结婚几率比被恐怖分子杀死还低吗?好吧,那太可怕了,但现在我们这一代还没有结婚,而恐怖分子居然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一切的压力显示了在我们的脸上,使我们看起来像个黄脸婆!

你知道脸色憔悴最可怕的是什么吗?那就是你还得找个丈夫呢!

猜你喜欢

恐怖分子新闻周刊篇文章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谁杀了那个恐怖分子?
AK—47为何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利器
新媒体时期女性新闻周刊的发展之浅见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