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建溪细鳞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

2016-07-28李万宝

淡水渔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李万宝

(福建省南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南平 353000)



福建建溪细鳞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

李万宝

(福建省南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2011—2013年对福建省建溪细鳞鲴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4个江段进行了鱼类资源现状调查。共采集到鱼类77种,隶属于4目18科57属。渔获物分析表明,该保护区鱼类以鲤形目鱼类为主,占鱼类总种类比的64.9%;常见种有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光泽黄颡鱼(Pseudobagrus nitidus)、子陵吻虎鱼(Ctenogobius giurinus)、银(Gnathopogon argentatus)等15种,以杂食性、底层、适应缓流生活的鱼类为主。保护区内的鱼类多样性指数、单船捕捞努力量较低,主要经济鱼类个体出现小型化现象。

关键词:建溪;保护区;鱼类资源;生物多样性

对于建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关报道较早见于福建鱼类志[1]和福建省渔业资源[2]中有关鱼类种类描述以及丁桂枝等[3]对建溪、富屯溪鱼类区系特征及保护的调查分析。近年来,除了闽江水系的闽江中下游[4]和闽江上游的沙溪[5]、松溪[6]、崇阳溪[7]等溪河的鱼类资源状况有过报道,有关建溪的鱼类资源的研究未见报道。而随着闽江流域水利水电建设、无序采砂、过度捕捞等众多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闽江流域水域生态系统特别是鱼类的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4-6]。本研究通过对建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旨在为建溪鱼类多样性保护、经济鱼类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与数据采集方法

调查于2011年12月、2012年3月—2013年1月(每月一次)共12次对该保护区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依据河流不同的水平距离沿河流进行,设4个江段(S1、S2、S3、S4)对保护区渔获物进行抽样调查(图1)。调查方法根据《内陆水域鱼类资源调查手册》[8]进行,采集工具主要为三层流刺网(网目10 cm×2 cm×10 cm;网长50 m;网高0.5 m)。每个江段每次都选择2艘刺网渔船作为固定的连续取样对象,共调查93船次,取得渔获物455 kg。对采捕的渔获物分类鉴定,并现场进行体长(精确到1 mm)、体重(精确到0.1 g)测定。对无法确定的种类用10%的甲醛浸泡固定,编号后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鱼类标本的种类鉴定主要依据“福建鱼类志”[1]、“中国鱼类系统检索”[9]和“中国动物志”[10-11]。

1.2生态类型

将采集到的鱼类按照栖息水层分为3 个类群: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按照食性可将其分为3个类群: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12];依据鱼类对水流的敏感性将鱼类划分为适应缓流或静水和适应急流。

1.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s均匀度对保护区鱼类多样性进行分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H′=-∑PilnPi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D=(S-1)/lnN

Pielou′s均匀度指数(E):E=H/lnS

式中N为样品总个数,Ni为样品中第i种个体比例。Pi为群落中第i种个体数占物种总个体数的比例,S为群落中种类总数。Wi为第i种的重量,W为所有渔获种类的总重量。

若将多元合金中的组元当成纯物质态考虑,则由图6的结果可知,各金属的饱和蒸汽压值大小顺序依次是金属的相应挥发性即可确定为:Te>Sb>Bi>Pb>Ag>Au>Cu。其中Bi与Pb的饱和蒸汽压值相差较小,当外界温度相同时,可能会同时蒸发;而当温度大于1 235 K时,纯金属Cu、Ag的饱和蒸汽压值远比Te、Sb、Bi、Pb的饱和蒸汽压值小,相同温度条件下,Cu、Au、Ag较Te、Sb、Bi、Pb难于蒸发。

采用SPSS 16.0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分析,P<0.05为显著差异,采用Origin6.1进行绘图。

图1 建溪细鳞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采样站位图

2结果与分析

2.1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

表1 建溪细鳞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组成

续表1

注: 2杂食性、3 肉食性、1植食性;1中上层、2中下层、3底栖;0 适应缓流或静水、1 适应急流。“ ●”福建省特有种;“ △” 外来物种;“*”国家级保护物种;“+”本研究记录的鱼类、“—”历史记录的鱼类。

2.2保护区鱼类的生态类型

分别以食性、栖息水层、喜流水性对保护区的鱼类生态类型多样性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图2。从食性来分析,肉食性鱼类为31种,占总种类数的40.2%,主要为黄颡鱼、翘嘴鲌、鲇等;杂食性鱼类41种,占总种类数53.2%,主要为鲤、罗非鱼、大眼华鳊等;植食性鱼类5种,占总种类数的6.49%,主要为细鳞鲴和圆吻鲴。

图2 建溪细鳞鲴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生态类型

2.3保护区的渔获物组成分析

表2 建溪细鳞鲴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经济鱼类渔获物的体长和体重组成

2.4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得出:Shannon-Wiener指数为2.28,Margalef指数为4.34,均匀度指数为0.56。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与闽江其他流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表3 建溪细鳞鲴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多样性指数及其与闽江其他流域的比较

2.5单船捕捞努力量

研究中共统计渔获物455 kg,93船次,其中单船捕捞努力量时空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S1站位(6.51±1.82)kg,S2站位(4.95±0.94)kg,S3站位(5.62±1.51)kg,S4站位(4.78±0.86)kg;其中枯水期的冬季为(6.32±1.53) kg、春季为(7.91±1.35)kg,丰水期的夏季为(3.05±0.81)kg、秋季为(3.74±1.22) kg。各站位单船捕捞努力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季节间的单船捕捞努力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枯水期的单船捕捞努力量显著高于丰水期。

图3 建溪细鳞鲴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单船捕捞努力量

3讨论

3.1保护区主要渔获对象的变化

3.2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现状与鱼类多样性

当一个群落包含了更多的生物物种,而且每个种的个体数比较均匀地分布时,它们之间就容易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相互关系,能使得群落对于环境的干扰得到较大的缓冲[17-18],而多样性指数是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量度[19]。故本研究采用了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来分析保护区鱼类多样性特征,再通过与闽江水系其它溪河、临近流域的鱼类多样性比较,来反映该保护区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保护区鱼类多样性指数均较低,这反映了该水域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种群波动较大,急需加强鱼类资源的保护力度。

3.3保护区鱼类多样性的胁迫因素及保护建议

大规模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城市化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等已造成我国河流生态系统出现流域性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并对我国河流鱼类多样性及鱼类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20]。建溪保护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胁迫因素,主要有包括以下3种因素:(1)水电站建设。保护区境内北津电站建成以后,水位上升,使流水水体变为静水水体,不利于喜流水环境产卵鱼类的产卵及其鱼卵发育;电站未设有鱼类洄游通道,影响了洄游性鱼类生长和繁殖[21],如日本鳗鲡在本次调查渔获物中所占比例极少。(2)渔业资源过度利用。调查期间发现保护区境内网具网眼过密、电捕作业时有发生,繁殖季节亲鱼也不能幸免。过度的捕捞,使鱼类资源衰退,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繁衍。(3)无序采砂。未建保护区时,该区散布有许多采砂船,规模化挖沙破坏了河床结构和水体中的水草,造成许多沙洲消失、河床支离破碎、底质卵石消失,造成了鱼类繁殖、栖息的理想场所的破坏。

保护区自2014年建立以来,虽然加强了鱼类资源的保护力度,但由于受长期的过度捕捞,水电站工程建设以及一些非法作业等因素影响,鱼类资源衰退较为严重,有些品种已经或者濒临绝迹,难以形成种群。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保护建议:(1)禁止不利于保护区渔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水利工程建设,杜绝保护区的采砂行为,保护好现有的鱼类生境,必要时修复河岸植被,增强河岸带的异质性。(2)保护区内应严格限制捕捞作业网具种类和网目大小,对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作业进行严厉打击。(3)加强鱼类繁殖保护。设立禁渔期和禁渔区,对主要经济鱼类,促进鱼类资源恢复与发展,可适当增殖放流,建立鱼类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站。(4)加强对外来物种的入侵管控。对放流与增殖的品种进行评估与论证,严禁放流与增殖外来品种,密切关注保护区内的外来物种种群变动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致谢:感谢建瓯市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大力协助采样,以及项目组其他成员所做的工作;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何美峰助理研究员做种类鉴定及初稿审阅,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朱元鼎.福建鱼类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福建省渔业资源编写委员会.福建省渔业资源[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丁桂枝,郑闽泉.建溪、富屯溪鱼类区系特征及其资源保护意见[J].福建水产,1990,(8):63-67.

[4]林丹军,尤永隆,苏雪红,等.闽江中下游鱼类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4(4):1-10.

[5]何美峰,袁定清,陈启春,等.福建省沙溪鱼类群落结构研究[J].福建水产,2010,(1):75-80.

[6]何美峰,袁定清,陈启春.福建松溪鱼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J].水生态学杂志,2011,32(2):121-126.

[7]何美峰,袁定清,陈启春,等.闽江崇阳溪鱼类组成及多样性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21(6):1017-1024.

[8]张觉民,何志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255-260.

[9]成庆泰,郑葆珊.中国鱼类系统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0]陈宜瑜.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鲤形目(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1]乐佩琦.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鲤形目(下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殷名称.鱼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64-71.

[13]李捷,李新辉,谭细畅,等.广东肇庆西江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J].湖泊科学,2009,21(4):556-562.

[14]何美峰,袁定清,崔利峰,等.汀江大刺鳅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24(1):121-129.

[15]Bianchi G,Gislason H,Graham K,et al.Impact of fishing on size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demersal fish communities[J].ICES J Mar Sci,2000,57(3):558-571.

[16]Sala O E,Chapin F S,Armesto J J,et al.Biodiversity global scenarios for the year 2100[J].Science,2000,287(5459):1770-1774.

[17]Moreno J C,Castro I,Humphries C J,et al.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the Iberian Peninsula and the Balearic Islands[J].Quercus,1998,144:19-22.

[18]王献薄,刘玉凯.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9]马克平.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J].生物多样性,1993,1(1):20-22.

[20]曹文宣.有关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的几个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2):163-164.

[21]常剑波,曹文宣.通江湖泊的渔业意义及其资源管理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2):153-157.

(责任编辑:张潇峮)

收稿日期:2016-03-07;

修订日期:2016-04-27

第一作者简介:李万宝(1963-),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产增养殖与技术推广。E-mail:lwb84609@163.com

中图分类号:S9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07-(2016)04-0031-07

Species diversity of fish community of Xenocypris microlepis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 reserve in Jianxi river

LI Wan-bao

(NanpingFisheriesTechnicalExtensionStation,Nanping353000,Fujian,China)

Abstract:A survey on fishery resources was carried out in Xenocypris microlepis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reserve in Jianxi River from 2011 to 2013.77 fish species belonging to 4 orders,18 families and 57 genera were recorded.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yprinid fishes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accounting for 64.9% of total fish species.Pseudobagrus fulvidraco,Xenocypris microlepis,Pseudobagrus nitidus,Ctenogobius giurinus,and Gnathopogon argentatus were common species in the reserve.The ecological types of the fish primarily consisted of benthic fishes,omnivorous fishes,and fish adapting to lentic or slow current.The body miniaturiz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most economic fishes.Both the fish diversity and catch per unit effor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Jianxi River of the reserve than those of the upstream rivers.

Key words:Jianxi River ;aquatic reserve;fishery resource;biodiversity

资助项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重点项目(闽海渔[2007]02-2)

猜你喜欢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穿越沙漠去看“你”——参观绍马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博斯腾湖湖区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英国铁路保护区段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