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得当时年纪小

2016-07-27李诗琪

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活姨妈龙虾

李诗琪

这一次写《家诗》(家史),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是我最感兴趣的。

在苏州的新家里,沐着舒适的暖阳,我和外公外婆坐在阳台上一起剥着“长生果”(启东话中的花生)。手上一点没闲,嘴上也要聊上几句,聊着聊着就说起了妈妈的小时候。妈妈的小名叫“玲宝”,听上去就很好玩了吧!我可是笑到连捏开长生果壳儿的力气都没有了。

外公扔了花生壳,转过身去把那圆鼓鼓的、带着胭脂般红的花生米放进矮凳上的白瓷碗里,边说边转向我:“这个名字是希望你妈妈玲珑、巧手,而我跟外婆会像个宝一样抚养她。”说罢又从麻袋里捧出一大把还没剥的长生果。听罢,我笑不起来了,只顾继续剥花生,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玲宝这名儿取得好啊!你妈妈刚生下来第三天,我用小银勺喂她喝水。没想到她嘴巴里竟然发出‘啊啊哦哦的声音,要和我说话!她才刚生下来第三天呢!真是个聪明的娃子!”这是外公说的。他很激动,脸红红的,像喝醉时的样子。那满面红光的面容,仿佛又年轻了几岁,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又看到妈妈当时牙牙学语的情景。

上文说到妈妈是个聪明伶俐的娃娃,一点不错!妈妈上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农村的孩子(在妈妈那个村里)是没钱上学的,父母多是让孩子念完初中就去打工。所以妈妈那一辈的孩子成绩都不好,在学校里也是混日子,甚至有逃学的。妈妈却念得很好,一直都是班级第一。可是外公家穷,供不起妈妈上高中,所以在妈妈上完初中后就不让妈妈继续上学了,托关系送她到姨妈做工的厂里打工。妈妈当时很不服气,认为自己明明能考得上高中,却不让上,于是跟外公赌气,待在工厂里几天不吃饭,也不回家,姨妈怎么劝也没用。后来是外公冒着雨骑着那辆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亲口答应妈妈让她继续念高中,这才把妈妈接回了家。最后妈妈不仅上了高中,还考上了大学,认识了老爸。

妈妈毕竟是农村的孩子,少不了要干农活。可妈妈也是个小孩,玩心重,不怎么爱干,但妈妈有项绝技——钓龙虾。她小时候经常偷懒,不干农活,姨妈就老是跟外公提意见。于是后来外公就让妈妈去钓龙虾,好拿到市场上卖了当学费。妈妈为了能上学就提个小木桶拎一根竹竿去河边沟里钓龙虾。妈妈说,钓龙虾要眼疾手快,先要将剁成一节一节的蚯蚓拿几块挂在钩上甩到河里,看到细线晃动就要立马把竿子甩到岸上,擒住龙虾。不然要么龙虾夹断线逃了,要么在你取下钩子时爬走了。钓的次数越多,经验就越丰富,以至于妈妈后来出去一上午就能钓满一桶龙虾。

但好景不长,妈妈到别人家河边钓龙虾的事被发现了。可妈妈那么聪明怎么可能妥协?自那次开始,妈妈每天只在中午去钓龙虾。因为农村人上午下午都要干农活,基本上都有睡午觉的习惯。妈妈利用他们睡觉的空儿才得以继续钓龙虾。因此,每年暑假妈妈都晒得黝黑黝黑的。

要问妈妈这一生最怕的是什么,想必只有它了——蛇。

这事还是与那钓龙虾事件脱不了干系。我可是花了大功夫才得知此事的原委。以往我问起妈妈为何如此怕蛇,她总是才说一两句就推辞:“不说了,不说了,越说越后怕。”今年过年,我又问了一遍,妈妈可能是嫌我烦了,这才不再守口如瓶。

那是大概下午两点钟,妈妈准备钓完竿上的蚯蚓就收工。本想看看有没有虾上钩,结果在对面草丛里冷不丁看见一条绿色的蛇。那蛇把身子盘成一圈圈的,脑袋那一段直直地立着,还朝妈妈这边发出“咝咝”的声音。妈妈说,要不是看见它伸出细细的红红的舌头,还不一定能发现它。接下来发生的事当然是我妈扔了竹竿,撒腿就跑啊!根本都顾不上龙虾、木桶什么的了。

妈妈跟我说到这儿,浑身就起了鸡皮疙瘩。于是怕蛇的原委说到这儿就不得不告一段落了。

叙述多变让故事更精彩

讲故事,除了最重要的内容外,还要讲究叙述方式,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听的人会觉得索然无味。第一、二部分顺叙:先讲妈妈的小名和出生时的样子,通过和外公外婆的对话讲妈妈天生聪明伶俐;接着简要叙述了妈妈初中毕业后坚持继续求学;第三部分插叙了妈妈的绝活——钓龙虾,为了卖龙虾赚学费,妈妈也是拼了;第四部分讲妈妈谈蛇色变,结合了补叙和倒叙的方法,这段补充为这位聪明伶俐、勤奋独立的妈妈添了几分趣味。不得不说,这样的综合叙述让故事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东东)

猜你喜欢

农活姨妈龙虾
捉龙虾
钓龙虾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直播卖苹果 变成“新农活”
农活托管 让农民当上“田掌柜”
波莉姨妈信守承诺
龙虾的迁徙
牡丹女王的姨妈
跟着奶奶做农活